包山花鼓戏:时代特征鲜明 一时名声在外

2017-06-28 21:24:25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落薰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包山花鼓是地方小戏的一个特殊分类,起源于凤阳花鼓,从明代开始,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包山村代代相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山花鼓使用本土方言的变腔语调,群众易懂。把群众的生活和劳动过程作为主要的表现题材,如《大花鼓》、《卖花线》、《补缸》、《卖小布》、《双看相》等,都是表现小商人与当地群众的生活联系。如《铜钱丝》、《十二月花》、《闹湖船》、《打纱窗》、《打莲湘》、《偷鸡》等表现的都是群众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包山花鼓是包山人民在劳动之余抒发心声的文化载体,是包山人民自己创造、自己参与的,并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形式。她如灿烂的山花,她如幽鸣的凤凰,带给人们快乐的启示,带给人们永恒的回味。自从“包山花鼓戏”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之后,一时名声在外,吸引很多外地游客。(落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