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榆社篇(下) 专访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韩军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高效农业”

2019-10-25 08:00:00 来源:榆社县政府 作者:站点管理员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榆社篇(下) 专访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韩军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高效农业”

  •  

  •  

  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两岸,榆社因其化石之乡和土鸡蛋而闻名。
  但土石山区高山环绕,黄土丘陵沟壑纵横,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榆社也是晋中地区少有的深度贫困县,“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格外突出。
  在晋中市新一轮“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以来,榆社县着眼于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发生率高的实际,紧紧抓住土地这个“牛鼻子”,通过各种方式盘活土地资源,让土地增值收益、资源配置更多地投向“三农”,带动农户脱贫奔小康。
  山西晚报:榆社是晋中地区典型的贫困县,脱贫任务艰巨。您认为晋中市委、市政府开展“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给榆社带来了什么?具有什么特殊意义?
  韩军:开展这项攻坚行动,是晋中市对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一次深度思考,也是对走好晋中乡村振兴路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探索,对榆社来说,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正当其时。首先,这是一次解放思想的重要机遇。众所周知,榆社是山西少有的山区无煤县,无论是外界还是自己,都把资源禀赋差归结为榆社发展缓慢的主要瓶颈。开展“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让榆社对“资源”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跳出了“煤炭资源”的思维定势,坚定了向“生态资源”要效益的信心和决心。榆社人均耕地3.15亩,人均水资源量980立方米,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9亩、395立方米,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榆社开展攻坚行动最大的优势,也是榆社借助攻坚行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其次,这对榆社脱贫摘帽是一次重大推动。作为晋中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榆社要在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有9611人,占晋中市的三分之一,全县贫困人口的六分之一,农业人口的近十分之一,仅整体搬迁村就有68个,占比达到25%。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村将成为空壳村,榆社将拥有2261亩的土地资源。这笔宝贵的资源财富,正好成为了榆社“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拆旧复垦+增减挂钩”,2261亩土地中可以新增耕地1582亩,不仅可实现旧村资源的盘活利用,为引进工商资本、发展高效农业提供接口,而且通过指标交易就能直接收益2.8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可以说是“一举双赢”。因此,无论从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扶持,还是榆社农村新业态的发展,开展“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对榆社来说正当其时,很有必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山西晚报:对于土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大任务,榆社是如何推进的?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哪些成效?
  韩军:榆社县按照晋中市委、市政府“三年任务两年完”的要求,把这一专项行动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推进方法,土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三项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已经实现了2000亩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3.6亿元,目前已经到位1亿元,全县土地资源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基础,为乡村振兴攒足了后劲。
  在土地增减挂钩上,榆社县采取的办法是“围绕一个中心,做足两篇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说榆社的土地增减挂钩是与易地扶贫搬迁紧密结合的。68个整体搬迁村的拆旧面积2261亩,占到拆旧规模的67%;可新增耕地1582亩,占到新增耕地任务2500亩的63%。因此,实施好68个整体搬迁村的土地增减挂钩,是榆社县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做足两篇文章,就是要同步推进拆旧复垦和土地流转,不仅要让腾退出来的土地资源变成指标收益,还要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工商资本,发展高效农业,确保搬迁群众长期稳定受益。
  在拆旧复垦中,榆社县将易地搬迁和增减挂钩政策统筹整合,先后出台了4项专门的扶持政策,通过资金推动、人的能动和机制驱动,实现了土地增减挂钩的高效推进。首先,拿出了真金白银促搬迁。榆社县对整体搬迁村、旧村和连体村进行分类施策,对整体搬迁村按照人均1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对整体搬迁村之外的旧村和连体村按照拆旧规模每亩奖补3万元。此外,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的搬迁村奖励10万元,对迁入村每接收一个搬迁村奖励20万元,仅此一项县财政就专门拿出了2040万元,极大提高了搬迁村主动搬迁和迁入村主动接收的积极性,推动易地搬迁入住率达到了92%以上。第二,赋予了乡镇更多的自主权。在全面压实乡镇主体责任的同时,大力简政放权,优化工作流程,给予乡镇在项目实施、资金分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这些举措,一方面能够让基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这也符合党中央精准脱贫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探索出一些既接地气、又有实效的好办法。第三,探索出了“预付资金促进度”的新机制。由于榆社县今年要实现脱贫摘帽,68个整体搬迁村必须在年底前完成拆旧复垦。为加快工程进度,榆社县打破了以往“先验收项目后拨付资金”的常规,采取“预付资金”的办法,在去年10月份就拨付了50%的补助资金。这种做法,既能够解决搬迁群众新房装修资金的问题,促进尽快入住,又可以推动拆除协议落实,强化了搬迁户“旧房必拆”的思想认识,推动旧房拆除全面提速。第四,把旧房拆除作为村容户貌改善的首要任务。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今年4月份榆社县启动了村容户貌改善工程,把旧房拆除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实行一周一通报、半月一排队的“红黑榜”制度,加快推进了旧房拆除。
  在实施拆旧复垦的同时,榆社县建立了旧村招商项目库,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地的开发和产业的升级。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腾退出来的旧村,成了榆社县发展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载体。
  在耕地占补平衡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榆社县的工作原则是“市场化运作、效益化最大”。具体来讲,就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借助晋中土地整治公司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补改结合”,统筹运用占补平衡指标和产能指标,全面提高易地交易占补平衡指标的土地等级,这样既能确保“三年攻坚任务,两年高质量完成”,又能解决多年来榆社县土地整治等级不高的问题,实现资源交易收益的最大化。截至目前,总投资2亿多元的1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5.7万亩,剩余工程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总投资近4000万元的5000亩耕地占补平衡已完成2118亩,正在建设2171亩,剩余711亩已完成踏勘,年内将全面完成。这两项工作完成后,预计新增耕地至少提高1个等级,亩均交易收益至少提高2万元,总收益增加近1亿元,又可为榆社县脱贫摘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山西晚报:您认为榆社在推进攻坚行动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要如何创新发展?
  韩军:虽然榆社县攻坚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拆旧复垦进度还不够快的问题,工程队与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的问题,工程质量与流转企业要求不相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机制不畅有关。现在已进入脱贫摘帽倒计时,榆社县只有打破常规、创新机制,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推动拆旧复垦全面提速。近期,榆社县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组织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拆旧复垦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概况起来说,就是“三个强化”:
  第一,强化了乡镇组织实施的主体地位。针对拆旧复垦工作量大的问题,我们对实施主体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的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实施改为由乡镇组织实施,具体负责项目委托招标采购、合同签约和工程实施等工作。这样做,进一步强化了乡镇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权责统一,有利于拆旧复垦工作的全面推进,确保土地增减挂钩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二,强化了市场主体助力脱贫的促进作用。在以往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中,有时会出现施工队伍复垦质量与流转主体使用要求不相匹配的现象。为此,我们对招投标条件进行了改革,优先选用县域内具有本采购项目所需资质的企业或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经营范围的专业合作社;项目施工单位要确保村集体收益、本村贫困户劳务收入总和不低于项目标的的5%,并提倡中标单位优先进行整村土地流转。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实现复垦与流转的统一,充分保障流转方的使用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当地市场主体特别是合作社对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化了自然资源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通过以上两项改革措施,作为原来实施主体的自然资源部门发生了职能转变,将更加注重发挥其技术指导优势和监督把控职能,这也是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改革。总体上,通过对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流程再造,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市场四方联动机制,确保土地增减挂钩和拆旧复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通过实行“三个强化”,可以达到“两个目的”:首先实现了县级财政增收与贫困群众增收的同步提升;其次实现了拆旧复垦和土地流转的无缝对接。
  总之,开展“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是贯彻落实晋中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更是榆社实现脱贫摘帽的重大契机。榆社县一定珍惜机遇、敢于担当,拿出创新招数、放大比较优势,打赢打好这场攻坚战役,推动榆社农村实现大变化、大发展,向市委、市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