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馔面制作技艺

大阳馔面是流行于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的一种地方特色面食。相传馔面源于周代,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婚丧嫁娶、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馔面的制作方法可分为11个环节:1、兑料,先选好精制…...

2020-04-28 03:39:13

王泰来的传说

王泰来是明末清初富泽州晋商巨子,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后在京城做了大官,后被奸臣诬告屈斩于京都。关于王泰来,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王泰来是王氏家族几代生意人的统称;二是认为王泰来所指的是王璇。王璇(1…...

2020-04-28 03:39:13

松林积雪的传说

“松林积雪”传说流传于山西泽州大箕镇晋普山周边地域,它是以“松林积雪”(晋城四大景观之一)作为阐述对象而产生的地方风物类传说,在当地民间久负盛名。松林寺是“松林积雪”景观所在,该寺又名灵岩寺,乃泽州县…...

2020-04-28 03:39:12

高都三月二十八传统庙会

高都古镇位于泽州县东北部,境内遗存有建于金大定年间的东岳古庙,是古镇标志性建筑,现为省级保护单位。高都三月二十八庙会因东岳大帝(天齐仁圣帝君)诞辰而设,历史悠久,庙内现存嘉庆十六年(1811)《谓定各…...

2020-04-28 03:39:11

泽州鼓书

泽州鼓书是由徐廷荣(晋城韦匠人)从绥远学艺带回泽州而传播开来的以大鼓京腔为母体的一种曲艺形式,后经过第二代传人崔小红几十年的不懈追求和改革,在原来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上党梆子、河南豫剧、坠子、四弦书等姊…...

2020-04-28 03:39:11

泽州对鼓

泽州对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的一项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当地流传有“朝天一扇碑,祈雨一对鼓,三十一孔桥,二百零俩狮”的说法。据对鼓老艺人常小和回忆,泽州县大箕镇小箕村自古以来就有对鼓参与取水、祈雨、…...

2020-04-28 03:39:10

冶底九莲灯

冶底九莲灯是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所特有的民间歌舞,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起源于什么年代已无从查考。据艺人们口传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相关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冶底九莲灯是在正月十六夜晚表演的一种社火项目。演出…...

2020-04-10 03:16:23

大阳面塑

大阳,古称阳阿,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此地历史久远,民风淳厚,传统文化种类众多,面塑就是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一朵奇葩。大阳面塑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可考的文献记录和实物资料,但是,当地丰富的民俗生活…...

2020-04-08 03:15:06

张秀明

张秀明,山西泽州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战士、特务连班长、10旅28团司令部收发员、参谋、副科长、南京军事学院学员、教员、驻渝某部作训处处长、副参谋长、驻滇某部参谋长、原昆明陆军学校校长、昆……...

2020-03-11 03:04:36

司璧瑾

司璧瑾(1893—1941),幼名保山,出生于泽州县下村镇成庄村王姓之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邻近刘村司午寅为子,起名璧瑾。14岁为地主佣耕,后到煤矿当矿工,受尽欺压。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任晋城县农会主席。发动群众与刘村顽固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砍……...

2020-03-11 03:04:33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创自于明嘉靖年间,是山西冶铁技术发展至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期是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的鼎盛期。优越的采矿、冶炼条件促进了大阳手工制针业的迅速发展,制针业的兴起又繁荣…...

2020-03-11 03:04:29

牛拉桩

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村传统故事牛拉桩被列为晋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再现原生态艺术,由过去的“铁牛”拉桩恢复为牛拉桩。(牛拉桩故事是把扮装故事的桩放在特别的牛拉车上),为了桩的稳固,用沙袋压座,铁索…...

2020-03-11 03:04:27

泽州四弦书

泽州四弦书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泽州四弦书的艺人,是清光绪年间泽州县犁川镇的盲艺人程天和(约1872-1932)。据此推知,泽州四弦书至迟在清代光绪年…...

2020-03-11 03:04:25

泽州秧歌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境内古称泽州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州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泽州秧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搬上舞台,到咸丰年间达…...

2020-03-11 03:04:22

张秀明

张秀明,山西泽州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战士、特务连班长、10旅28团司令部收发员、参谋、副科长、南京军事学院学员、教员、驻渝某部作训处处长、副参谋长、驻滇某部参谋长、原昆明陆军学校校长、昆……...

2020-03-07 11:09:32

司璧瑾

司璧瑾(1893—1941),幼名保山,出生于泽州县下村镇成庄村王姓之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邻近刘村司午寅为子,起名璧瑾。14岁为地主佣耕,后到煤矿当矿工,受尽欺压。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任晋城县农会主席。发动群众与刘村顽固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砍……...

2020-03-07 11:09:30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创自于明嘉靖年间,是山西冶铁技术发展至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期是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的鼎盛期。优越的采矿、冶炼条件促进了大阳手工制针业的迅速发展,制针业的兴起又繁荣…...

2020-03-07 11:09:24

牛拉桩

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村传统故事牛拉桩被列为晋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再现原生态艺术,由过去的“铁牛”拉桩恢复为牛拉桩。(牛拉桩故事是把扮装故事的桩放在特别的牛拉车上),为了桩的稳固,用沙袋压座,铁索…...

2020-03-07 11:09:21

泽州秧歌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境内古称泽州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州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泽州秧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搬上舞台,到咸丰年间达…...

2020-03-07 11:09:13

泽州四弦书

泽州四弦书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泽州四弦书的艺人,是清光绪年间泽州县犁川镇的盲艺人程天和(约1872-1932)。据此推知,泽州四弦书至迟在清代光绪年…...

2020-03-07 1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