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历史沿革

2018-10-18 12:15:1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戚晓雪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就在此定居。是隋代著名高僧慧远、天文学家刘羲叟、诸宫调发明者孔三传、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卜、明代大臣张昺、中将王继堂、著名深海潜水员刘开周等著名人物的故里。相传大禹曾经治水于此(今晋城市郊东北有龙门峡,丹水从中流出,传为禹迹)。

  陶唐时期,尧分天下为九州,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舜建虞朝,舜帝继承尧制,肇启天下为十二州,此属冀州。《左传》云:分冀东丹山为并,东北医无闾为营。夏代,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此属冀州。《禹贡锥指》曰:夏符合于冀州,与尧时同。夏末,商汤讨伐夏桀,夏桀居住在天门,后迁于垂都(天门即本境著名关隘天井关,垂都即今本境高都镇,以产垂棘之壁而著称)。殷商,祖乙定都于耿城(今河津),属畿内地。周武王三十三年,封庶弟于原,古史曰:文之昭有原。周襄王十三年,晋侯围原,原国降,迁原伯贯于翼,以赵衰为原大夫。

  春秋时期,为晋国高都邑,赵、魏、韩三家置晋静公于晋国端氏邑(今晋城市沁水端氏镇),后又迁晋静公于高都邑祭祀,而后三家分晋。

  战国时期,初属魏国,后属韩国、赵国,本境均为高都邑。周烈王二十年,楚国围困雍氏,韩国徵甲粟到东周,苏代说韩以高都城予东周。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36郡,置高都县,属上党郡。汉代,改设十三州部郡国制,分属并州上党郡、司隶河内郡,兼置阳阿侯国。曹魏时期,曹操复古九州,本境俱为曹魏所有,分属冀州上党郡、冀州河内郡。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五胡乱华,西燕慕容永称帝,割上党、平阳、河内三郡,置建兴郡,郡治高都阳阿城,本境属建兴郡。北魏永安二年,改建兴郡为建州,属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城,为州治及郡治。北齐,属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县,为建州州治及高都郡治。北周,属建州高平郡,为建州州治及高平郡郡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省郡入州,建州改为泽州,州治高都改称丹川县,仍为泽州州治。隋大业三年,复州制为郡制,改泽州为长平郡,本境为长平郡丹川县,为郡治。隋义宁二年,复郡制为州制,改长平郡为泽州,丹川为泽州州治。唐武德元年,分置盖州、建州、泽州三州,本境分属建州、盖州,均为州治。

  唐贞观元年,盖、建、泽三州复并为泽州,本境为泽州晋城。唐天宝二年,泽州改称高平郡,属高平郡,乾元初年复称泽州,属泽州,均为郡治和州治。唐天佑二年,属泽州,为州治丹川县,隶属河东道,后改隶昭仪节度使。会昌三年,爆发刘禛之叛,李德裕率军讨伐,割泽州隶于河阳节度等。

  五代时期,属泽州,仍为州治,先后隶后梁、后晋、后唐、后周各朝。后唐元年,复称泽州晋城,宋、金、元、明历代因之。宋代,属泽州(或称高平郡),隶河东路。金天会六年,泽州改南泽州,属南泽州,隶河东南路。金天德元年,复属泽州,仍隶河东南路。金元光二年,泽州升忠昌军节度,属忠昌军节度使。元代至元年,属泽州司侯司,隶属中书省晋宁路,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为腹里。明洪武二年,属泽州直隶州,州治晋城省入泽州,本境即为州治,直隶山西布政使司。清雍正六年,属泽州府,设本境为泽州府所辖凤台县,为泽州府府治。

  民国三年,撤销泽州府,府治凤台复称晋城,泽州府所辖五县均隶属于冀宁道,民国十七年,冀宁道撤销,直隶于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于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分别隶属于太岳四专、太行八专抗日革命根据地领导。1945年4月28日,全境解放,恢复建制。

  1948年10月,析晋城城关区兼置晋城市,属华北人民政府1985年5月,为晋城市郊区,由山西晋城市领导。1996年8月,郊区改称泽州县,由山西晋城市领导,辖区不变。(戚晓雪)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