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葱坑村“杨梅节”鼓满村民“钱袋子”

2018-06-20 08:00:00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4小时2000斤杨梅销售一空

板桥镇葱坑村“杨梅节”鼓满村民“钱袋子”

游客喜采白杨梅 记者 金凯华 摄

    夏山如碧,板桥镇葱坑村白杨梅又到了收获的季节,白里透红的果实垂坠枝头等人采摘。

    18日,板桥镇以“乐尝葱坑杨梅,喜获板桥乡情”为主题,推出首届“杨梅节”。早上8点,游客纷至沓来,把活动现场挤得满满当当。蓝色棚子在空地上一字排开,每个棚子代表一户杨梅种植户,棚子上写明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游客联系。桌面上放着包装好的白杨梅以及杨梅酒,参加杨梅节的游客品尝后都会买下几斤。有的游客则直接拿着篮子上山采摘,他们手持杨梅采摘神器,走在水泥浇筑的林道,不一会儿就能满载而归。

    “第一次吃到白杨梅,很鲜甜,很好吃。”游客里彩娟来自富阳,在微信上看见“杨梅节”的消息,就和家人一起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林才法是葱坑白杨梅专业合作社社长,为了这次“杨梅节”,社员们早上五点不到就开始忙活,采摘了2000多斤白杨梅,每斤售价20元。得益于“杨梅节”的声势,短短几个小时,几千斤杨梅就销售一空,这还没有算上游客自行上山采摘的数量。

    自1978年葱坑村从桐庐引进“白杨梅”后,“白杨梅”已成为该村的金字招牌,发展至今该村已种植白杨梅300亩。每到杨梅采摘的季节,络绎不绝的游客就成为该村一道风景线。

    葱坑文荣杨梅专业合作社的社长黄文荣正是通过种植“白杨梅”找到了致富路。1983年,黄文荣就开始种植东魁、早色等品种的杨梅,村里引进白杨梅后,他也开始尝试种植。2007年时,他已种植杨梅50亩,年收入有十几万元。“2007年就开始做自由采摘的模式,顾客免费上山采摘,想要买的顾客就按市场价销售。”黄文荣说,一直到现在,他的杨梅都是依靠这种销售模式销售,良好的杨梅品质从来不用担心销路。时间久了,黄文荣还扩充商品种类,将杨梅酒、杨梅苗、绿化苗木加入销售链。他的销售额每年以20%的数量增长。今年他又投资50多万元将杨梅林扩展到150亩,预计5年后能产生收益。杨梅节上前簇后拥的游客让他对未来的销售充满信心。

    林才法一边忙着招待游客,一边喜笑颜开,“杨梅节一举办,上海、江苏的游客都来了,葱坑杨梅的知名度一下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他的合作社如今已有60多户杨梅种植户加入,种植户们都表示今年的杨梅销量特别好。

    “全村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杨梅,其中70%到80%的村民都以销售杨梅为主要经济收入。”王露明是葱坑村村主任,他说举办“杨梅节”的初衷就是为葱坑杨梅造势,让葱坑杨梅往品质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让老百姓的“摇钱树”有质量更有销量。

    活动现场,“当粽子遇上杨梅”、“当诗歌遇上杨梅”、“当抖音遇上杨梅”等活动让“杨梅”好吃又好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