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松关:地势险要 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

2020-04-08 23:22:4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中国古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西北关隘。位于今浙江省安吉县南独松岭上。东西有高山幽涧,南北有狭谷相通,为古代临安经广德通建康(今江苏南京)之咽喉要地,用兵出奇之道。独松关雄踞在独松岭上,十分峻险。关旁原有一棵千年古松,关以松名,故曰“独松关”。明代诗人凌说《独松冬秀》诗云:“撞破关门山势开,树头云起唤龙来。擎天老干高千丈,傲雪贞标压众材。岁久根节坚作玉,风生岩壑响成雷。苍颜不改浑依旧,万古相期竹与梅。”“独松冬秀”古时是鄣南(安吉)八景之一,古松雄关的景象,想来一定很美。

  独松关,中国古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西北关隘。独松关在今浙江省安吉县境内,南与杭州市余杭区境交界,北距城关递铺镇8公里。历史上,独松关与位于余杭境内的幽岭关、百丈关合称“独松三关”,是南宋京城临安北侧的主要屏障,只要守住了独松关,也就挡住了杭州北来的兵患,因此,独松关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

  独松关东西有高山幽涧,南北有狭谷相通,为古代临安经广德通建康(今江苏南京)之咽喉要地,用兵出奇之道。南宋于建炎年间(1127~1130),为阻金兵南下,在独松岭垒石为关。关南5公里,左有百丈关(位百丈岭上),右有幽岭关(位幽岭上),合称独松三关(见彩图)。独松关东南至溪口为溪径谷地,长20公里。溪口踞通道谷口,谓三关要路。德祐元年(1275),元军自建康出兵经广德,破独松关直取临安,至1279年南宋遂亡。元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起义军据独松,占安吉,元军自双溪口北上,破独松三关,起义军败。清咸丰十年(1860),清军进攻天京(今江苏南京),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由杭州借独松捷径,迅速北上,与各路太平军大破清军,遂解天京之围。今独松关已失其险。

  独松关的地理形势险要,关后是高峻的独松岭,岭上满是苍松翠竹。两条从独松岭上前伸出来的山脉,如同两条巨人的臂膊,将独松关抱在其中。关墙全由大石砌成。据清人编的安吉县志上说:关墙之上原有箭楼,关内有兵营6间。关墙长约60米,厚10米。关墙横跨湍急的独松涧,衔联左右两条高峻的山脉。沿山涧右侧是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直通关门。关门如洞,深十米,高约三米,宽不足一米,只能容一人通过。洞顶中部开有两米长、一米宽的天窗。此天窗极有创意,平时可给关洞内透光,战时敌人进入关洞内,守兵可从头顶上袭击之,使敌人无处躲避,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