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松:延续古法白糖制作技艺 承载传统技艺里那份“甜味”

2019-03-31 11:57:4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对于江东街道孔村的李志松来说,每年从农历中秋至第二年农历端午,他就进入“最甜蜜也最忙碌”的时候,传承着制作“白糖”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将其做得风生水起,让流淌着自然味道的美食,在历史的记忆里熠熠生辉。

李志松,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村白糖制作技艺传承人。义乌人口中的“白糖”,并不是指白砂糖或绵白糖,而是白色的麦芽糖,一种由麦芽和糯米制的麦芽糖,颜色呈白色。义乌农业志记载,饴糖(俗称麦芽糖)主要原料是糯米加麦芽加工而成,其他也有玉米、高粱等制成。早在清代时,义乌民间就有饴糖制作,并外出鸡毛换糖。民国期间农民自制成葱管糖、麦芽糖等在市场上出售。新中国成立后,在农历十月份起农民多数作一项副业,制作饴糖在市场上出售,尤其是逢年过节有以白糖配茶的习俗,成了那个年代人们为数不多的休闲食品。

  义乌白糖首推孔村,孔村的历史始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孔村白糖距今也有百年历史。在《后汉书》“卷十”“后纪”十上“明德马皇后”中就有“含饴弄孙方言饴饧”记载。义乌白糖制作早在元代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位于明方广《丹溪心法附录》)“卷首”二十中有明确记载。直到改革开放初期,金华市面上销售的“白糖”大部分出自孔村。最兴盛的时候,孔村有近百人挑着扁担到义乌、金华城乡去卖白糖,一时声名远播。

  李志松家的制糖史可以追溯到他的外太公。当年外太公在金华开办糖厂,取名“宏记糖坊”,开在最繁华的胜利街上,挣下了不小的家业。李志松拿出一面制糖用的匾,上面印有“李宏昌”的字样。“这是我外太公的名字,差不多有百来年了,还有一只装谷壳的笼,小时候被我不小心烧掉了。”李志松说,这块匾从外太公、小外公、姑婆、妈妈一直传到了自己手上,“这块近百年历史的竹篾匾到现在还那么结实牢固,看到它就像看到了我们家族的奋斗史。”7年前,从小耳濡目染制糖技艺的李志松从父亲手中接下糖厂,加上妻子还有两个帮忙的村民,一天大概能做百斤白糖。

  米麦糖化 时光中弥漫甜蜜

  来到李志松位于孔村一区的糖坊,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糖香。走进一看,只见一口加高加固的土灶里正在熬制麦芽糖。锅内伴着糖香,沸腾的糖水冒着气泡。

  麦芽糖是用麦芽、糯米、水这些最质朴的食材变化而成。酿出甜蜜,需要耐心的等待与细心的守候。李志松说,大麦或者小麦放置三四天后,在时间和温度的催化下,“孵”出了半寸长的嫩芽。这发好的麦芽,便是做麦芽糖的紧要材料。天气好的时候,将这麦芽铺摊在晾匾上,接受太阳的洗礼。晾干后便可碾磨成粉备用。

  在做麦芽糖的前一晚,将糯米用水浸泡两小时后蒸熟,和入已经磨碎的麦芽,再加上水,放置8-10小时等待发酵。待到第二天早上,发酵完毕,再利用塑料筐、棉布袋过滤,滤出一锅乳白的糖水。将糖水放入大锅中,熬制糖浆。

  李志松坐在灶口,劈好的柴火被投入灶台,煎糖起初到最后,大火、中火、小火的变换,全靠添加木柴来控制,精准又讲究。

  火苗在跳跃,热气在升腾,时光消融中,甜甜的蜜意在弥漫着。

  妻子手执两根粗长的木棍不时在锅内搅拌,防止糖水粘锅。5小时后,糖水变成了糖浆。此时再用两根木棍从锅内舀起糖浆时,两棍分离,糖浆就会变成一层薄薄的糖纱,晶莹剔透,煞是好看。

  白糖制作 古法技艺延续历史

  李志松将熬好的糖浆转移进一口平锅内进行冷却。在糖浆冷却期间还要不时进行反复捶打,使糖的质地更均匀,并去除杂质。整锅糖此时如同一件艺术品,通体透明,如琥珀般美丽。无论如何揉捏,它都能恢复成原来模样,变为一体。

  待糖体不再烫手时,就要进入到拉糖的环节了。李志松将糖体挂在一个特制的木具上,把糖体拉成一环,两手交替,将糖体反复拉长,又交叉合回一体。拉糖是一件很费力气的活,起初是糖体软,不怎么费力气,但在拉糖的过程中不断混入空气后渐渐地变色、变硬,越来越难拉,越拉越脆,用力稍有不匀就会拉断。拉的次数越多,进入的空气就越多。

  由于整个过程十分耗费体力,所以通常是由两人配合,交替完成。一块糖体居然能被拉伸至一两米长,足可见其韧性之强。

  听李志松介绍,在之前场地足够宽敞的情况下,技艺出众的老师傅们还会在房内进行比赛,糖体能从屋内的一侧一直拉伸到另一头。当然,这也需要师傅们足够快的步伐和足够纯度的糖体。

  在不停的拉长合回再拉长之后,一锅锅麦芽糖在李志松大手劲的拉扯下,由原先琥珀般透明的糖体慢慢幻化成乳白色的美味。这个过程也被形象的称为“捋乌糖”。

  捋好糖之后,将糖整块放置在案板上,打成一块超大的“面皮”,在上面放入碾碎的芝麻粉、陈皮、苞米花粉,把糖体包成一个“大饺子”,再搓揉成条状,拉成一根根管状白糖,再用剪刀剪成手指般长短的白糖条。至此,孔村白糖条已经基本制作完成。但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做好的白糖要放进套塑料袋的箩筐里,每放一层糖都会铺上一层刚用炭火烘干的稻壳,以防止白糖过早融化。

  文化传承 成全更多的乡愁口福

  过去,每逢年关,在农村就有货郎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叫卖麦芽糖。如今,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作麦芽糖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但时光永远也消减不了人们对传统甜食的需求。守着传统老手艺,李志松夫妇用勤劳的双手传承着熬制麦芽糖的传统技艺。

  2013年11月,孔村的白糖制作技艺与永康的箍桶、磐安的草鞋制作技艺一起,被选入金华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志松自然也成了孔村白糖条制作技艺传承人。

  李志松说,白糖的副产品很多,义乌话音译过来的“德宝”就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白糖包裹着爆米花粉、红糖,外面又粘上芝麻,吃起来口感丰富、回味无穷,做起来却需要六七人,十分费工夫。这些年来,为了满足市场不同顾客的需求,李志松夫妇加大了麦芽糖品种的创新,开发了糖粒、糖片、糖丸等各式品种。每逢年关,慕名而来的全市各地的人会早早打来电话预定,或直接开着小车上门求购。

  李志松坦言,由于时代的发展,白糖制作面临断代的危险,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甚了解。他希望对乡土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市民可去现场参观体验,他还可以现场传授技艺。

  的确,这种谷物糖化后熬成的美食依旧沿用古法生产,正在以其适合的方式延续历史。因为它承载的不仅是传统技艺里的那份“甜味”,更承载着人们对于传统技艺深深的情感。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