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传说 | 温岭那几个和神仙有关的地名

2019-10-15 00:00:00 来源:温岭新闻网_首页 作者:郑黎明0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一直以来,百姓对传说中的人和事都抱有敬畏之心,期望精神上的敬畏能够带来好运。纵观民间故事,你会发现有不少是与神仙有关的传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百姓生活条件艰苦,需要精神支柱来支撑,以寄托心中的美好愿望。今天整理的三则和温岭地名有关的神仙传说,你听说过吗?

城东鸡鸣村

在城东街道,有一个村庄,名唤“鸡鸣”。传说很久以前,天上几位神仙闲游南天门。眼见大地锦绣,高山雄伟,众神仙心旷神怡。就在此时,一位神仙瞅见太平县(温岭旧称),满心欢喜,于是对另外几位神仙说:“你们看呐,此地有九龙之山,可惜铁场无门关,要是有门关,当是个宰相辈出之地。”

听罢,大家仔细一看,顿觉这位神仙说得有理。原来,紫皋与铁场两边夹山,好似一把连环锁,锁住了九龙山。而在铁场北边,却无山阻隔,直通长屿与新河。

商议之后,神仙们当即决定,趁着凡间的人们还在熟睡之际,赶在天亮之前担两座山来,填阻住铁场门。决定好便立即行动,神仙们动用仙力,从温州永嘉担来两座山。路上来到了田洋,就在马上要接近楼山时,却突然听见金鸡山的金鸡已在天边打鸣。神仙们大惊失色,来不及将两座山担到铁场门就放下了担子。

鸡鸣村的得名,正来源于这段传说中金鸡报晓的典故。

城南担屿

担屿是两个小岛的俗称,它位于城南镇的隘顽湾内,由于相隔不远,形状如一担岩石,所以被当地人称为“担屿”。

在很久很久前,观音大士从南海紫竹林云游到城南镇的江湾,看到江湾地区多山少田,当地百姓大多以番薯为食,生活十分清苦。因此,观音想在犁头嘴至对面沙岙村大斗山脚修筑了一条海塘,围垦滩涂造田,让百姓种植水稻,吃上大米饭。

打定主意后,观音大士准备在一夜间,完成围海筑塘工程。一更时,她在大斗山脚下造好了两孔闸门,二更时,从犁头嘴开始担石筑塘。当时正值退潮,滩涂上有几个讨小海的青年正在提灯捡拾泥螺。观音大士刚好挑来第一担岩石放在海涂上,看到讨小海的青年,就问道:“你们喜欢吃鱼,还是喜欢吃饭?”讨小海青年忙回答说:“鱼的味道好,当然是喜欢吃鱼。”观音大士一听,心想:“既然本地人喜欢吃鱼,我又何必把大海变成粮田呢?”于是,她就放弃了围海造田的想法,将挑来的一担岩石倒入海中,飞身回南海去了。

这样倒在海涂中的一担岩石,就成了两个小岛,即如今的担屿,大斗山脚下也留下了两孔似闸门的岩石。

坞根永仙塘

坞根境内有条河,名为“永仙塘”,沿坞根港经显屿至新方岩头嘴,全长三里多。据说,这永仙塘是在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围成的。由于塘基傍港而过,围筑十分困难,期间又多次遭受风潮袭扰,几番前功尽弃。但参与围堵的新方、茅陶两地的民众,坚持不懈地进行围筑,并没有放弃。

传说一天中午,参与围筑的民工们正散坐在塘线上吃中饭,一个瘸腿的老人拄着一支拐杖,一跛一拐地来到大家跟前,要求分点冷饭给他充饥。民工们见到这个衣着破烂不堪的瘸腿老人,个个背向而去,不愿理睬。然而,老人就是纠缠不放,一连求了十来个人,可都没有反应。直到他来到一个老民工前面,老民工将自己省下的半块冷饭团递给了他,旁边的人见老民工给了饭团,也将剩下一些食物递给老人。

老人感激不尽,跟大家说:“我吃饱饭后也帮你们出出力。”大家听后,不约而同地说:“你都自身难保,还能帮我们出什么力?”说完,便都继续休息。休息了片刻,大家准备动工了。老人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向塘头陡门走去。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手提沙包而回,沿着塘线撒下了一路的沙土,一直撒到了菱草坦。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虽然撒下的沙土只有一点点,可一转眼便成了一人高的塘坝。大家惊呆了,再一次不约而同地喊道:“仙人!是仙人!”

发现身份已被大家识破,老人立即将剩下的沙土全部倒在塘基的转弯处,然后就消失了。这堆沙土,就成了“显屿(即舍仙人显圣的岛屿之意)”。剩下只有显屿至新方岩头嘴的二百步塘线并无港湾。为纪念神仙的恩赐,百姓便将这里取名为“仙塘”。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