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绘丨发光大眼仔,珊瑚礁住客

2020-01-15 00:00:00 来源:温岭新闻网_首页 作者:蒋路娅0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天竺鲷科分2亚科,包括天竺鲷亚科(粗估有19属195种)及准天竺鲷亚科(粗估有3属12种)。

天竺鲷科鱼类是珊瑚礁区最大的夜猫族,和大眼鲷一样,它们也拥有一双适于夜间活动的大眼,“大目侧仔”的俗称可谓名副其实。

看到“天竺”两个字,很多人肯定会联想到印度。因此,天竺鲷别名印度鱼,也叫钓饵鱼。

天竺鲷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和东海。天竺鲷营养成分大致与叶鲷相同,食用时以面、蛋裹之油炸为多,也可氽汤并点缀青茭。

形态特征 〉〉

天竺鲷体延长,长椭圆形,体稍侧扁。头大。眼大。口大,斜裂;颌齿细小,或具犬齿,锄骨和腭骨通常具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光滑或具锯齿,鳃盖骨后缘棘不发达。体被弱栉鳞或圆鳞,裸天竺鲷属则裸露无鳞,颊部及鳃盖均被鳞;侧线完全或不完全。背鳍有2个,第一背鳍有6~8棘,第二背鳍具1棘及8~14枚软条;臀鳍具2棘及8~18枚软条;尾鳍圆形、截形或叉形。

分布范围 〉〉

天竺鲷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集中在珊瑚礁浅海区,少数在深海、沙泥或河口区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洲也有一些纯淡水或可进入河川下游的种类。

天竺鲷在中国台湾的分布具有南北差异,主要是因为北部海域的水温在冬天较南部低5℃至6℃。譬如稻氏天竺鲷在北部数量甚多,但在南部则甚为罕见。

除了具有强硬犬齿之大齿天竺鲷属鱼种可能以较大型无脊椎动物或小鱼为食外,大部分之天竺鲷均以小型底栖无脊椎或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

繁殖方式 〉〉

大部分的天竺鲷和若干淡水的吴郭鱼一样,有“口孵”的行为。不同的是,吴郭鱼的“口孵”是由雄鱼或雌鱼负责,天竺鲷则几乎均由雄鱼担任。所谓“口孵”,就是雄天竺鲷将雌鱼所产的卵块衔入口中进行孵化,此时可见口孵鱼的下颌部微隆起如戽斗,且因满口含卵,无法摄食,开始过绝食的生活。如此约经数天到一周,卵在雄鱼口中孵化成为仔鱼后,才被释放出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卵被掠食,增加下一代存活的机会。仔鱼经过一段随波逐流的漂浮期生活,变态为稚鱼,然后再回到沿岸的礁区寻找适当的栖所,沉降下来,成为真正的底栖鱼类。

鱼类介绍 〉〉

本期《山海绘》所画的为斑柄天竺鲷,又称黄身天竺鲷,为天竺鲷科天竺鲷属的一种鱼类。

斑柄天竺鲷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包括东非、南非、红海、塞舌尔群岛、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中国、日本、越南、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洲、密克罗尼西亚等海域,我国只见于南海。

斑柄天竺鲷鱼体延长而侧扁,眼大,口大略下位。鱼体呈金黄色,吻端至眼下具蓝色纵纹,尾柄处有一黑色圆形斑块。背鳍硬棘8枚;背鳍软条9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8枚;脊椎骨24个。体长可达12.5厘米。

趣闻逸事 〉〉

在珊瑚礁区潜水,白天最常看到的是日行性的各种雀鲷,晚上则换成夜行性的天竺鲷。每到黄昏时分及清晨破晓,可以看到它们很有次序的换班行为,即白天躲藏在礁洞内、礁檐下或礁石旁的天竺鲷,日落后开始纷纷外出觅食,空出来的栖所刚好让日行性鱼类休息;天亮后,睡了一宿的日行性鱼类蓄势待发,活动了一整夜的天竺鲷则返回原栖所休息。这种“房客”早晚换班、日夜交替的行为,是珊瑚礁鱼类为了充分运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而发展出来的独特生活方式,再加上它们对食物和栖所的喜好各有不同,于是彼此间得以避免竞争,相互和平共存,也因此造就了形形色色、高歧异度的珊瑚礁生物。

延伸阅读 〉〉

海洋生物的发光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靠发光器本身具有的萤光素和萤光素酶生化反应来发光,另一则是靠发光器中共生的发光细菌来发光。天竺鲷科鱼类两者兼具,前者如长鳍天竺鲷属、箭天竺鲷属及若干天竺鲷属的种类,像黑天竺鲷即通过生化反应发光,它的胸部胃下方,有一个埋于胸肌内的前腹发光器,在直肠两侧则有一对梨状的后腹发光器;而后者如银腹天竺鲷属(又称管天竺鲷属),它们利用细菌发光,发光器是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和沿体腹侧由峡部至尾柄的黑色条状物。


文字:颜婷婷 整理 绘图:毛军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