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秧歌角:生活小戏 一方文明

2017-09-26 21:24:1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顾瑛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涿鹿秧歌角,又叫“布衫戏”,是流行于桑干河两岸的一个小剧种。缠绵悱恻、沉郁哀思的曲调,很受群众喜爱。

  秧歌角的起源众说纷纭,或云元末,或曰明初。但它的形成,却有一个共同的说法:清宁堡村一家姓孟的人家娶媳妇,家穷无法吹打热闹,只给亲家拿去一个小土布,便把媳妇领来。穷亲戚、穷朋友吃了一顿油煎糕,算办了正席。晚上人洞房,人们迟迟不走,要逗逗新媳妇。先说绕口令,接着猜谜叼麻糖,一个当姐夫的,外号叫“二马排”,跳上炕说:“我唱几句,新媳妇跟着学,学像了算赢,学不像罚喝一瓢凉水”。新媳妇忸怩作态,羞涩缄口,怎奈寡不敌众,只得学唱。“二马排”高一声,低一声,或而转弯,或而直泄,一直唱了一个整段子,那大意是;妹妹家里穷吆嚎,赔不起嫁妆那个哎呀哈,做了一个土布袄吆嚎,穿上土布裤那个哎呀哈,明儿养个胖愣愣吆嚎,长了个小雀儿吆嚎……歌儿婉转,拗口打舌,新媳妇还是绘声绘色学了出来,大家叫好。以后凡有办喜事者,都增加了这种即兴领歌活动。久而久之,街头巷尾,炕头马棚,田间小坡,河边草坪,也唱起了“领歌",直至搬上舞台。因为是即兴领唱,怎么得意怎么唱,因此出现了后来的一个戏一个“训”的唱法。所谓“训",就是曲调,即一个戏有一个戏的曲调。

  秧歌角的形成,始于二人,因此秧歌角剧目中,二个角色者居多,如《王小赶脚》、《观灯》等,随着它的发展和丰富,出现了众多人物。分红、黑、生、旦、丑,配之胡胡、梆子、板、小锣等乐器。

涿鹿秧歌角

涿鹿秧歌角

  秧歌角腔调,分板腔和小调两部分。板腔分“头性”、 “二性”。小调又叫“训”, 也就是一个曲调。如“平训”、 “苦训”、“相思训”等,速度沉缓,用来表达苦闷、悲切、凄凉等感情。唱腔中多用“嗷嚎”、“把地”和拖腔,增强表现力。

  秧歌角纯属民间小戏,不讲究什么“行头”,更没有什么蟒袍玉带。反映的生活也全是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基本格调是健康的。秧歌角戏目中,最初没有武打戏,大都是一些生活小戏,或诙谐风趣,或鞭笞邪恶,或儿女情长,或伸张正义,都是一唱到底,情节简单,人物少,往往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构不成矛盾冲突,后来却波澜跌宕,细腻入微。秧歌角的主要剧目有《二娘写状》、《拉老头》、《钉缸》、《香山》、《二小赶脚》等四十多个剧目。(顾瑛)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