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张秀芳:母性慈怀 巾帼风采

2018-03-22 20:36:5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张秀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出生于左云县小京庄乡前坪村,父母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

  1990年,张秀芳毕业于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卫生班,毕业后到县医院实习了半年,找工作无着落,便又回了村。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学历不高,临床经验没有多少,家庭又没有什么背景,想找份正式工作,单凭自己的爱好和一腔热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多少次,站立于田野中的她,为自己未来的前途命运忧心;又有多少回,她苦苦挣扎于曲折坎坷的泥泞中,寻找自己人生的座标。

  也许和这片黑土地有一种天生的缘份,念书时,就在店湾镇西的石板坡学校,每天都能见到车水马龙的运煤车辆;找工作时,又来到了这片黑土地。正在她苦闷徘徊,在乡村与城市两点一线之间的困惑中时,她的姐夫在西沟村开了一家私人诊所,急需懂医的人帮忙打理。她想,与其这样四处奔波找工作,暂且不如去姐夫的诊所帮忙,也能煅炼自己的实战能力。于是,便毫不迟疑地背着行李踏进了西沟村。

  1995年的西沟村,还是一条灰不溜腾的山沟,村民们东一户西一户地住在各个小山沟、山湾、山坡中,外来务工人员的住处更加简陋,不是在小煤窑周围搭起一所简易的工棚,就是在崖头下挖一两孔土窑洞,远不是后来人们看到的现代化建筑和花园般的新西沟。这里煤窑众多,人员复杂,来诊所就医的人多数是在周围小煤窑打工的工人,不是断胳膊断腿就是污血满脸,衣帽脏乱。俗话说,三场窑院没好人。很多人确实野蛮,稍一不顺心就粗话连篇,入娘操祖宗。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伤残病人,张秀芳总是以一颗慈爱、女性的心肠和言语化解他们的烦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伤残的病体和扭曲的心灵。春风化雨般的关爱和护理,让许多病人感到了家庭的温暖、女性的柔美、医者的德性。在这股涓涓细流中,张秀芳所在的诊所,在西沟村人口中,在粗犷豪放的工人们口中树起了一座口碑,人们有点毛病都愿意来这个诊所治疗。

  随着煤炭形势的逐年好转,随着西沟村的逐年发展,这条以前不起眼的穷山沟呈现出百业兴旺、蒸蒸日上的火热景象。看到这家小诊所病人盈门的生意,好多本村人和外地人纷纷成立起了诊所,最多时竟然达到8家。然而,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做人以品为重,是一些医者不能践行或曰根本不懂得的至理名言,他们将病人视作赚钱的工具,滥用药物,乱定价格,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直到出局。这些后来一拥而上的诊所,虽然有的用尽了各种方法拉拢患者,依然没有把张秀芳所在的诊所拉垮,反倒让他们自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当时,来西沟村下乡的干部很多,有的人难免生点小病,就来张秀芳诊所治疗或买药,攀谈之下,就有人替她惋惜,进而替她介绍县城内、大同市内一些大的医院就业,条件肯定比这里强多了。张秀芳就有了一种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然而,当她一有了这种念头之后,姐夫和姐姐便极力挽留,不愿让她离开。事实上,这个诊所现在也确实离不开张秀芳了,因为她现在基本成了顶梁柱,许多病人都是慕她的名来看病就医的。不走就不走吧,自己也老大不小了,那就干脆在此成家立业吧。有人介绍了周围几个富裕村的年轻人,她一看这些人不求上进,吊儿郎当的样子就反胃,与她的追求格格不入,就一次次回绝了。一个在太原晋祠宾馆工作的小伙子经人介绍,来相看张秀芳,一攀谈,一交流,两人一见钟情,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深入相处,便确定了婚姻关系。一结婚,张秀芳就得扔下她热爱的医生工作,随小伙子到太原定居。看到她难舍难弃的犹豫态度,小伙子为了爱情,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前途,辞了工作,回来在西沟村租了一间房,又买了一辆面包车跑客运,这样,两人就能天天生活在一起了。

  2004年,姐夫作为小京庄的一名乡镇医生,乡里重新整顿起来的医院需要他回去上班,他放心地将自己亲手操办起的诊所交到张秀芳手中,让她独自继续开办下去。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张秀芳顺其自然地接过这个摊子,继续自己喜爱的职业。没有了后盾,她的心难免恐慌,但她时刻警告自己:第一想到,假如我是病人,自有病痛,希望医生如何做;第二想到,假如病人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她们身患病痛,我将怎么做。因此,凡是对抢救病人有利的,即便要冒极大的风险,也坚决去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对病人不利的,就坚决不做。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