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2015-08-01 08:00:00 来源:天全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天全处于藏汉民族走廊地带,是进藏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三国时蜀国西进,都在此留下了遗迹;民族、经济、文化在这条古道交融并发展,中华民族在这里得到了连接。天全历史上曾为道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交融地,境内寺庙众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自然环境优美。
  据可靠历史文献记载,佛教分别于两汉之际和松赞干布执政期间(公元7世纪上半叶)传入汉地和藏地,和当地的宗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昌盛于隋唐时期。天全也受到了这种文化交流的影响,原来的道教活动场所有了一些佛教的活动,并修建了一些佛教寺院。道教和佛教在这里得到了交融发展并延续至今。在1949年以前,一些道士仍在这一带从事祈福免灾的活动。在一些佛教寺庙中,供奉有道教的太上老君等道教的神像,在道教道观中,也有的供奉佛教菩萨。藏传佛教形成于公元8世纪末9世纪上半期,并不断向外扩张。天全县位于藏汉民族走廊地带,是茶马古道必经的一个重要驿站,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藏传佛教也从藏地传到了汉地。相传,从宋代开始,就有藏族群众来红灵山朝拜。到元代,当时的藏王赞普金拔银在天全红灵山修建一寺庙娘娘殿,占地180平方米,现遗址尚存。据说在寺庙被毁前,一些寺庙还供奉有藏族群众模样的佛像。所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曾到该山讲经,据说是在娘娘殿,并留有一块石头,上有所讲经文。由此可见,藏传佛教在天全主要在红灵山发展,红灵山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这里得到了交融发展。
  综观天全红灵山宗教发展历史,从东汉末年初建到唐开元年间重建以至清末民国时的大力修建,全山共建寺庙禅院128座,闻名遐迩;从宗教文化来看,道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这里得到了交融发展。
  从历史上看,相传张陵在把峨眉山列为24治之后,就把红灵山作为天全道教重要传播地。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曾到娘娘殿讲经证明了它在藏传佛教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红灵山历史上是一座宗教灵山,景区庙宇众多,历史渊远。相传东汉末年张陵把峨眉山划入他的二十四治之内后,又把“洪林山”(现为“红灵山”)列入他的传教范围内,并派人在雷音寺修了一座道院。若干年后废,唐开元间得以重建。由此可见红灵山原来是以道教为主。
  唐宋时期推行佛教,佛教道教相互冲突,佛教逐渐取代道教的地位,成为红灵山的土导文化。同时红灵山上也兴修了许多佛教寺院。历经一千多年风雨沧桑,至民国初期全山已修128殿佛道寺禅院上千余间,被人们称之为“小峨眉”。这在成都昭觉寺,文殊院两大寺院中都有记载。天全佛教既受康巴地区藏传佛教的影响,又受汉族地区佛教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汉藏相结合的“佛教文化”。红灵山庙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独特之处。在历史上,红灵山为康巴僧俗群众心目中的“灵山”。宋代开始就有藏族群众宋朝庙,到了元代,藏王赞普金拨钱修了一娘娘殿,占地约180平方米,现遗址尚存。观存两尊佛像为藏族群众,所以红灵山的藏汉佛教从未代开始流传至今。
  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是鄢妙福的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其圆寂之日,此二日为红灵山庙会。每年都有许多来自成都宝光寺、文殊院及雅安、甘孜州的香客到此朝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