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璜顶街道:探索建立邻里互助新模式

2019-12-30 12:10:09 来源:芝罘党建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关键在党的领导,重心在基层。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如何更好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毓璜顶辖区有80岁以上老人4200名,90岁以上老人近600人,其中失能人员318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和比例逐年上升。面对这一问题,毓璜顶街道党工委立足居民实际需求,坚持以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突破口,探索在社区开展邻里互助工作模式,创新打造“邻里互助党旗红”工作品牌。

  一、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搭建邻里互帮互助平台载体。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街道以社区内相邻居民楼为单位,每150—200户左右居民组建邻里互助圈。在邻里圈打造上,注重摸清三个底数。党员底数,对居民中党员进行进行摸底,让党员住户的身份亮出来,并组建邻里圈党支部;需要帮扶群众底数,将失能、半失能老人、低保家庭、残疾人、军烈属以及其他需要帮扶的对象摸出来,建立需要帮扶人员情况台账;党员群众志愿者底数,将热心邻里、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和先进群众找出来,并从中推选邻里圈圈主、副圈主,按照每个邻里圈配备一个圈主、两个副圈主,并招募一定数量志愿者的原则,将邻里互助圈组建起来。在邻里互助内容上,结合老人实际需求,集中在陪聊、帮助买菜做饭、收拾卫生以及上门理发、上门维修等内容上,实打实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让空巢老人心理得到慰藉,让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得到实实在在帮助,让老年志愿者的服务发挥最大价值。2018年,街道在南通社区开展试点,一年的时间打造了6个邻里互助圈,帮扶对象29人,志愿者120余人,不仅帮助需要帮扶老人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对融洽邻里关系、弘扬敬老助老的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起到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南通社区群众满意度从全区第86名,经过一年的探索一跃成为全区第13名,成为芝罘区群众满意度进步最快的社区。

  二、打造“五个邻里”,推动打造邻里互助工作品牌。

  街道党工委牵头,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探索提出了“五个邻里”工作法。邻里情:组织邻居“一对一”帮扶活动,对鳏寡孤独、失能、无人照顾的老人开展结对帮扶,定期上门陪聊、打扫卫生,构建互识互知、互敬互助的和谐邻里关系。邻里乐:积极搭建”邻里大家乐”风采展示平台。通过组织举办文艺小汇演、趣味家庭才艺展、邻里定期播放经典电影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邻里联谊活动,使广大居民在活动中融洽感情、陶冶情操,提升文明素养。邻里节:开展邻里节系列活动,确定每年中秋节前夕举办邻里节,开展“邻里守望一家亲”百家宴聚餐活动,各家尽显厨艺绝活,聚餐话浓情。同时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重要节假日开展走访探望。邻里帮:以邻里互助圈内弱势群体为重点,开展公益性便民维修、便民理发、买菜送餐等公益服务,真正实现在家门口便民利民、互帮互助的目标。邻里颂:定期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好楼长、好志愿者“五好”人员表彰,挖掘身边榜样,用典型教育和引导更多的群众,营造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五个邻里”工作法丰富了邻里互助党建品牌打造内容,为社区开展邻里互助工作建立了样板。

  三、规范互助形式,推进邻里互助更加贴近民生需求。

  2019年街道党工委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年见成效、两年全覆盖、三年体提质量的”总体目标,在街道所辖12个城市社区推广邻里互助工作模式,并由分包社区的科级干部牵头抓,形成了推动打造的工作合力。到10月底,辖区共建立邻里互助圈26个,固定帮扶老年人78人,爱心志愿者达到624人,其中党员68人。为推动邻里互助更加规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街道党工委总结提炼“邻里圈子党旗红”工作法,制定了《“邻里圈子党旗红”党建品牌实施方案》。目前主要的互助内容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日常帮扶。为社区鳏寡孤独、计生特殊家庭和需要照顾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买菜、洗衣服、理发等日常服务;医护服务。依托辖区医院等优势资源,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开展量血压、测血糖、健康义诊等;心理慰藉。上门陪同社区老年人聊天解闷,开阔心境,疏导心理问题,带来精神慰藉;困难帮扶。针对生活困难老人开展结对帮扶救助,定期上门走访,捐赠生活用品;文艺活动。在邻里圈内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书法比赛、广场舞大赛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特色活动。根据邻里圈实际,邻里圈志愿者和双报到单位党员认领开展特色活动和惠民项目。在邻里圈志愿服务团队打造上注重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一方面在每个邻里圈组建志愿服务队,另一方面推动市、区到社区报到的部门单位进邻里圈。先后开展了“双报到”单位与邻里圈帮扶对象结对、慈善义工走进邻里圈开展公益服务等活动,实现了邻里互助精细化、精准化,切实把邻里圈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做成特色。

  四、推行互助积分,激发邻里互助内生动力。

  为推动邻里互助常态化、持久化,我们在运行模式上进行了认真研究。在积分规则上,志愿服务按志愿服务时间进行积分,每1分钟志愿服务积1分,每个志愿服务者持有志愿服务积分卡,志愿者、帮扶对象和社区党委各持一枚志愿服务认证印章。志愿者上门服务时携带志愿服务积分卡并填写志愿服务内容、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服务结束后,由帮扶对象盖章认证,再到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党委盖章认证,完成积分。社区志愿者定期对积分进行汇总,并登记积分台账。在积分运用上,积分可用于兑换免费理发、健康义诊、便民维修等服务,同时还以直接兑换爱心商家提供的商品。街道和社区每半年开展一次总结表彰活动,总结工作经验,表扬先进典型,定期推出一批优秀邻里圈主和优秀志愿者典型,切实用身边的人来影响和教育更多的党员群众。一系列措施,激发了邻里圈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南通社区邹德红老人从试点开始就加入邻里互助圈,目前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超过600余小时,辖区26个邻里圈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超过8000小时。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邻里互助”工作探索,主要的启示有三个方面:一是党建引领是抓好基层治理的核心。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重点突出了街道和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及邻里圈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多数邻里圈圈主由党员担任,让党员身份亮出来、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形成示范效应,这是推动邻里互助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二是满足群众需求是抓好基层治理的根本。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应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抓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邻里互助工作探索,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针对社区老人最关心的,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最需要的,探索开展互助服务,把不能自理、生活困难的老人,以及思想不稳定、需要关心的老年人纳入邻里互助范围,生活上照顾、思想上引导,最大限度让群众满意。三是整合各方面资源是抓好基层治理的关键。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仅充分发挥辖区志愿者的作用,同时也不断探索将到社区报到的市、区部门单位以及辖区企业等共建单位纳入邻里圈,推动医生、律师、心理专家进邻里圈,推动公益基金、公益救助项目进邻里圈,真正实现了各类优势资源向基层汇聚,借势借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于容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