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志》第六编 人 口 第一章 人口规模 第一节 人口发展第二节 人口分布第三节 人口密度

2019-04-24 00:00:00 来源:网站首页-清涧县人民政府 作者:来源清涧县志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第六编 人 口   第一章 人口规模     

第一节 人口发展

    宋元时,青涧人口状况,未见记载。明万历前,全县为544户8017人。崇祯至清顺治年间,天灾战乱频仍,人口锐减,“十不留其二三”。顺治十八年(1661),全县仅有242户2877人。乾隆时期,社会安定,年景好转,人口回升至11638户58676人。二年(1737),县城“敕旌寿民”李凤立年达百岁。道光三年(1823)为90700人,七年(1827)15246户92906人。宣统三年(1911)为19715户117320人。从1823~1911年88年间,净增26620人,年均增加302.5人。国民党统治时期,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总体发展缓慢。据当时陕西省邮局调查,1923年清涧有66470人,比1911年减少5万余人。1929年大旱、绝收,饥民遍野,人口大量死亡、外流。1934年全县约有12900户73950人。翌年,今下二十里铺、玉家河、双庙河乡部分村庄划归延水县,清涧人口相应减少。1935年全县有14587户79147人,1937年增为18296户91030人。1940年2月,全境解放;1941年2月20日为17782户85142人,10月30日减少为84024人。1942年老君殿、淮宁湾2区(数万人)划归西川办事处,次年仅有12343户57252人。1944年增至13325户61407人。1947年胡宗南部进犯、蹂躏,灾病交加,人口大幅下降。1949年,虽延川东阳区、清延区(部分)和永胜区(部分)划归清涧,全县才为20875户8724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县人口死亡率由建国前的20‰降至1990年的5.12‰,平均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左右增至1990年的68.93岁(男66.96岁,女70.98岁》。出生率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最高达40‰以上。人口由1949年的87241人增加到1990年的195045人,41年翻了一番,净增10.78万人。从人口规模看,清涧为榆林地区中等县。
表6-1 清涧县1949~1990年人口统计表
    单位:户、人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地理分布
    根据地理特点,清涧通常划分为东、中、西3区:东区包括解家沟、二郎山、高杰村、寨沟、石盘5乡(镇),中区包括李家塔、店则沟、东拉河、老舍窠、玉家河、双庙河6乡,西区包括郝家墕、石嘴驿、乐堂堡、折家坪、师家园则、下二十里铺、秀延镇7乡(镇)。1949年底,东区为17611人,占全县总人口20.19%;中区31853人,占36.51%;西区37777人,占43.3%。1986年底,东、中、西3区拥有人口分别为35718、55043、85223人,合计175984人。1990年7月1日,东、中、西人口分别占总人口19.75%、30.82%、49.43%。
表6-2 清涧县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地理分布表
    单位:人

						


						    政区分布
    1941年,清涧8个区中,老君殿人口最多,16690人,占全县人口19.86%;城关最少,8654人,占10.3%。1990年,全县18个乡(镇)中,师家园则人口最多,21500人,占总人口11.02%;折家坪次之,16753人,占8.59%;寨沟最少,4471人,占2.29%;石盘次少,7748人,占3.77%。
表6-3 清涧县1941年10月30日各区人口调查表
    单位:人

						

 


						

 


表6-4 清涧县1990年乡(镇)人口统计表
    单位:户、人

						


						    续表
						

						


						    城乡分布
    长期以来,本县城镇人口比重较小,农村人口一直在90%以上。1949年,城镇2832人,占总人口3.25%,农村84409人,占96.75%。随着工业建设和其他事业的发展,50年代城镇人口呈上升趋势。1957年城乡人口比重分别为8.39%、91.61%。60年代始,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1962年大量压缩城镇人口,1962年底城镇人口比重下降为3.46%,农村上升至96.54%。70年代,城乡分布基本稳定。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经济开发,落实“三案”(冤案、假案、错案)人员和知识分子政策,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农村比重下降。1989年,城乡比重各为5.28%、94.72%。1990年城镇10050人,农村184995人,比重略有变化。
表6-5 清涧县部分年度城乡人口分布
    单位:人

						

 

第三节 人口密度

    建国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口密度逐年提高。1990年,全县人口平均密度由1949年每平方公里46.38人增至103.69人,净增57.31人。西区密度一直大于中区和东区。西区人口增长较快,东区次之,中区较慢。密度最大的为秀延镇,每平方公里4652.78人;师家园则乡次之,123人;最小为老舍窠乡,80人。
    人口密度增大,人均耕地减少,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困难。1990年,本县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9.97亩减少为3.42亩。
表6-6 清涧县各乡(镇)人口密度变化表
    单位:人/平方公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