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志》第十编 水利水保

2020-12-29 01:22:29 来源:网站首页-清涧县人民政府 作者: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清涧县志》第十编 水利水保

第一章 水利建设

清涧水利建设开创很早,明成化年间就围堰蓄水,修渠灌地。但规模小,设施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仅有31条破旧土水渠,600亩水浇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为了抗旱增收,积极开发水利资源,由土渠木槽、草坯筑塘、桔槔辘轳、畜力水车发展到石拱坝、砼管倒虹、机电抽水;19491989年,国家累计投资水利水保资金2476.8万元。1970年,全县有自流渠道406条。1976年,拥有机电抽水站1050处。由于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1977年后连遭暴雨、洪水侵袭,设施大多毁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水利设施无相应的管理责任制,人为破坏十分严重。到1990年,全县只剩自流渠道20条,灌溉面积5000亩;机电抽水站50处,总装机容量1615.02千瓦。其中电灌站35处,装机容量1002.03千瓦,灌溉面积3900亩;机灌站15处,装机容量612.99千瓦,灌溉面积3300亩。

第一节 引水工程

    建国初期,引水工程发展缓慢。194910月,本县有35条引水小土渠,灌溉面积612亩。1955年,有水渠39条,灌溉面积1704亩。50年代后期发展较快,到1960年有引水渠200条,灌溉面积5726亩(有效面积3817亩)。60年代初,是本县水利建设的高潮期,自流渠道发展迅速。1965年,全县渠道增至301条,灌溉面积15850亩。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发展缓慢,1975年有渠道375条,灌溉面积2万亩。到1980年,渠道数量锐减为84条,有效灌溉面积下降至7900亩。80年代初期,再呈下降趋势;1985年,渠道下降到最低点,只剩20条,灌溉面积仅有1.22万亩。19861990年,为保持期,渠道和灌溉面积相当于1985年的数量。
    本县较大的自流引水渠道有清涧渠、清秀渠、党家川渠、白家川渠、石台寺渠、王家崖渠。
    清涧渠 清涧河下游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榆林地区水利队设计施工,建成于1955年。渠首在师家园则乡王家湾村,渠尾在下二十里铺乡梨家湾村。干渠总长13.5公里(其中衬砌0.6公里),引水流量0.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800亩,有效灌溉面积600亩。设有滚水坝、进水坝各1座,冲刷闸2座,倒虹、渡槽各1座,隧道1处(长70米),退水闸24个。1987年,由于滚水坝顶部被洪水冲垮,渠道4公里处老坟湾因修建住宅堵塞,致使水地旱种。1988年,从以工代赈款中投资1.5万元,维修了滚水坝,清挖了渠道。1989年实灌450亩,次年仅可灌100余亩。
    本渠属民用渠道,1955年成立管理所,负责管理使用。1988年,撤销管理所,渠道交由师家园则乡和受益村管理。
    清秀渠 为清涧河主要水利工程之一。1955年由榆林地区水利队设计施工,翌年建成,1964年改建。渠首在子长县马家砭村,渠尾在师家园则乡王家湾村,本县受益村庄10余个,干渠总长18.7公里(其中衬砌0.72公里)。渠道引水量0.6立方米/秒,设施灌溉面积4500亩,有效灌溉面积3400亩。1990年实灌2000亩。渠设拦河坝、冲刷闸、进水闸各1孔;支渠2条,总长2.8公里(其中衬砌0.08公里);渡槽13座,倒虹8座,隧洞9处。
    本渠亦属民用渠道,1965年成立管理所,由县水利队派员管理。
    党家川渠 绥德国营二定渠延伸段。由榆林地区水电队勘测、设计、施工。1966年动工兴建,1968年竣工。无定河下游主要水利工程之一。本渠从寨沟乡党家川村入境,倒虹穿越无定河,沿经27村,渠长9公里(其中衬砌0.3公里)。引水量0.5立方米/秒,设施灌溉面积3000亩,有效灌溉面积600亩。有拦河坝1座,进水闸1座,冲刷闸2座,渡槽10座,倒虹3座。二定渠较长,用水量大,至党家川段水量甚小,几不可灌。
    白家川渠 1957年动工建成。渠首在店则沟乡陈刘家山村老鸹岩沟,渠尾在今解家沟镇白家川村无定河东岸。1960年白家川大桥建成后,在桥上架设了钢丝渡槽,渠道又延伸至窑则坪。渠道总长7.4公里(其中衬砌3公里),有效灌溉面积最高达480亩。后遭毁坏,经多次复修,1990年有效灌溉面积保持170亩。本渠由民间管理。
    石台寺渠 在清涧河东岸石台寺村。1938年,群众筹集资金在南沟修筑了一座滚水坝。1953年,国家投资1.58万元,群众投工2350个、投资180元,复修扩建。渠长1公里,设计灌溉面积90亩,有效和实际灌溉面积80亩。该渠是全县管理利用较好的渠道,灌区为本县主要蔬菜基地之一。
    王家崖渠 位于清涧河右岸折家坪镇王家崖村马家岔沟,渠长0.37公里。1928年始建投灌,1955年国家投资1万元,群众自筹1.7万元,完善扩建。设计和有效灌溉面积120亩,实灌40亩。主要设施有:滚水坝1座,石拱渡槽3座(共30米)。属民用民管渠道。

建国前,本县人民常采用挖塘、拦河蓄水等办法浇灌零星川台地。远在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石台寺就蓄引本村南沟水灌溉田园。新中国成立后,利用集体力量修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水库。19571959年,各农村为积蓄天然降水,在距河较高的山、塬上打了许多口小、肚大、底平的旱井(水窖),因渗漏严重、易被洪水淤积,均无法利用。从60年代开始,本县修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塘池、水库。1965年,全县有塘池16处,容量3.1万立方米。19711976年,分别修建规模较大的大陈家沟水库和宁寨则河水库。1976年,全县有县办水库1座,公社办水库12座。经19771978两年暴雨、山洪的破坏,大部分水库被冲毁,部分经复修变为淤地坝。1990年,全县只有张家、老柳卜水库蓄水。
    张家水库 位于下二十里铺乡张家村。是一座以蓄水为主、兼顾养殖的综合性蓄灌工程,也是南塬电力抽水工程的蓄水库。其控制流域面积2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8亩,总库容10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6万立方米,死库容18万立方米。初建于197427月,坝高15米,当年7月即被洪水冲垮。197510月重新复修,1976年竣工,坝高14米。1979年,又将库坝加高13米,总高27米,坝顶长120米。采用坝体左右卧管泄水,斜拉式闸门控制。总投资2.2万元。南塬工程报废后,该库除养鱼外,仅灌地66亩,利用率甚低。
    老柳卜水库 位于下二十里铺乡老柳卜村。是一座提供蓄水工程。19763月动工修建,1980年竣工。控制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总库容72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123亩,已淤地65亩。总投资16.38万元。坝高50米,坝顶长250米?采用多级卧管形式放水。1983年投放鲢鱼苗8.3万尾,1985年打捞1万千克,亩产75千克。后渐萎缩,1990年仅产250千克。
    老舍窠水库 位于老舍窠乡白李家河沟口,是一座拦洪、蓄水工程。197412月始建,197610月竣工。控制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总库容538万立方米,已淤地310亩。坝高30米,顶长250米。总投资13.5万元。该库已变为淤地坝,原自流渠道灌溉的水地被淹没。因盐碱化严重,弃耕多年。1988年,该乡组织劳力挖渠排水,开始耕种。
    宁寨则河水库 位于折家坪乡宁寨则河沟口。初建于1956年,国家投资13万元。19585月被洪水冲垮,197211月在原水毁大坝的基础上动工新建,1976年竣工。水库具有蓄水、防洪、养殖综合利用功能,可保证清秀渠、清涧渠灌区5000亩水地和6000亩山地(高抽)枯水期灌溉用水。可养鱼4万尾。工程总造价9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7.6万元,群众自筹35.4万元(含投工投粮折价),每亩地投资83元。水库由拦泥坝和蓄水库两部分组成。拦泥库洪水设计标准20年一遇,洪峰流量288立方米/秒,洪水总量440万立方米。设计坝高30米,总库容330万立方米。可淤地300亩(已於积110万立方米)。附属排洪隧洞采用窑洞形式,长627米,宽4.5米,高4米,断面比降1/300。最大泄水量90立方米/秒。放水洞采用直径0.6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长115米。蓄水库坝高25米,总库容210万立方米,死库容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0万立方米。放水洞采用直径0.8米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道,长78米。库水来源为宁寨则河清水。控制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19787286时,库区降暴雨4小时,上游400610毫米,中游100340毫米,拦洪坝进库处293.6毫米,拦洪坝、水库垮坝处283.3毫米。上游所有土坝被冲垮,形成连锁反应,水库暴满,彻底被毁。入库洪峰流量108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480万立方米。拦泥坝垮坝洪峰流量4180立方米/秒。坝体两头漫顶水深0.5米,中间漫顶1米,垮坝历时30分钟。蓄水库垮坝洪峰流量7590立方米/秒,垮坝历时18分钟。
    任家坬蓄水池 位于师家园则乡任家坬村。为低孔排洪蓄水池。1972年动工,19736月竣工,19746月配套设备闸门启闭机安装完毕。该池以石拱坝为主,坝高7.4米,长10米,底宽3米,顶宽2米,中间溢流槽深2米,河槽两边设有排水涵洞,采用平面闸门控制。蓄水池主沟长4.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可蓄水1.88万立方米,灌地150亩。
    上十里铺蓄水池 位于师家园则乡上十里铺村,建于1973年。滚水坝高1.3米,翻板闸高3米,长15.1米,闸右岸溢洪堤长5米,左岸设放水卧管及涵洞。回水长700米,常流水量20/秒,可蓄水3万立方米,灌地150亩。控制流域面积89平方公里。总投资2.6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万元,群众自筹1.02万元。1978年水毁。


 

第三节 提水工程

    60年代以前,清涧群众长期使用传统工具辘轳、桔槔提水,浇灌距水位较低的小块土地。60年代初,广泛使用水车提水。1964年,石台寺村修建了本县第一个电力抽水站。1965年,马花坪村建成县内首家柴油机抽水站。自此,本县抽水工程迅速发展。
    柴油机抽水工程 六七十年代,清涧大多数乡镇尚未架设输电线路,只能利用柴油机作动力抽水灌田。柴油机抽水站由1965年的21处、装机317.52千瓦/21台,发展到1976年的929处、9812.25千瓦/929台,此时为高速发展期。19761982年为缓慢下降期,1982年全县有柴油机抽水站665处、7366.17千瓦/698台。19821984年为锐减期,1984年降至波底,仅剩15处、612.99千瓦/28台。19841990年,为持续期,保持1984年的拥有量。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师家川大队利用柴油机抽水工程,在40余亩山地梯田内试办过喷灌,为县内仅有。
    电力抽水工程 1964年有电力抽水工程1处,到1974年发展为54处,装机总容量1148.07千瓦。之后发展较快,1982年达到顶峰,共146处,装机总容量4354.14千瓦。1984年全县仅余电动机31台,总容量892.29千瓦。至1988年,一直未有增减。1990年,全县有电抽站35处,电动机51台,装机总容量1002.03千瓦。
    南塬电力抽水工程为本县最大电抽工程,位于下二十里铺乡张家

村,距县城10公里。19763月动工修建,1979年试水,翌年12月宣布竣工,历时410个月。总投资121.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8.5万元,调拨平价粮5.315万千克;群众自筹资金12.8万元,包括投工21.26万个、自带粮食10.63万千克。工程由拦洪坝、蓄水库、抽水站等设施组成,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
    拦洪坝 由县水电工作队设计,省水保局与县水电工作队共同施工。防洪标准以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采用水力冲填法施工。坝高50米,顶长250米,顶宽3.5米,底宽312米;最大拦洪库容720万立方米。完成土方43.07万立方米,砌石1791立方米,用水泥83吨。
    蓄水库 由县水电工作队设计、施工。坝高25米,顶长120米,顶宽4米,底宽150米。设计容量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6万立方米,最高蓄水水位21米,最低水位12米,死水位10米,安全超高4米。
    抽水站 由地区水电工作队和县水电工作队共同设计、施工。为五级抽水站,总扬程215.1米,装机总容量660千瓦,流量280立方米/时。
    南塬工程试水时烧坏一部电动机,未重新配置;一、二、五级真空泵和管道均有漏气现象,虽经处理尚未得到解决;四、五级站配电设备1978年损坏后,未曾修复;五级站渠道水面低于农田,且未留放水口。完工后无法亦从未使用。县水电局派员管护,但因长期弃置不用,设备大量被盗、毁坏。1985年经榆林地区水电局批准,工程报废,残损设备收归县局。


 

    井泉
    1984年调查,全县有水井1405眼,出水量一般不大。
    种公井 见第22编第3章。
    宏济井 一名南新井,在原南门内,明正德知县赵辂所凿,引东河水至城下穿入。已废。
    东石泉 位于县东100步东门湾。清洁甘美,冬温夏凉,邑人赖之。《陕西温泉录》和道光《清涧县志》有载。
    黑龙泉 在县城北0.5公里处,清滢澄澈。
    龙泉 位于折家坪北山下,水甚清冷。
    白草新井 在县东白草山,已废。
    城关镇水井 见第13编第1章。
    东拉河中村泉井 清如银流,水量丰沛,水质未考。
    饮水改水工程
    清涧人畜饮水改水工程起步于70年代。县政府对此项工作很重视,提出第一步解决高山饮水困难,第二步着手高氟区改水工程修建。1970年,双庙河乡惠家塬村建成全县第一个抽水站,解决了323人、38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1981年始,由县防疫站牵头,县水利队勘测设计,采用小高抽、引水、压井等措施进行改水。19761979年为修建饮水工程高潮期,19801983年呈缓慢发展趋势,1984年后处于停滞状态。据统计,1983年全县共有人畜饮水抽水站80个,受益人口17172人。到1986年,抽水站减少为72处,受益人口12788人。由于老化失修,管理使用不善,工程大多报废或水毁。1990年,全县30处工程中能使用者仅有10处。

 

第二章 水电建设    

第一节 水能资源

    本县水能资源较为丰富。蕴藏总量达3.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5万千瓦,占总量的71.43%。已开发利用0.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4%。本县水能主要蕴藏于无定河。其在本境流程长、流量大、落差大,便于开发利用,利用率高。县内其他河流的水能蕴藏量很小,开发条件差,利用率低。


 

第二节 水电站

东风水电站
    清涧县东风水电站建于高杰村乡白家塔村无定河Ω形部位,距黄河4公里、县城42公里。
    该站为中水头无调节径流、隧道引水式水力发电站。水头高29.8米,设计流量28.5立方米/秒,单机流量8立方米/秒。设计容量2000千瓦×4,实际装机容量2000千瓦×3(水轮机型号HL—123—LT115,发电机型号TS282/38—18)。年发电能力为5073万千瓦/时。洪水标准以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
    工程国家投资574万元,实际支出572.43万元,本县群众自筹230.64万元(投工153.76万个,自带伙食款38.44万元、粮食165万千克),实际总投资803.07万元,每千瓦平均投资1338.45元。形成固定资产436.69万元。共完成土方45.13万立方米,石方17.95万立方米,(其中砌石4.23万立方米),混凝土0.43万立方米。用水泥4200吨,钢材320吨,木材550立方米。
    电站修建中,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加快了工程进度。水工、机械部分由榆林地区水电工作队设计、施工,电气部分由第一机械工业部西安设计院设计。水轮发电机组由水电部北京修造厂制造。机电安装由陕西省水电工程局机电安装队承担。调试由水电部第三工程局青铜峡工程处承担(其中,4号可控硅励磁由北京低压电器厂调试,2号调速器由省水电工程局机电安装队调试)。
    该站于1969325日动工修建。在6个月之内集中力量修通了玉家河~电站工地公路。9月,修建全面转向枢纽工程。197110月进入安装阶段。1972年开始调试,同年1014号机组试机发电。11192号机组试发,11223号机组进行空载运行。19736293号机组试机发电,73台机组分别投入试运行。1974689日,由榆林地区验收工作组和清涧县革命委员会有关部门验收合格,71日交付使用。
    该电站建成后,由于资金缺乏,未能及时架设高压输电线路,导致电能资源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不能满负荷生产,造成效益低下,长期亏损,严重浪费。19899月,本县同榆林地区联网后,发电量增加,效益良好。截至1990年,东风水电站累计运行128280小时,发电10488.63万千瓦/时,供电8414.73万千瓦/时,收入总额315.69万元,累计利润—35.82万元。
    19693月,成立县东风电站工程建设指挥部。19747月,电站建成投运后指挥部随之撤销,电站属水利水保局,1978年改隶电力局。
    樊家岔水电站
    位于李家塔乡樊家岔村无定河支流青龙石岔河上。1971年动工,1972年告竣。国家投资材料、设备费,群众投工。电站拱形拦河坝长10、高75、顶宽1米;引水渠长350米,水头高11.23米,流量0.18立方米/秒,装机容量12千瓦×1。建成后投运,1977年水毁。
    沙家河水电站
    位于东拉河乡沙家河村无定河支流青龙石岔河上。1972年动工,1973年建成试机。试机发电后,变压器等电器设备没有配置,一直未使用。修建时,国家投资材料费0.8万元,其余由群众投工、投粮完成。该站水头高25米,流量0.18立方米/秒,装机容量18千瓦×1,建有长20、高5、顶宽1米的拦河坝1座,长1.2公里的引水渠1条。1977年被洪水冲毁。

 

第三章 水土保持

    古代,包括清涧在内的陕北高原属森林草原区,夏以前,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上》)。秦汉之际,虽军屯民垦,仍河水清澈,大地葱茏。隋唐后农垦过度,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宋元明清兵燹频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旧中国时,每当山洪暴发,狂涛裂岸,浊浪腾空,地骤成疮孔,人或为鱼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水土治理十分重视,山河面貌经历着历史性变化。

第一节 水土流失

    清涧属黄河中游地区13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和陕西4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全县有梁峁29569个,沟道22176条,沟壑密度3.344.42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在100250米之间。地表覆盖层为风成黄土,厚度在50100米之间。水土流失面积1827.81平方公里(274.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8.75%。侵蚀模数变幅在18120万~25000万吨/平方公里之间,年均18530/平方公里,年输沙量3686.7万吨。黄河沿岸石盘、二郎山等5个乡(镇)为极强度侵蚀区,侵蚀模数2.5万吨/平方公里;其余13个乡(镇)属强度侵蚀区,侵蚀模数1.84万吨/平方公里。据黄委会绥德水保站水土流失资料测算,清涧梁峁丘陵年均流失表土12.4毫米,1亩农耕地流失泥沙10万吨、氮磷钾160千克,全县年流失泥沙666.85万吨,氮磷钾1066.96万千克。

 

    水土流失使境内耕地减少,土层变薄,土壤退化,肥力降低;洪水泛滥,淹没、冲毁农田、住宅、道路及电力通讯设施,危害人民生命财产。1977856日和1978728日两次洪灾,损失尤为惨重。
    本县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次之,风力侵蚀甚微。水蚀以面蚀、沟蚀为主,潜蚀、冲蚀为次;重力侵蚀有滑坡、崩塌、泻溜、陷穴等。明隆庆三年(1569),黄土坬村大山崩裂成湫。建国后,由于土壤侵蚀诸因发生的山体坍塌,屡见不鲜。
    水土流失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本境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722.9米,地面、河流比降较大,82.91%以上的土地为16°以上的坡地;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地表支离破碎。土壤多风成黄土,颗粒较粗,粘结性差,成岩度弱,渗透性大,在水中易于分解,导致了沟坡的重力侵蚀。降雨集中,且多为暴雨,强度大,直接产生面蚀,并加剧了径流,产生沟蚀和重力侵蚀。年际温差变化大,冻融交替频繁,易产生土体崩解,岩石分化,加剧了水蚀。植被稀少、分散,不能拦截减缓地表径流及固结土体。人为因素有:土地利用不合理,农耕地多,林草地少,加剧了水土流失;开荒和采樵过度,全县35°以上的坡地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植被严重破坏,地面裸露,童山濯濯。

第二节 水土治理

    建国前,境内农民结合耕种拍畔垒埂,设小埝窝,开挖水沟,引洪漫地,掏钵埯种,撂荒植草,对改善生态、保持水土,起过一定作用。但诸项举措多自发分散,而过度地溜崖垦荒,又破坏了植被。
    50年代,特别是农业合作化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田基建和水土保持,被列入各级党政的议事日程,那时的口号是:荒山荒坡梢林山,社社都有花果园;川滩平地修水地,山地缓坡变梯田;大坝拦泥又浇地,拐沟打坝聚湫滩。”60年代,生产大队陆续建立了以青壮年妇女为骨干的农田基建专业队。19631964年,兴修小块水地运动热火朝天,涌现出崔家沟等一批佼佼者。19731975年,在集中劳力兴修梯田、劈山填沟、箍洞造田、建人工小平原和筑拦洪大坝的同时,大抓土地平整、深翻改土,努力实现灌区园田化。1976年全县组建社办农田基建专业队20个、生产大队专业队595个,坚持战斗,常年不散。在此段治理中,声势大,成绩大,盲目性也大(尤其在干沟打坝、箍洞造田等方面),忽视治坡,忽视生物措施,许多沟道工程连锁水毁,一坝打一坝,坝坝都垮19771978两年的教训最为沉痛;少数淤就的干沟大坝,防洪问题未解决,盐碱化严重,只好植树,效益欠佳。鉴此,80年代以来,重视流域综合治理,注意摸索和总结经验。
    19491990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27万亩(1055.1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57.73%。其中水浇地1.22万亩,占流失面积0.44%、治理面积0.77%;坝地5.25万亩,分别占1.91%和3.32%;梯田28.07万亩,占10.24%和17.74%;水保林104.18万亩,占38%和65.82%;封山封林7.65万亩,占2.79%和4.83%;种草11.9万亩,占4.34%和7.52%。
    工程措施
    水地建设 明万历初年(15731580),知县霍文玉督民在城南及城西修建水浇地数十亩。斯为文字记载的本县最早水地修建活动,距今约400余年。建国前,全县仅有水地600亩。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修建水地,成绩显著。1977年全县有水浇地5.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8%,达历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管理不善诸因,大部分水地旱种。1989年,全县水地面积下降至1.18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0.42%,占水土流失面积0.43%;可拦蓄径流16.87万立方米,占径流总量0.2%,占拦蓄径流量0.34%;拦蓄泥沙10.01万吨,占泥沙总量0.3%,占拦蓄泥沙量0.54%。1990年,全县有设施水地面积1.5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2万亩。
    坝地建设 清嘉庆(亦说光绪)年间,辛关村(今属高杰村乡)村民筑坝淤地。建国后,今下二十里铺老柳卜村和石盘乡铁里沟村分别于19541955年各筑土坝1座。1955年,国家开始倡导群众打坝淤地。1956年县政府在全县调集一批民工,在今折家坪镇马家岔村修建了一座淤地150亩的大坝;当年全县坝地发展为900亩。1965年,有坝地6000亩。1969年,筑坝方式由夯打发展为水坠。1975年,坝地达到2.41万亩。1979年,发展为3.21万亩。1989年,全县共有坝高5米以上、库容大于0.5万立方米、面积大于3亩的淤地坝1699座,其中大中型285座,小型1414座,坝地面积5.11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1.86%;拦蓄径流总量3423.7万立方米,占径流总量44.75%、拦蓄径流量的69.42%;拦蓄泥沙866.15万吨,分别占泥沙总量和拦蓄泥沙量的27.4%、47.16%。1990年,全县有土坝1659座,可淤地5.25万亩,已淤4.17万亩。
    梯田建设 据专家考证,远在周代,今陕西境内就创造了梯田。《诗经·大雅·公刘》歌云: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骖鸾录》首用梯田一称: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1942年陕西省政府下达《防止土壤冲刷及改造窄梯田暂行办法》。清涧沟道建国前所修梯田或水浇地,今依稀可见。1951年本县修建坡式梯田36亩,1956年增为800亩。1957年后,全县普修坡式梯田。1964年,始修等高线梯田(水平梯田)。1965年有梯田3.87万亩,1975年达16.48万亩,1979年发展为18.36万亩。截至1989年,全县共有梯田26.87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9.8%;可拦蓄径流384.24万立方米,占径流总量5%、拦蓄径流量的7.8%;可拦蓄泥沙227.86万吨,占泥沙总量7.2%、拦蓄泥沙量的12.4%。1990年,梯田为1957年的350.88倍,比1989年增加1.2万亩。
    70年代,清涧农民在兴修梯田中干劲冲天,成绩卓著,声名远播。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在其专著(与人合作)《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的前言中,对九里山一带的梯田建设,进行了生动回忆和高度赞扬。师家川大队改天换地,人所瞩目,新华社记者拍摄其梯田照片,刊于《人民画报》和《中国社会发展史》。
    生物措施
    建国前,境内群众自发在沟坡、地边、路旁、墓地和房前屋后栽植树木,多为零星小块,面积不大,仅黄河、无定河岸约有成片枣林2万余亩;且种草很少,水土流失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林草在水保中的作用,认识逐步深化,植树种草受到重视。1956年全县计有林地6.8万亩,人工草地2.05万亩。至1989年,有水土保持林100.53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36.67%,可拦蓄径流1045.5立方米,占径流总量13.7%、拦蓄径流量的21.22%;水土保持草12.04万亩,占流失面积4.39%,可拦蓄径流57.19万立方米,占径流总量0.7%、拦蓄径流量的1.16%;林草可拦蓄泥沙66.22万吨,占泥沙总量2.1%、拦蓄泥沙量的3.6%。1990年,全县拥有水保林104.18万亩,封山林7.65万亩,水保草11.9万亩。
    流域综合治理
    清涧小流域综合治理,分别在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和清涧河两个流域内进行,主要治理方法是:缓坡修梯田,河沟筑库坝,陡坡立坬搞绿化。无定河流域包括老舍窠等11个小流域,土地面积289平方公里,地面坡度大于25°者占60%。1982年,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将该流域定为全国八大重点治理区之一。规划前治理程度18.88%,1989年治理程度达60%以上。前张家河项目被取消,老舍窠大面积治理基本结束,其余9处仍在进行。清涧河两处小流域治理已告一段落。
    老舍窠流域治理 流域位于县东无定河下游,总面积90.13平方公里,32个行政村,1689户,6604人。19831989年,国家投资121万元,群众自筹12.1万元,投工101.6万个。7年内,完成治理面积4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原16.7%提高到69.95%。基本农田由1.1万亩发展到1.8万亩,荒山林地由1万亩增至6.5万亩,种草1.2万亩。兴建、加固淤地坝111座,谷坊287座。农、林、牧用地比例1983年为1∶0.31∶0.11989年为1∶1.69∶0.43,基本达到优化组合要求。7年拦泥842.04万吨,效益达78.5%;蓄水1517.15万立方米,效益64.13%。总产沙量由1982158.2万吨下降到1989年的25.92万吨。总产值由1982120.23万元,增至1989年的321.75万元,人均产值由503元增为908元。
    该流域超前3年完成治理任务,为全省48条流域提前交账的第一家。治理速度和质量,在黄土高原同类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受到有关专家和教授好评。1987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小流域。中央和省电视台,《陕西日报》和省广播电台,曾作过多次报导。甘、青、晋、闽同行,先后莅临参观。
    红旗沟流域治理 本流域清涧管辖面积62.45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72.24%。1971年被列入省、地、县治理重点。19801988年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9年累计投资94.67万元,其中国家76.13万元,地方14万元,群众4.54万元。共新增治理面积12.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4.52%,累计治理程度达36.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2.2%,其中清涧部分为51.62%。新增基本农田4242.9亩。累计15498亩,人均2.07亩。新增造林面积35146.3亩,种草2159.3亩,合计占流域宜林宜草面积70.73%,占县辖双宜面积89.6%。减沙效益86.72%,拦洪能力达标。人均产粮由1977年的363.5千克提高到592千克,人均净收入由71元上升为587元,增长7.27倍。19899月,经水利部黄委会黄河中游治理局和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验收合格,立碑以志。
    张家流域治理 流域位于县东南部,清涧河二级支流,流域面积26.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4.32平方公里。19821986年列入省水土保持局重点流域治理,国家投资4万元,群众自筹0.16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4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26.05%;其中基本农田942亩,造林8425亩,种草136亩。完成水保工程13项。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3.4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55.22%。年治理进度5.21%。粮食总产由治理前90.3万千克提高到99.8万千克,人均377千克。农业总产值由24万元增至83.4万元,人均收入由100元提高为264元。拦泥减沙量由14.58%提高至26.93%,共减少泥沙50万吨。减少径流量28万立方米,减少率由13.38%提高到23.58%。19876月,经省、地、县技术人员验收合格。 

 

 

 

第四章 水保机构

    行政机构
    清涧建国初无水利水保专门机构,工作由县政府建设科分管。19562月,县政府设农林水牧局。196411月,水利水保局分设,1968年撤销,业务划归县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分管。19711月,县革委会设水保局。19737月水保局改称水电局。19792月,水利水保局和电力局分设,编制6人。下设水利工作队等单位。1990年,全局16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2人;工程师、会计师和会计员各1人。
    1978年成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于水利水保局。
    事业单位
    水利工作队·水土保持工作站 1951年本县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由省水利厅绥德水利工作队负责,1952年由新设的绥榆水利工程队承担,1953年由分设的绥德水利队负责。1957年成立水利组,属绥德水利队管辖。1958年,成立县水利水保队。1968年水利队由县农业学大寨服务站水利组取代,1971年复设。19815月,水利队改为水电工作队,同时成立县水土保持工作站,两个机构,一套人马。19873月,队、站分设,水电队复名水利工作队。1990年水利队有职工38人,队长、副队长各1人;工程师8人,助工5人,技术员3人。水保站44人,站长、副站长各1人;工程师6人,助工7人,技术员和会计员5人。
    水土保持专业队 1964年,在老舍窠乡龙头山村设立科级事业单位县水土保持专业队,1970年撤销。
    东风灌区工程建设指挥部 科级事业单位,1969年成立。19771978年,全县机电抽水工程及高低压线路受到严重水毁和人为破坏,1979年指挥部撤销,人员和财产分别并入水利队和水保局。

 

编辑:邓世荣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