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给力 泥巴上捏出大产业

2020-08-27 08:00:00 来源:华宁新闻网 作者:玉溪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0
  供电员工了解生产用电需求,向负责人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近日,玉溪华宁供电局宁州供电所员工孙雪涛和同事来到华宁宁州沁心陶艺工坊,对供电线路进行夏季安全用电检查。正在忙碌制陶的华宁宁州沁心陶艺工坊总经理戴云明,连忙走上前握住他们的手说:“制陶的很多道工序都离不开电,一旦停电一炉子陶可就遭殃了,多亏你们,才让我们制陶用电有了保障。”

电力“及时雨” 护佑黑陶产品走向四方

戴云明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系,他经营的陶艺工坊主要生产黑陶和釉陶。从小时候起,他就在父亲的陶窑里玩泥巴,在长期制陶氛围的熏陶下,戴云明毕业后就到陶器厂边做学徒边打工。

“这个工坊也算是陶艺制品老字号了,以前是小作坊,2011年扩大了规模,这离不开供电局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戴云明说。2011年,戴云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陶艺工坊,经过3年发展,如今他的陶艺工坊年产量达10万多件,营业额已超过300万元。“建厂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用电问题,我到宁州供电所申请后,他们第二天就来现场勘查。由于建厂位置偏,附近电源点少,无论在哪安装都需要协调,可把我愁坏了,宁州供电所的师傅们主动为我们用电当起了‘协调员’,在多方协调下,如期接通了三相电源,保证了整个厂区的用电。”戴云明说。

陶艺工坊建好后,戴云明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4年初,他带着黑陶去新加坡参加陶艺界“春到河畔”活动,很多外国人都没有见过黑陶,戴云明的黑陶很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今年,他打算再新增一条生产线,年产量将达到70万件。

黑陶的制作材料是百万年来地表运动形成的云南高原湖泊淤泥,为云南高原地区特有的陶土。戴云明制作的黑陶均为手工拉坯,在烧制前再由雕刻师手工雕刻图案。戴云明介绍,黑陶从泥巴到成品大概要经过拉坯、修坯、打磨、雕刻、烧制等14道工序,黑陶的烧制采用渗碳工艺,烧制时间为12天到15天,烧制出来的陶黑如乌漆。“有了充足的电力支持,我做出来的黑陶更加精美绝伦了。”戴云明说。

贴心“电小二” 陶产业发展有保障

在陶瓷生产中,必须要求持续供电,一旦遭遇意外停电,将造成直接损失。在用电方面,玉溪华宁供电局通过开展专项用电检查,夏季高峰期用电检查等措施,发现缺陷及时整改处理。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加强对陶瓷厂的巡视维护,并加强与用电客户的信息沟通,及时发布供用电信息。线路方面,玉溪华宁供电局每月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全力确保陶瓷厂每时每刻安全用电。

“供电所工作人员经常和我们沟通,也经常到厂里检查线路,确保供电稳定。临时停电、计划停电他们也会提前通知我们,并尽可能和我们协调,全力保障了我们制陶用电。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去年雨季的那段时间,凌晨打雷碰上停电,刚好那晚生产的量很大,停电后我马上打电话到宁州供电所,大概半个小时就恢复了供电,生产没有受到影响。”宁州沁心陶艺工坊厂长杨增泰说。

在经过农网改造升级后,现在宁州沁心陶艺工坊的电量更加充足。戴云明告诉笔者,他增加了180万元投资,扩建了1条集旅游工艺品、茶叶、酒瓶包装为一体的生产线,并吸纳了华宁县的残疾人进行就业,培养他们成为陶艺师,如今已经有近40人成功“毕业”并就业。接下来,戴云明还将继续挖掘和继承华宁传统产业的特色和文化底蕴,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打响华宁陶的品牌,为华宁县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保电“带货直播” 华宁陶开创“线上”新销路

今年6月17日,在华宁县舒氏陶艺展厅内进行以“陶冶千秋·京心传承”为主题的华宁陶文化网络直播带货,戴云明的黑陶也参加了线上销售活动。为了保障活动顺利举办,玉溪华宁供电局专门对活动现场的用电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当天,供电局还组织工作人员对10千伏东山线舒氏陶艺台区进行保供电工作,通过接入发电车,检查发电设备,在保证正常发电的同时,还为用户用电线路及用电设施进行专项检查。直播期间安排人员进行实时巡视,全面细致掌握保供电线路情况,保证了这场网络直播带货的顺利开展,全力为华宁陶“走出去”当好电力“先行官”。

“今天的直播活动非常热闹,也非常成功,感谢供电局员工们的全程护航,辛苦了!”县文旅局负责人说。3个小时的直播,包括沁心陶艺工坊在内的6家华宁陶企业的101件产品均以直播专享价成功销售。直播过程中穿插了陶器品鉴、陶制作工艺、陶器和茶文化讲解等内容,不停送出抽奖福利,100个华宁陶杯送给幸运网友,直播间累计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70万,点赞数逾210万,华宁陶品牌的关注客户数提高了10倍,华宁陶产品的成交客户数提高了近4倍。

现今,华宁陶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全方位延伸陶瓷文化触角,向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朝着“云南华宁国际陶都”的目标迈进。未来,玉溪华宁供电局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推进电网建设,切实保障电力供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贺璇 范楠 周江 戴亦岢 文/图)

编辑:吴海容  终审:陈志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