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心醉罗侯山

2016-10-09 08:29:00 来源:长泰新闻网 作者:方松江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作者  张森文

岳阳楼因范仲淹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而名垂千古;滕王阁因王勃描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奇丽景色而家喻户晓。罗侯山,同样也正因为朱熹的多次光临,倾心赞叹和“抗心尘境外”的超游物外的忘我吟诵,而众人景仰。历朝历代,硕儒名宦,文人雅士,纷至沓来。罗侯山,留下了许许多多历史的印痕和美丽的传说。

  罗侯山又名县后山,位于闽南漳州市长泰县城武安镇。长泰县素称闽南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而罗侯山却是长泰县的核心区。

  长泰县于公元955年建县,与龙溪、漳浦一道,是漳州三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县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建县时起,罗侯山便是县治所在地。罗侯山不高,海拔不足百米,但不管是世纪的更替,还是朝代的嬗变,罗侯山上的风云变幻,风吹草动,始终撩拨牵系着全县人们的神经,有时成了影响整个闽南地区,甚至成了全中国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罗侯山,凝结了历史的沧桑和人间自然的炎凉,以永恒不变的静默,铭记了一幕幕感人的历史画面和深远的历史足音。罗侯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随便翻开,便可圈可点,细细品读,足以让人“三月不知肉味”。“罗峰名胜”,这是一座多么令人神往的山峰啊!

  “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被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盛赞的理学宗师朱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他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漳,那年,朱文公已经六十高龄了!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迫切心情,不断奔波于闽南漳州的穷山恶水之间。虽然知漳仅有一年,却多次来到重峦叠嶂的长泰县视事讲学,在罗侯山上的“县治儒学”,传经授课,积极传播理学思想。朱熹的门下弟子陈淳(字安卿,号北溪,龙溪人,著名的理学大家,“朱门高徒”)、方壬(字若水,莆田人),皆担任过长泰县主簿,陈淳、方壬、黄榦(著名的理学大家,闽县人,朱熹女婿)都到过长泰执教任事。朱熹将弟子方壬的“讲说课义、差补等十事,传示诸邑。”亦就是今天所说的作为全国教育学生的通用教材。“出大学章句,令壬刊示学者。”将方壬的学术论文,作为当时全国学者的典范,进行展示宣传。那时的罗侯山,集结了全中国最优秀的儒家理学大师,一时风流荟萃,金声玉振。罗侯山上的书声响彻云霄,传遍天下。

  朱熹在此留下了两首赞美罗侯山的不朽诗篇。据《长泰县志》记载:罗侯山“顶圆而秀”“宋朱文公守郡,行县,盖有‘仰止亭’。”当“仰止亭” 竣工之时,朱熹携众弟子和士民,登上“仰止亭”,朱熹欣喜万分,诗兴大发,当即写下《登面山亭》诗文,“是日氛雾四塞,独见双髻峰。新亭夙所闻,登眺遂兹日。极目但苍茫,前瞻如有失。烟鬟稍呈露,众岭方含郁。长啸天风来,云散空宇碧。”远望“长泰八景”之一的“双髻晴云”,出没于云雾之中;风来雾散,碧宇澄空,一派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

  朱熹经常在公务和教学之暇,登临“仰止亭”,环望俯瞰长泰山水的美丽风光。秋高气爽,万里寥廓,朱熹又上“仰止亭”,仰观环望长泰山川旷野,乘兴挥毫《寄题金元鼎同年.长泰面山亭》:抗心尘境外,结宇临秋山。乘高一骋望,表里穷遐观。众崿互攒列,连冈莽萦环。阳崖烟景舒,阴壑悲风寒。碧草晚未凋,林薄已复丹。仙人吴门子,岁晚当来还。”他在这里,寄诗同年进士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金元鼎,描述了在罗侯山上“骋望”“遐观”长泰大地秋天的山林景色。但见万山围困,山峰攒列;天朗气清,历历在目;高峰峡谷,阴阳分明;草木青黄杂糅,斑斓绚丽。品读朱文公描绘长泰大地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犹如是在观赏北宋范宽《临流独坐图》的美妙意境!

  罗侯山太美了!长泰的秋天太美了!端坐在万山核心的罗侯山巅,四望长泰千岩万壑的云烟浮动,色彩变幻,竟然让行遍大江南北,耿耿于积极入世,大济天下苍生的朱文公,都忍受不住眼前景色的诱惑,违抗了自己的本心,沉湎、陶醉、痴迷于罗峰胜景,不觉升腾起超脱尘俗,飘然欲仙的淡泊心境。萌发了不受约束,自由脱俗的抗心尘境外”出世情怀。能让定力超群的圣人朱文公,触景而萌生隐者仙踪的情思,天下有哪座名山能与罗侯山相比呢?

  朱熹是理学宗师,同时也是堪舆大师,精通易理,注释《周易》,其《太极图解》囊括穷尽了天地奥秘。传说朱文公对罗侯山特别青睐,曾经详细指点评说罗侯胜境,至今还流传于有关史书的记载和民间的世代传说。

  梁冈山是长泰县的“邑山之主”,属于戴云山余脉,“兀起西北,绵亘起伏五十余里,环会于中,委为县治。”罗侯山“顶圆而秀”,是座金山。“遇风则散,界水则止。”罗侯山危临龙津江,界水而止,收聚了梁冈山千里来龙的混沌磅礴之气。西去东返,蜿蜒回龙,又以梁冈山秀耸奇峭的主峰为屏障背靠。

  站在罗侯山上,向东远望,高山如簇。东北有漳厦滨海最高峰的“第一名山”吴田山,东南有“临漳第一胜处”天柱山,两座大山似两位巨人南北左右守护着罗侯山东方的门户,吴田山挡住了北方寒流的侵袭,天柱山迎来东方朝霞的灿烂。特别奇异的是吴田山的石狮岩和天柱山的狮喉洞,犹如两只左右蹲守东大门的栩栩如生的巨狮,一只昂首向天,一只踞地怒吼,增加了守卫的气势力量。罗侯山东面陡峭的山坡下,龙津江由东蜿蜒,奔湧而来,拍打崖岸,然后又向西猛拐,东水西流,构成了碧波萦回的回龙水格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东坡语)龙津江萦绕环抱整个县城,仿佛玉带缠腰。龙津江如盘龙弯弯曲曲,游走于长泰及龙溪大地,如太极两仪轮转,真气弥漫回环。

  向南纵目,尽收眼底。近有竟秀山(登科山)斜坡为内案,远有鼎山(高桌山)为外案。“面前有案值千金,远喜齐眉近应心。案若不来为旷荡,中房破败祸相侵。”最美的是鼎山,形如几案,仿如横放在天地之间的一张书案,几案威严,号令四方。世间还有哪座山峰有此形状?同时鼎山又是长泰的南大门,把住挡住龙津江的出水口,锁住真气,保护县城的平安。而石岗山形如罗盘八卦,发脉于天柱山,八卦转动,如翰墨汩汩涌出的生花妙笔。石岗山又可看作草棚山,与罗侯山的卧牛穴形互为呼应,可以镇财旺财出人才。还有董凤山、天成山等群山丘壑,“叠峦列巘,连垣排戟”,远近山峰,层层叠叠,关山紧锁,环环包围。

  一水环绕,八方迢递,千山呼应罗侯峰。罗侯峰吸纳万物,融汇了四周山川灵气的荡漾回旋,成为了长泰浑圆大地灵气的交汇点。天地一屋宇,山河相表里,顾盼皆有情,和谐主仆明。有座有靠,有案有笔,护卫簇拥,朝拱叠至,长泰县方圆只有百里,却是闽南宝地啊!朱文公左右指点,拨云见日,阐发议论,连连发出肺腑的赞叹!

  紫阳过化,千年一叹!长泰人民更加尊师重教,推崇诗书礼乐,德行道艺。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罗侯山东麓建起了学宫和大成殿(文庙)。长泰人民为感恩朱文公的功德,明代洪武三十三年,在罗侯山前百米之遥的罗侯案山,建立“朱文公祠”,奉祀朱文公及其弟子。罗侯山,因“紫阳过化”成为了名山宝地。正因为朱文公及其弟子的不懈努力,人口仅有万余人,原本蛮荒落后的小小长泰县,也逐渐开化,去俗知礼,从此科甲蝉联。罗侯山,士民如流,接踵而至,绵绵不绝地接纳世人的登临膜拜,曾托起过状元、进士、举人、五贡等有科甲功名的人数就达上千人。“彬彬济济,蔚为国华。”罗侯山是众人心中的圣地,是他们闪亮登场的舞台!尤其在明清两代,罗侯山上闪现出南京五经解元黄文史、“一代宗师”唐泰、状元林震、“柱史文宗”“词林宗工”戴燝、“一日天子”戴时宗、两广总督戴燿、监察御史卢经、广西布政使杨莹钟、顺天学政张鸣骏等等众多才俊华贵的身影。特别是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住在罗侯山下的长泰县人林震状元及第,划破了漳州千年的沉寂,震动天下,让罗侯山的“紫阳之光”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史载林震家门前的那口“状元井”,竟然“震登第时,家中井鸣三日”,罗侯山,真奇异哉!

  “回首当年系马椿,此地曾经起卧龙。”年轻的蒋介石在罗侯山上立下“统一中华,平定全亚”的誓言,抒发了问鼎天下的勃勃雄心。或许是受到罗侯山灵气光芒的招引,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先生也与罗侯山结下了一段奇缘。 1918年10月,时年31岁的蒋介石担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不期而至,千里而来,率军一千多人进驻长泰,司令部就驻在山上的“文明书院”。升旗的第一天,第一次当任领军司令的蒋介石,按照古代出师旧例,举行祭旗仪式和诵读祭文:“伏愿而今而后,战必胜,攻必克,统一中华,平定全亚,威震寰瀛,光耀两极,完成革命伟大之盛业,皆自神灵所赐也。”这篇祭文,志向高远,磅礴有声,气干云霄,可以说是蒋介石问鼎天下的心声表白。在罗侯山近两年的驻军,蒋介石进漳州,上福州,皆铩羽而归,但这段经历也砥砺其意志见识,罗侯山成了蒋介石卧薪尝胆,日后登上军事顶峰的“奠基石”,罗侯山,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卧龙山”。

  同时,罗侯山也可谓是蒋介石先生的“救命山”。当时蒋介石率领的粤军与当地的另一支驻军浙军矛盾激烈,后来司令部被浙军攻陷。生死之间,蒋介石幸得山中机智善良的谢娘搭救,藏在大水缸里,才侥幸躲过一劫。1926年,已成为国民党最高统治者的蒋介石,不忘谢娘搭救之恩,还专门派两位军官来寻找谢娘。后来,时任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视察长泰时,还亲往“文明书院”瞻仰,郑重书写“武德是扬”,悬挂在“文明书院”正中。悠悠岁月,云卷云舒,蒋介石先生后来的发迹,或许因为“皆自”罗侯山“神灵所赐也”,而让罗侯山更加沾染了一层神秘的氛围。

  紫阳当空,巍巍罗峰。解放后的罗侯山成为了长泰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成为了长泰县“为人民服务”的首善之区。古榕吐绿,凤凰花开,中央和省市的许多领导都相继光临过罗侯山,给罗侯山的历史和神奇传说不断增添新的时代色彩。

  “高山在望,景行维勤;虽未克至,心向往之。”朱文公儒家理学知识和思想的电石火光,在罗侯山撞击出绚丽的光芒。紫阳的光辉穿越了地域时空的阻隔,依然是照耀着华夏民族内心温暖的一道炽热强光,令人仰止。而让朱文公喜爱心醉的罗侯山,今天更已成为众人向往的闽南地理和历史文化名山,每天都在续写新的历史和传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