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东山县历史沿革

2019-11-10 21:31:2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名称由来

  东山,明初始称铜山。《诏安县志》载:“铜山所城,原为民间牧薮,土名‘东山”’。《铜山所志》载:“铜山者,明防倭之水寨也,环海为区,屹立于五都之东,始称‘东山”’。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备海防倭,在东山筑城垣,建水寨,置守御千户所。因地连五都之铜钵,故易名铜山。于是,城、寨、所皆用“铜山”冠之。从此,“铜山”这一地名沿用五百多年。“铜山”建县时,因江苏省已有铜山县,故复用古名,称东山县。

  历史沿革

  一万年前,东山岛已有先民活动。

  秦朝,秦王嬴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建南海郡,东山入其版图。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海郡置揭阳县,东山属揭阳县。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建义安郡绥安县,东山属之。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绥安县并入泉州(治今福州)龙溪县,东山随属之。

  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建漳州怀恩县,东山改属之。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撤怀恩县,并入漳浦县,东山归属漳浦。

  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山置铜山守御千户所。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诏安县时,划东山之五都归之。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铜山守御千户所辖境也归诏安县,东山结束两属历史。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5月1日,以东山岛及其周边诸小岛(以上由诏安县析出)和古雷半岛(由漳浦县析出)组建东山县,县治设于第一区(原铜山所城、今铜陵镇)。

  1950年5月12日,东山县解放。

  1950年5月,全县划为3个区。7月,古雷从第一区分出建第四区。

  1952年9月,划诏安县大嵼岛入东山县。 [6]

  1955年11月,古雷半岛划属漳浦县。

  1956年3月,县治驻地迁西埔。 [7]

  1956年3月,县人民委员会迁驻西埔。全县划为1镇2区。

  1957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个镇(镇以下设街道)、9个大乡(大乡以下设小乡)。

  1958年9月,成立东山县人民公社。随后撤销大乡(镇)、小乡建制,全县划为城关、西埔、康美、杏陈、陈城5个人民公社;县人民公社改称县人民公社联合社。

  1958年12月,5个人民公社调整为9个生产团。

  1959年3月,撤销东山县人民公社联合社及生产团建制,恢复城关、西埔、康美、杏陈、陈城5个人民公社。

  1961年4月,析西埔、康美两个公社的部分生产大队增置樟塘、前楼2个公社。至此,全县共有7个人民公社。

  1975年7月,撤销城关公社,改置城关镇和铜山公社。

  1980年4月,铜山公社并入城关镇,全县共辖1个镇、6个公社。

  1984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实行乡(镇)、村建制。全县划为西埔、城关2个镇及康美、樟塘、杏陈、前楼、陈城5个乡。

  1985年10月,城关镇改为铜陵镇。

  1988年1月,县域有东山岛(与大岛已连接)及其周边44个小岛。

  1989年12月,杏陈、陈城2乡改为镇。

  1994年9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复,撤销铜陵镇建制,将其辖区并入西埔镇。同时,从康美镇划出铜钵村,樟塘镇划出湖尾村和南埔村辖区,一并并入西埔镇。

  2009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漳州市东山县将原并入西埔镇的铜陵镇划出,恢复铜陵镇建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