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市芦淞区历史沿革

2019-11-12 14:58:4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春秋战国时期,株洲属楚之黔中郡。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巫中地区为黔中郡,株洲属之。

  公元前202年,建长沙国,株洲是长沙国领地。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县,孙权割湖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乃株洲建县之始。建宁县城商业发达,后一度毁于战火。

  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隋灭陈,废建宁。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建宁县,属南云州;六年后即唐太宗元年,将建宁并入湘潭,清顺治七年,江西商人在株洲修建宁码头,

  商业又有发展。木材、茶叶、稻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纸等贸易居湘潭集镇商业之首。

  清末民(国)初,随着粤汉、株萍铁路的修筑与湘江联网形成水陆交通优势。株洲镇居民达3万余户,且大都居住于解放街、建宁街一带。

  民国14年,彭松林(中共地下党员)与友人合资在株洲新街(建宁街)开设米店。

  民国15年,发动成立株洲商民协会,并出任执行委员长,组建了粮食、南货、棉布、百货、缝纫、五金、园林、理发等16个同业公会。民国33年,日军进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毁。日本投降后,镇区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园。

  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复,房屋结构大部分是木架蔑织墙体,杉皮或小青瓦屋面。 [3]

  1997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40号):设立芦凇区,辖原南区的建设、建宁、董家塅和原北区的贺家土4个街道,原郊区的曲尺、建宁、五里墩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芦凇路。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调整株洲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芦淞区东南以原郊区与株洲县界线为界,西以湘江河为界,北以白石港为河(老河),京广铁路(西边线)及建宁乡与明照线界线为界。芦淞区辖4个街道、3个乡。【注:原南区建宁街道的文化路、东湖2个居委会划入荷塘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芦淞区常住总人口226162人,其中,贽家土街道31675人、建设街道41018人、建宁街道72420人、董家塅街道41208人、建宁乡23306人、五里墩乡6957人、曲尺乡9578人。

  2004年,芦淞区辖4个街道、3个乡。 贺家土街道辖来园、大园、漂家井、长塘湾、曹塘坝、文化园6个社区。 建设街道辖大塘冲、学堂冲、公园、桥头、何家坳、沿河、操坪、堤升街、车站路、码头、钟鼓岭11个社区。 建宁街道辖龙泉、荷叶冲、大冲口、鸟树下、杨柳冲、庆云山、结谷、南湖、王塔冲、枫溪港、塘头、徐家桥、沿江13个社区。 董家塅街道辖友好、幸福、劳动、南华、南沿、新泉、金盆岭、七斗新村、中心、新立、南苑、欣月12个社区。 建宁乡辖楠竹社区;黄田、龙泉、朱田铺、早禾坪、古大桥、龙兴桥、南华7个行政村。 五里墩乡辖五里墩、新庄、关口、百井、罗塘、道田6个行政村。 曲尺乡辖曲尺、湘江、燎原、坚固、谭家段、栗塘6个行政村。(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

  2005年1月24日,湖南省民政厅《关于芦凇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湘民行发[2005]7号):一、同意撤销建宁乡和曲尺乡,将2个乡(不含原建宁乡的朱田铺建制村)的行政区域并入建宁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建宁街道办事处辖17个社区、12个建制村,总面积35.6平方千米,总人口9.94万人,办事处驻徐家桥。二、同意将原建宁乡的朱田铺建制村划入五里墩乡。行政区划调整后,五里墩乡辖7个建制村,总面积25平方千米,总人口0.72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月28日,株洲市人民政府(株政办发[2005]3号)批复同意芦凇区行政区划调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