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燕:黄桃成熟时 犹待燕归来

2021-06-22 14:59:52 来源:红网 作者:陈加宁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若一粒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它该如何发轫?

  罗霄山,曾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不仅让种子在大山的悬崖边发芽、扎根,还把一颗小黄桃,做成了脱贫攻坚的大产业。黄诗燕担任县委书记的8年时间里,炎陵县经济总量增长2.3倍,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炎陵县,成为了湖南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他燃烧着爬上山巅,为炎陵黄桃带来了黄金时代,最后却独自让自己熄灭着走下山去,没入一片苍凉残照之间。黄诗燕同志因公殉职后,市委、省委相继追授他“株洲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黄诗燕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又是一年黄桃成熟时,青山依旧在,犹待燕归来。

  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2011年6月25日,炎陵县迎来第三十任县委书记黄诗燕。

  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派下来,别人说他是“镀金”,黄诗燕却不理会。骄阳似火,他戴上一顶草帽就下乡了。

  山路泥泞,60多公里山路,车走了3个多小时,到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是当时全株洲唯一的“无电村”。村干部诉苦:全村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在村里调研,黄诗燕看到不少老乡家里种了黄桃,但经济效益却不好。学农出身的黄诗燕发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土,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长出来的黄桃却很甜。

  在黄诗燕倡议下,炎陵县成立了黄桃产业办、黄桃协会。从2011年开始,县里组织的有关黄桃大大小小的活动,黄诗燕不知参加了多少场。黄桃大会,主动站台;江浙推销,主动带队。他提议将当地黄桃统一定名为“炎陵黄桃”,于2016年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炎陵黄桃,桃醉天下”,这条炎陵黄桃在央视播出的精准扶贫公益广告词,就是黄诗燕琢磨出来的。如今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8.9万亩,采果面积5.2万亩,总产量5.18万吨,年产值突破20亿元,惠及6万多群众,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稳定脱贫。县黄桃办主任动情地说,“黄书记和黄桃一样都有一颗晶亮的红心,引领老区人民走上脱贫路”。

  有人善意提醒,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代言,会不会引来非议?他坦然说:“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县委书记黄诗燕,炎陵百姓好喜欢,当官不摆官架子,不耻下问真青天。”这是95岁的老党员张朝秀写给黄诗燕的诗句。

  天坪村的张朝秀,是1960年入党的老党员,1979年从县检察院退休回到家乡,热心公益事业。家门口一段700多米长的公路,坑坑洼洼,30多年来,他就成了这段路的义务养护员,风雨无阻。

  黄诗燕得知他的先进事迹,到他家看望,拉着老人的手坐在长凳上聊天。随后,他组织在老人家里召开座谈会,邀请张朝秀给村里的党员上党课,号召大家向张朝秀学习。

  2016年11月,95岁的张朝秀去世。生前,老人拿出珍藏的一套《马克思传》,用牛皮纸亲手封好,再三嘱托儿子送给黄诗燕。书的扉页,夹着一张张朝秀的照片,粘贴着他在2014年写的一首诗《最美书记》,这名老党员打心眼里认定,黄诗燕,就是百姓心中“最美的扶贫书记”。

  “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对你就有多亲。”黄诗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问题必须解决!

  “手术完,爸爸忍着疼痛,边咳嗽边工作,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后半夜。他说忙完这阵就来学校看我,可是爸爸没有来。”黄诗燕的女儿黄心雨做了个梦,梦见还是学生的自己,在教室里念作文《我的爸爸》。醒来,泪水盈盈,明亮宽敞的教室,却在回忆里莫名熟悉。

  2017年教师节,黄诗燕前往霞阳镇中学看望教师,却在校门口停了下来,左右环顾,还沿围墙查看一圈。

  “校门离106国道这么近,汽车这么多,师生进出安全吗?”

  一周后,霞阳镇中学大门及围墙改造协调会召开。4个月后,新校门改变方向,避开了国道。校长潘社华感叹:“校门开了35年,大家习以为常了,没想到书记的眼睛那么厉害,考虑得那么周到。”

  2018年春,炎陵县城南小学三年级一班,课桌椅前顶黑板后靠墙,62名小学生塞了个满满当当。推开教室门,黄诗燕直奔学生课桌前,尝试坐下,不料,身子被前后的课桌牢牢卡住。他缓缓站起来:“大班额问题必须解决!”

  县里制定多项措施,最重要的一项是投资1.388亿元兴建一所芙蓉学校,新增36个教学班。

  每年拿出近百万资金表彰教育行业先进,在株洲全市率先实现全面消除大班额,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教育强县”。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投入9900万元,2019年全面消除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黄诗燕在任的9年,是炎陵县教育医疗发展变化最大的9年。

  在炎陵,农村小学老师不愿意调往城区,为啥?

  霞阳镇希望小学教师黄建花给出谜底:“教师待遇比公务员好,农村教师待遇比城里教师好,农村每个教师都分配了安置房。黄诗燕书记的话成了共识,‘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为过、怎么花心血都不为过。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

  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3年时间,黄书记一共来了我家19次。”鹿原镇上村村村民张连军说。

  张连军是九龙工业园县级集中安置区的第一批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黄诗燕建议下,他成为安置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妻子和女儿也实现了就业。

  经摸底发现,炎陵县2014年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连主管的住建局负责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能否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难题”“资金缺口大,易地搬迁建房标准是不是低一点……”黄诗燕态度坚决:“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难关终于闯过。全县1250户贫困户易地搬迁住进新房,2543户贫困户实现安居,6122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县长盘晓文记得,设计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时,农民出身的黄诗燕提出,要给群众留一块菜地,一个小杂屋。“为了让我们住得安心,给每家配了60平方米的菜地。”张连军说,“什么事都给老百姓考虑到,这样的县委书记,就是群众的亲人!”

  炎陵县船形乡水垅村134户村民的土夯墙、杉皮顶房子,已变成了盖着琉璃的新砖瓦房。在距水垅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内,村民魏振灵的住房更“洋气”:崭新的红砖房内,煤气灶、电饭煲俱全。“以前都是土灶黑锅,破房烂瓦,哪里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灵的老婆笑呵呵地说。屋后的菜地里她种上了白菜、豌豆,还在不远处的小杂屋里喂了几只鸡。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建筑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