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芦湖街道:“合”聚力量 大有“作”为

2020-09-02 00:00:00 来源:灯塔-高青_中共高青县委组织部 作者:灯塔党建在线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今年以来,芦湖街道瞄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这个目标,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目前,芦湖街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5家,占比71.42%,壮大了特色产业规模,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通过培训、引导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带头作用,增强他们积极性。由街道党建办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农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和指导协调工作。出台《芦湖街道扶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年内街道筹集奖补资金150万元,旨在撬动各村发展村集体增收项目,目前已有6个村策划出项目。同时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情况纳入村级目标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坚持自主运营,提高发展质量。产业依托上,村党支部立足各村实际,领办种植、养殖、土地股份等多种形式合作社。比如寨子村合作社依托寨子西红柿的品牌效应,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新安、稻香等4村依托高青大米主产区的区位优势成立大米种植合作社;夏楼村依托村中养殖产业成立养殖合作社。入股方式上,支部统筹领导,村集体以土地、资金或其他固定资产等入股,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务等入股。比如包福李村党支部依托福稻公司成立合作社,集体以资金和平整出的土地入股,村民以资金、劳务入股。经营模式上,发展订单式农业,结合各村实际,确定多种利润分配模式。比如芦湖村合作社依托湖北社区门口荒废的60亩土地种植高档苗木,与周边社区签订苗木订购协议,获得收益后,村集体分红51%,可稳定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坚持群众参与,拉动就业创业。强化辐射带动,引导群众和贫困户参与种植、施肥以及收割采摘等环节,分红时根据产值发放工资及提成,提高群众入社积极性。比如耇士孙和双于村党支部依托省供销社土地流转项目,领办土地股份和农业服务合作社,探索“土地托管”模式,由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激发“支部领、村民跟、同发展”的内生动力,让群众摆脱土地再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上下求索,朝夕不倦。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老百姓增收的新路子已经打开。下一步,芦湖街道还将进一步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依托高青大米、寨子西红柿、特色水产等产业,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延伸拓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效。(中共高青县委组织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