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洞:吸引无数考古 探险及好事者纷纷前来

2020-05-13 11:17:30 来源:淄川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李先进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太河镇有个以山命名的村叫黑山村,黑山因岩石呈黑色故名。自黑山村顺古道西行约两公里,路左侧有一山,曰翠屏山,因“山岭崇嶐而蜿蜒,形若屏风故名翠屏山。”顺山间小路至山坡下,顺石磴盘折而上,山半腰忽得一平台,广约一二亩,且山幽林秀,平台北侧山根处有一洞,“四匝苍崖翠壁,林立环拥,朝霭暮烟,变化万状,诚稀世一佳境也。”此处即普陀洞。

  普陀洞周围多柘树,故当地人又叫柘子洞。此洞深不可测,传说与隔山之南的梨峪口村北的青云山(也叫大寨顶)相通。清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有载:“普陀寺,县东四十里,黑山村西峪中。寺前古木荫翳,夭矫杈枒。寺内多老藤巨竹,山蘡皆数围。石壁间,有洞深不可测,俗名柘子洞。”据考,此处初名普陀洞,是知名山中洞府。邑增生魏复诚撰《西峪修普陀洞碑记》载:“至祥符间始著”,普陀洞始建于宋代祥符年问,祥符是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大中祥符”(公元1 0 0 8——1 0 1 6年)。因年久失修,一度破旧不堪,面目全非。

  至明代,有一道士名叫张常通,号鹤轩,也不知是什么地方人,据碑文记载是明崇祯时(1628-1644)千夫长。村人传说,他跟随李自成起义失败后,云游隐居来到邑东南山里黑山以西约四里处,见山半一洞,爱其洞所处环境幽僻而住下来,并收徒五人。亲手栽一柏树,以作记载。率五徒垦荒为田,自耕自给衣食。平日里天天诵经,于世不争,于人无求,节俭清淡,苦身修行。垦田渐广,而有节余则扩建殿宇,塑饰神像,修建普陀洞。且积德行善,接济过路的残疾和饥饿之人。年至七十六岁,坐化于普陀洞前。当年栽的柏树已长至几人环抱,奇怪得是,此柏树树干及树枝皆作旋风状,成为洞前一大奇观。此处洞宇奇特,远近闻名,香火旺盛,求神拜佛之人络绎不绝。碑文记载“前复作茅屋三楹,以栖静侣,庶几夜月蒲团,不歉寂寂矣。”至今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日还有庙会。

  西峪黑山普陀寺,饱经沧桑,历明、清及近代多次重修,洞尚存,洞口建观音殿三楹,殿西山墙处可至庙后洞内。东殿关圣帝君,西殿仅剩残垣。殿前尚有当年僧人所用的石磨、石碾。观音殿廊檐下及殿前地上有古碑5块,是清代顺治、咸丰、光绪和民国年间所立。其中顺治十七年岁次庚子(1 6 6 0年)的一块碑,额上有“普陀碑记”,碑文为“新建普陀洞记”。东殿东南约2 0米处,在平台东边缘上有一塔形石碑,共有七层,高不足三米。老百姓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就是那七级浮屠了。浮屠第一层为方形石座,第二层为八愣石柱,第三层为上大下小圆形莲花礅,第四层为四楞石碑,四面有碑文,第五层同第三层一样是莲花礅,第六层为八楞石柱,第七层为上小下大有波状沟的圆形塔帽,帽上有上小下大葫芦状塔尖。塔北约两米处有一香炉。第四层四楞石碑朝北的一面,上有: “皇清羽化恩师张公之塔”。其余字已风化无法辨认。朝西的一面大部分字已很模糊,从零星可辨的字推断是李均撰写的《张道人碑记》。在清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有载:“张道人,讳常通,号鹤轩,曾不道及家事,自吾所闻者,五徒而入深山。其人内圆而外方,布设城府而岸然自异。畚锸以供衣食.讽诵以消岁月。余则扩充殿宇,庄严圣像。且以给道路之废饥饿者焉。於事不争,於人无求,随分自足淡如也。行年七十有六,而卒于西峪普陀洞。端坐敛息含真物化。素与梅元道人友善,未死以前,即招以来使治后事。梅元不忍,设其生平,丐余数言勒石。而山主魏道源、魏华淑力促脱稿,谊不能辞,援笔志之。余因之有所感矣。自古无有形不敝之理,迨至冢塔丘墟狐虺窜伏,其有得此石於荒烟漫草之中者,应亦常思一叹也。康熙四十年( 17 01)九月初一日李均记。”

  浮屠第四层四楞石碑朝南的一面,有一道大的裂缝,并沾有粘合剂,像是被人砸破又被粘在一起。所以一部分字被破坏,大部分字可识,是当年魏万里撰的《张鹤轩赞》。清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有载:“於维我师,产自燕赵,挂褡山东。访山问水,卓栖翠屏。抱锄荷锸,餐食啜松。於世无求,於人不争。蓬莱伴侣,喜遂颜生。跌跏危坐,羽化而登。丹炉空设,黄庭禁声。侣乔友晋,逍遥上清。噫,师留于世者七十有六,而其遨游于五城十二楼者,不知其几千万冬。”

  至今普陀洞尚存,殿宇及石碑基本完好,吸引着无数考古、探险及好事者纷纷前来。现仍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