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强:脱贫让他变了样

2019-12-19 17:25:00 来源:凤冈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县政府办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又一个冬天,乡野间又传来一个脱贫致富的故事。

  满山遍野的鸡、鸭映入眼帘,嘎嘎嘎的鸭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简陋而建的养殖棚错落有致,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野外“卸货”的母鸭,徐正强夫妇正在辛勤劳作。此情些景,俨然一幅优美和谐的山水田园画。

  徐正强今年41岁,是凤冈县何坝镇船头村东流组村民,2014年识别为贫困户,建档立卡6人,于2017年底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这几年,徐正强压力很大,上有80岁老母要赡养,其兄智残,需要照料,下有2个子女读书上学,每年只能靠祖上分下来的一亩三分地维持家庭生活。一个才40出头的男子,就像年迈的老人。初见他时,他是一位不善言辞内敛的男子,也许是生活的磨难磨平了他的棱角,也许是命运的不公打压了他的思想,也许是对生活的失望毁灭了他致富的信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帮扶干部与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到他家了解情况,令他们感到棘手的是徐正强不但没有脱贫信心,更没有脱贫致富意识,一家人全靠夫妻两种地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这也是导致他家一直贫困的主要原因。了解其家庭状况后,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意识到,只有解决了思想的问题,激发他的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才能解决他根本的问题。通过帮扶干部和村、支两委与他交心谈心,帮助规划发展思路,为其讲解身边的致富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其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致富意识。列举产业发展清单,结合徐正强自身意愿,最终确定发展养殖业,并鼓励他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定能成功”。

  2016年下半年,徐正强在帮扶责任人的动员下买了300只鸡苗饲养,最终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00多元;看到那么多现金,徐正强眼睛湿了,他笑着说“从来没有挣到过么多钱”。2017年开始养了300多只鸡,200只鸭,增加收入2万多元。生活在一步一步向前,一步一步好转。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徐正强一方面向周边老兽医求学,另一方面向镇农业服务中心专家请教,慢慢学会养殖技术,最终成了该村“养殖大户”。

  徐正强想种植烤烟,前些年自己也种过。帮扶干部告诉他,烤烟目前已成为规范化产业,需要人力和物力,更需要技术,他自豪地说:“这些都不是问题,目前身边也有些积蓄,技术可以向别人学,不怕吃苦,因为穷怕了。”在村、支两委积极争取下,最终争取了30亩的烤烟指标。可订单有了,但烤烟房成了最大的困难,他再次找到了帮扶责任人,通过帮扶责任人和驻村第一书记张博到烟办协调,争取到了以前用过的四间简易旧烤房,并争取1万多元补助资金,在帮扶干部和村委会大力支持、帮助下,他信心更足,斗志昂扬。通过种植烤烟,养殖鸡、鸭,人均增收1万多元,走上了致富的路子。

  “是党和政府让我重新树立起生活与致富的信心,一步一步敲开了致富之门,走上了致富之路,接下来我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开拓致富道路,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徐正强坚定地说。如今,徐正强看上去也不那么“老成”了,整天高高兴兴的,精神面貌真的变了一个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