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地理环境

2019-12-09 23:24:2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位置境域

  渭滨区地处关中西端,秦岭耸峙于南,渭河穿越其中,陇海铁路、宝成铁路纵横贯穿其境,南接太白县、凤县,北与金台区相连,东、西与陈仓区毗邻。介于东径106°55′58″—107°16′28",北纬34°11′18″—34°23′17"之间,南北宽28千米,东西长31千米,总面积728平方千米。东距省会西安173千米。

  地质构造

  渭滨区地处祁吕弧形褶皱带,有两种不同的地质构成单元,北部为渭河断陷盆地,南部为秦岭地轴,构造形迹发育。境内地层分布属昆仑秦岭区的秦岭分区,主要为第四系、第三系和下古生界变质岩系。

  地形地貌

  渭滨区南部为秦岭山区,北部为渭河阶地,中部为低山残原坡地,南高北低。渭河在区境内与清水河交界处为最低点,海拔561米;秦岭主脊的主要山峰之一的玉皇山的北次峰为最高点,海拔2774米,相对高差为2213米。

  秦岭山脉由甘肃延伸入陕境,其主要特征是山脉东西走向,形似屋脊长梁,山脊起伏多变。北侧山梁南北走向。各山梁之间,有与山梁走向一致,属渭河一级支流11条。河流短促,流向大致平行,多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与渭河相会。山区河道窄狭,俗称“沟”。沟壑纵横,山陡沟深,唯渭河两岸较宽平,是区境地势特点。

  辖区地貌,按其形态及成因可分为三种类型:

  河谷阶地

  河漫滩:沿渭河两岸对称分布,分高、低漫滩。低漫滩高出河床0.5—1.5米。北岸高漫滩宽,南岸高漫滩窄,一般高出河床1.5—2.5米。由高低漫滩形成的河漫滩,西高东低,比降为2.2‰。

  一级阶地:沿渭河两岸宽谷地段,断续分布,阶面由西向东扩宽,宽度为0.3—2.2千米,地面呈缓坡微向河床倾斜(2°—3°),高出渭河常水位2—10米。清姜河阶地分布于河东岸,比降为8‰。

  二级阶地:分布在渭河两岸,高出渭河常水位10—25米,阶面窄狭,一般宽0.2—0.6千米。阶地前缘与一级阶地相连,后缘与残原分界。

  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渭河以南,海拔650—850米之间。秦岭北坡山前,因受长期的流水切割,原为阶地的地面,现成为丘状。沟谷密度大,且切入基岩。沟壑不断发展,坡面崩塌,滑坡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台原有黄家山、燃灯寺、李家槽、冯家原。

  土石山区

  主要分布在海拔850—2774米之间的秦岭深山及浅山坡地。层峦叠嶂,群峰起伏,基岩裸露,大部为天然森林。主要山峰有玉皇山、大王山、小大王山、乔麦山、天台山、鸡峰山、将台山、南峡岭、偏子岭、宋家山。

  气候特征

  渭滨区属大陆性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无霜期年平均213天,日照时数全年为1925.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9.1毫米,适宜于农业生产。由于秦岭山脉东西走向及高度的变化,区境内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川道地区年平均气温达到13℃左右;南部山区海拔230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5℃。海拔600米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92.3毫米;海拔22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000毫米。

  日照

  渭滨区平均日照时数为1925.2小时,多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07.16千卡/平方厘米,但各年差异较大。

  气温

  渭滨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2.9℃,7月份气温最高,为25.5℃,1月气温最低,为-0.8℃,年较差为26.3℃。极端最高气温为41.6℃,极端最低气温为-16.7℃。初霜日多出现在10月31日,终霜日在3月30日,年无霜期为213天。霜期长短,年际之间差异很大。

  降水

  渭滨区地处东亚季风区,自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形成干湿季节分明,时空分布不均。城区年平均降水量679.1毫米。春季降水150.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2%;夏季降水289.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3%;秋季降水219.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2%;冬季降水19.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川原地区偏少,年降水670—745毫米,山区偏多,年降水高达1000毫米以上,一般随海拔高度上升,降水呈递增趋势。

  水文概况

  渭河流经渭滨区,一级支流有11条,均源于秦岭北麓。

  渭河

  从宝鸡峡入区境,经马营镇的清水河汇合处出境,长约25千米。多年区境平均径流量25.6亿立方米,但在各年内分配不均,差异较大。

  太寅河

  流经解家滩、刘家山、赵家崖、苟家岭、太寅等村,注入宝鸡峡坝址东300米处。河长13.5千米,平均比降27.3‰。流域面积39.6平方千米,其中34.2平方千米在本区。平均年径流量为1265.4万立方米。

  塔稍河

  流经塔明、凉水泉、寺沟岭、王家山、塔稍、巨家村等6村,长11.2千米,平均比降33.4‰,流域面积为24.4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为927.2万立方米。

  清姜河

  流经观音山、二里关、杨家湾、太平庄、大湾铺、益门堡、任家湾、陈家村、姜城堡9个村庄,长43千米,平均比降31.8‰,流域面积为234.4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5704.8万立方米。含泥沙量为每立方米0.71公斤,故属清水区。

  瓦峪河

  流经夏牙壑、冯家原、甘何坡、马鞍山、峪泉等5村,长9.6千米,平均比降46.1‰,流域面积12.2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75.8万立方米。此河原直接注入渭河,1975年修建人民公园,使其改道汇入石坝河。

  石坝河

  流经陈家滩、孙家庄、范家庄、王家河、石坝河、相家庄等6村,长16.3千米,平均比降51.6‰,流域面积20.9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919.6万立方米。

  高家河

  流经高家河、窑院、刘家村、党家村,长10.5千米,平均比降51.8‰,流域面积11.7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56.3万立方米。

  巨家河

  流经陈家堡、李家槽、张家沟入渭河,长7.6千米,平均比降39.3‰,流域面积8.1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59.2万立方米。

  茵香河

  流经庙沟、柘沟、沙家湾、张家沟、石咀头、郭家崖等6村,长20.6千米,平均比降55.8‰,流域面积33.9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1491.6万立方米。

  西沙河

  流经燃灯寺、洙峪、下沟、东星、明星5村,长9.57千米,平均比降45.2‰,流域面积6.8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04万立方米。

  东沙河

  流经燃灯寺、沙河沟、朴东、旭光等4村,长10.11千米,平均比降48.1‰,流域面积6.1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83万立方米。

  清水河

  流经宝鸡县的八鱼及区境内的姚家岭、清晏堡、温泉、高崖、郭家村、永清、旭光等村,主流长28.44千米,平均比降35.2‰,全流域面积162.5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8775万立方米。

  金陵河

  源于陇县的八渡乡赵家山南,经宝鸡县县功镇、金台区入区,注入渭河,全长55千米,比降7.4‰,区内长约2千米,是渭滨、金台两区的一条界河。

  土壤类型

  渭滨区境内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黄土性土、娄土、潮土、淤土、壅土、水稻土和草甸土共9个土类、22个亚类、44个土属、74个土种。其中棕壤占土地总面积48.3%,褐土类占28.24%,黄土性土壤占16.04%,娄土占4.5%,潮土占1.825%、淤土占0.35%、壅土占0.35%、水稻土占0.09%、草甸土占0.16%。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