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历史沿革

2014-11-04 09:33:15 来源:行政区划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龙陵古称“勐弄”、“黑水陇”(土著民族语)。勐弄系傣语,意为陵墓区。民国《龙陵县志》记载,改勐弄为龙陵约在清朝初年,以山脉水势为据,龙陵“自雪山(高黎贡山北面)起,至高黎贡山,高峰插天,直出云表。左怒江,右龙江,由磨盘山(古城山)、五峰山……达摩山,左旋黄草坝,横结为龙陵”。据此,取龙川江之“龙”和高黎贡山南脉山峦陵岗绵亘之“陵”,故称龙陵。一说为龙陵为傣语意译,并引申为皇帝墓或龙脉大地。明嘉靖九年(1522)为保山县地。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龙陵厅,1913年改龙陵县。

1996年,龙陵县面积2884平方千米,人口约2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3万人。辖2个镇、10个乡:龙山镇、镇安镇、河头乡、腊勐乡、龙江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勐糯乡、天宁乡、碧寨乡、木城彝族傈僳族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龙陵县常住总人口260097人,其中:龙山镇28833人,镇安镇39569人,河头乡14205人,龙江乡27099人,腊勐乡19875人,碧寨乡11382人,天宁乡8818人,龙新乡28287人,象达乡32697人,平达乡24943人,勐糯乡16355人,木城彝族傈僳族乡8034人。

2001年10月1日,勐糯乡撤乡设镇。2001年末,全县辖3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龙山镇、镇安镇、勐糯镇、河头乡、龙江乡、腊勐乡、碧寨乡、天宁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共有117个行政村、4个社区(龙山社区、龙华社区、白塔社区、赧场社区),164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2003年末,全县辖3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龙山镇、镇安镇、勐糯镇、河头乡、龙江乡、腊勐乡、碧寨乡、天宁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共计121个村(含4个居民委员会),1637个村民小组、8个居民小组。共有64096户269097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26%,少数民族人口占5.04%。

2005年,撤销河头乡并入龙山镇,镇政府驻原龙山镇政府驻地;撤销天宁乡,将原天宁乡管辖的天宁、坡头和半坡3个行政村划归龙新乡管辖,将三家村和新林2个行政村划归碧寨乡管辖(省政府2005年3月30日批准)。2005年全县人口总人口27.3万。其中:农业人口24.9万人,占总人口的91.1%;非农业人口2.4万人,占总人口的8.6%;少数民族人口1.4万人,占总人口的5%。

2006年,将龙新乡的天宁、坡头、半坡3个行政村划归碧寨乡管辖(省政府2006年2月20日批准)。2006年末,全县辖3镇、7乡:龙山镇、镇安镇、勐糯镇、腊勐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龙江乡、碧寨乡。共有116个行政村、5个社区,1637个村(居)民小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龙陵县常住总人口277319人,其中:龙山镇54140人,镇安镇40162人,勐糯镇18627人,龙江乡28116人,腊勐乡20201人,碧寨乡20289人,龙新乡29764人,象达乡33829人,平达乡23983人,木城彝族傈僳族乡8208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