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长效治理引领绿色发展

2020-11-29 08:00:00 来源: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 作者:文杰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加快推进七星关区“大水缸”建设进程中,我区把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建设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创新治理模式,维护河湖水生态,全力守护七星关区人民的绿水青山,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利民水库与倒天河水库为毕节人民的“大水缸”,位于七星关区何官屯镇大鱼洞村,距城区约10公里。水库总库容607万立方米,设计供水人口10万,设计日均供水量2.2万立方米,水库于1994年正式投入供水。

初冬时节,走进七星关区利民水库,但见河水潺潺、碧水青山,岸边的柳枝随风摇摆,时而游过数只野鸭子河中嬉戏,犹如一幅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而在如今的青山碧水身后,却有着道不尽的艰辛历程。“我们负责巡河的小组有4人,每人每天至少要巡四五趟。”护河员陈孝敬说,每天打捞出的垃圾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特别是遇到风大时,两三千斤的垃圾基本算是常态。

曾经,与倒天河水库一起哺育着毕节市城中心50万人口的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水库周边居民日常的生活垃圾、家畜粪便基本都排往水库,导致水库水体一度混浊不堪,河面油污、垃圾随处可见,捕鱼网箱布满河道,水库生态环境持续下降。

一滴水,折射出的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品质;一滴水,更体现出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水平。为了全面改善水库辖区生态环境,毕节市倒天河水库管理所坚持品质与绿色生态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排查整治水库污染源,强化河岸、河床等环境的监测与治理,并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主动权,全面排查隐患,强化责任落实和措施保障。

同时,为加大整治力度,倒天河水库管理所建立长效整治机制,坚持每天对水库周边流域出现的游泳、露营烧烤、非法捕鱼等现象进行制止,对库区周边造成污染的村组进行搬迁并对围网内保护范围进行全天24小时巡查。“通过大力宣传,现在基本上看不到钓鱼、游泳、烧烤这些现象。”毕节市倒天河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胡登立欣慰地说,换做是以前,每天没收掉的鱼竿多到上百只,可以想象通过近几年的整治与宣传,大家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水库管理人员来说减轻了不少的工作量。

水因城而灵,城因水而兴。从“水忧患”走向“水安全”,继而迈向“水生态”。如今的利民水库不仅是七星关区人民的“大水缸”,更是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之河、发展之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