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级分站:利辛县聚焦做优社区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2020-12-25 08:00:00 来源:利辛先锋网首页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年来,利辛县在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着力在做优社区服务上发力,聚焦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提升社区服务群众水平,切实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归属感。

微信图片_20201225081932.jpg

聚焦延伸服务触角,缩短服务半径。整合驻区单位服务资源,调动社区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志愿者、商户等人员积极性,把“服务”送到居民身边。一是实施红色物业工程。县委组织部、县住房发展中心、县城管执法局齐抓共管,建立居民小区党支部、庭院党支部、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17个。党支部结合居住区实际,开展“温暖空巢”“扶贫帮困”“阳光洒院”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点对点贴心服务。二是建立线上办事平台。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上线各类便民办事项目,社区网上办事大厅提供453项服务事项。各网上办事大厅均配备2名专职代办员,全天候电话受理居民诉求、答疑解惑,及时办理居民网上申办事项。提供“未办先知”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网站公开服务事项流程、时限要求以及具办人值班电话等,做到线上办与线下办相结合,打破服务居民时空限制。三是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驻区单位优势,组建医疗义诊队、健康知识讲座队、法律知识宣讲队、青少年教育队、文明创建宣传队、贫困救助志愿者团队等志愿者队伍。全县16个城市社区共组建志愿服务队87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28次。

微信图片_20201225082018.jpg

聚焦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创新服务载体,着力用“服务”温暖民心。一是推行“直通车”服务。根据居民分布情况,结合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以“邻”为基本单元,设立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综治工作协管员、民生保障服务员、文明创建监督员、基层党建协理员等,疏通各领域服务群众渠道,打造“直通车”品牌服务。如文州社区建立由小区楼院长、物业管理员、党员志愿者、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民警、“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六员”队伍,大力弘扬“社区是单位,我是单位人”理念,常态化入户走访,形成“天天下网格、情况全掌握、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每天一例会、研判处置它”的工作机制,全面掌握辖区动态情况,及时追踪民情民意,方便为服务居民排忧解难。二是推行“暖民心”服务。坚持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建强社区工作者、党员义工队、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综合便民、社会公益、代理代办、社会管理、区域党建等服务,打造“暖民心”品牌服务。如和平社区打造“暖心社”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把党员志愿服务内容和社区中心工作相结合,今年以来,开展清除小广告30余次,清理垃圾死角50余次;以党员志愿服务为示范,持续带动辖区群众清理6条主干道4000米道路,清理乱贴乱画3000余处。和谐社区组建形体舞队、广场舞队、歌唱队、戏曲队、老年艺术团等,在重大传统节日时,开展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等活动。今年以来,举办活动20余次,居民参与率达80%以上,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驻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向阳社区、五一社区等社区,针对辖区老年群体,设立书画室、棋牌室等功能室,常态化开展兴趣培训班,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三是推行“万事帮”服务。各社区普遍建立多种形式的帮困服务平台,着力消除“服务”盲区,打造“万事帮”品牌服务。如振兴社区建立社区“帮忙团”服务队,队员300余人,由社区“两委”干部、辖区在职党员、志愿者等组成,根据“团员”个人特长,分成6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服务小分队围绕政策宣传、普法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阳社区开通“万事帮”服务热线,居民在生活中遇到水管破裂、电线短路、燃气漏气等困难,都可以拨打“万事帮”寻求上门服务,做到社区居民“小事不出门,大事有人帮”。

微信图片_20201225082104.jpg

聚焦强化服务保障,完善服务功能。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着力为开展“服务”奠定基础。一是建强服务阵地。围绕“轻办公,重服务”的要求,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夯实基础阵地。如和谐社区有服务群众用房近307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大厅、便民超市、城市生活E站、棋牌麻将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创作室、儿童益智乐园、法律咨询室、婚恋交友中心、健身室、舞蹈室、瑜伽室、皖北最先进的VR消防体验馆等近20个为民服务功能室。实行“一厅式”服务,有力提升了服务水平。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选配16名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架起共驻共建的桥梁。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普遍开展“五个一”结对共建活动,即:定期到社区过一次组织生活、慰问一次党员群众、帮扶一户困难党员、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实事好事,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党建综合考核内容。通过共驻共建,社区与驻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深化了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切实推动了服务更专业、更精准。三是强化经费保障。2016年以来,县财政每年为每个社区预算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同时,对经费使用范围、程序进行明确规定,确保专款专用。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社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事业单位管理岗,核定城市社区“两委”干部及专职工作者报酬标准,大大调动了社区专职工作者服务居民积极性。(刘文 康灿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