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8-12-17 00:00:00 来源:陇川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陇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陇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我国和我省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条件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制定和实施陇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推进陇川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规划》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州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县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是引领全县各族人民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回顾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中共陇川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用创新的思路、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经济稳步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2005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1600万元,比2000年增长32.38%,年均递增5.77%,完成计划的110.27%,其中第一产业递增4.16%;第二产业递增1.73%;第三产业递增12.64%。人均生产总值4738元,比2000年增长51.34%,年均递增8.64%。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45.96:30.66:23.38调整为42.1:21.5:36.4。财政收入6950万元,比2000年增长35.87%,年均递增6.3%,完成计划86.9%。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出发点,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1394万元,比2000年增长31.56%,年均递增5.63%;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元,比2000年增加277元,年均递增5.02%。

一是冬农开发力度加大,成效显著。2005年冬农开发面积14.4万亩,比2000年增长4.3%,复种指数提高到171%。二是粮食单产逐步提高。2005年,粮食面积23.05万亩,其中优质稻面积9.4万亩,占40.2%。粮食总产68543吨,粮食单产由2000年的284.5公斤提高到297公斤 。三是甘蔗生产再创新高。“十五”期间,种植面积最高达27.56万亩,总产最高达129.45万吨,甘蔗平均单产提高到4.93吨。甘蔗良种率83.8%。水田甘蔗达12.98万亩,田蔗比例为50.7%,成为全省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县之一。四是绿色产业开发及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17.14万亩,其中麻竹7.1万亩,西南桦8.5 万亩,推广沼气池1588口,推广节柴灶1290口。到2005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1%,比2000年提高2个百分点。五是畜牧业快速发展。到“十五”期末,全县生猪存栏11.14万头,出栏6.22万头,大牲畜存栏3.19万头。2005年,肉类总产7216.4吨,年均递增7.3%。六是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五”期间,共投入各项扶贫资金8517万元,其中,投入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3189万元,投入信贷扶贫资金5328万元,使贫困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七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累计解决9.82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5千公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水利化程度提高到38%。

(三)工业体系逐步完善,经济效益提高

“十五”期间,继续巩固、改造、提升以制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培育了一批以亚麻、魔芋、麻竹、木材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了制药、硅冶炼、电力工业的扶持力度,硅冶炼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水电工业为基础,制糖业为支柱,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冶、制药、木材加工以及新兴的生物创新开发的工业体系。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112万元。食糖产量102185吨,比2000年增长20.6%,年均递增3.82%,酒精8617千升,工业硅8909吨。全县以制糖为主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利税总额4889万元,其中制糖业创利税额445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十五”期间,加强了农田水利、交通、城镇、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麻栗坝水库的建设掀起了继县城搬迁后又一轮新的建设高潮。2005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44万元,比2000年增长64.44%,年均递增10.46%。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以瑞章、盈章、章遮公路为主的通县公路、乡村公路建设全面铺开。五年来,全县新增二级公路117.1公里,四级路110.8公里,弹石路94.5公里,砂石路57公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完成章凤东南片区2.89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和拉影片区2.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民族文化广场一期工程、勐宛路、同心路等16条城镇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力度加大,绿化率达32%,章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通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效显著。电源建设稳步增长,新建2座中小型水电站。通过实施城网、农网改造工程,全县户通电率提高到97.3%,以电代柴户率达41%。

(五)内外贸易稳步增长,物价水平总体趋稳

2005年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545万元,比2000年增长42.73%,年均递增7.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年均上涨1.08个百分点。

章凤口岸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树立了口岸的新形象。随着章八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口岸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005年章凤口岸进出口总额24130万元,比2000年增长5.06%,年均递增1%。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6489吨。

(六)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2005年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达6635人,支付保障金489.05万元。残疾人事业有所发展,建立了残疾人服务机构,积极帮助贫困残疾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与健全人的生活水平差距。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3元,比2000年增加1330元,年均递增4.1%。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元,比2000年增加277元,年均递增5.02%

(七)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五年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县,以德兴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三五”、“四五”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为困难群众打官司提供法律援助。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针对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建立健全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制,狠抓矛盾和纠纷的排查调处,有效防范、控制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做斗争,大力整顿社会治安,治爆缉枪工作取得实效,“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八)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坚持“四禁并举,堵源截流”的禁毒工作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禁吸戒毒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严厉整治机关干部职工吸食毒品问题,为陇川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禁毒氛围和工作环境。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机构,制定《陇川县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加大宣传与监测力度,提高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加大艾滋病遗孤救助力度,认真开展母婴阻断防治艾滋病工作,做好艾滋病基线调查,为全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九)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两基”成果得到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1%,初中毛入学率97.93%,文盲率0.21%;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学布点,中小学校由2000年的153所调整为122所;加大对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力度,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认真落实“三免”和“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受助学生8364人。

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认真推行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先后有52项科技成果获省、州、县科技进步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涉科部门共同参与的科普宣传新局面。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及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及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民族竞技水平有较大提高。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城乡广播覆盖率和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由2000年的30%、90%,提高到70%和92%。大力推进以云南景颇园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工程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造“中国目瑙纵歌之乡”旅游品牌,提高陇川的知名度。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加大县乡医院的建设,卫生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网络得到加强,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加强以防治艾滋病为重点的疾控体系建设,全面实施“6268”工程,提高对突发疫情暴发和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与“九五”期末相比,5岁以下儿童残疾率下降1.6个千分点,婴儿残疾率下降2.96个千分点,孕产妇残疾率下降34.26个十万分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乡镇建所率达100%。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提高。2005年末总人口1733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82‰。

(十)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认真落实土地承包延长30年不变政策,继续稳定了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成了邦瓦、姐乌、赛号三个乡的撤乡并镇工作;乡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减负总额580.13万元,基本实现“三个确保”和“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目标;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兑现良种补贴资金258万元。二是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以景坎糖厂、电力公司等为主的国有及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废除一批行政审批的文件和规章,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权限;四是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逐步建立了按需设岗,按岗竞聘的用人机制。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团结干事、共谋发展的五年;是抢抓机遇、顺势而谋的五年;是强化前期、加大投入的五年;是打基础、建支柱的五年;是创新思路、真抓实干的五年;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五年;是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五年;是“农业强县、工业富县、边贸兴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思路得以全面贯彻和实施的五年。在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百年不遇的“7·5”特大泥石流及洪涝灾害,保持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充分显示了县委、政府领导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陇川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分析、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前提。

(一)“十一五”面临的机遇

具有加快发展的国内外大环境。从国际环境分析,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进一步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竞争,建立一个透明、稳定、可预见的社会环境;随着《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中泰果蔬农产品零关税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启动,大规模的建设工作将逐步展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稳步推进,陇川面向南亚、东南亚前沿窗口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

具有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中央已将“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加以重视解决;国家和省级的投资将向“三农”和社会发展等薄弱环节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省委、省政府将加大能源、矿产、特色产业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制约陇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将得到较大改善。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消费和就业需求。中央和我省推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行动计划,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主的建设将为全县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陇川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兴产业势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陇川是连接缅北重镇八莫的要冲,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亚铁路”西线方案即大瑞铁路的启动以及章八公路的改建完工,将使陇川成为我国西南通往缅甸继而连接史迪威公路达密支那直至印度距离最近的南亚通道;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与发展,这都有利于陇川县充分开拓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成转口贸易和仓储物流中心。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将吸引一批企业落户陇川,开放型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具有加快发展的自然和旅游资源优势。陇川现有耕地面积40.6万亩,其中水田2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1%,未开发利用土地36万亩。森林面积145万亩,水域面积1.6万亩。境内已探明储量且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稀土、高岭土、硅石、煤矿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7.5万千瓦。境内森林植被丰富多样,种类繁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将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陇川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民族文化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全国半数以上的阿昌族、三分之一的景颇族生活在这里,多民族聚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的边寨风光,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二)“十一五”面临的挑战

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陇川加快发展还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陇川县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对陇川县的出口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实力不强仍是陇川县面临的最大问题。

经济增长的内动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周边县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自主增长内动力不足,拼资源、拼投入、拼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明显改变;非公有制经济、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实力不强。一产业不优,二产业不强,三产业发展不快;支柱产业单一,经济结构调整成效不大。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财政自给能力不足,仅为21.16%,仍然属于“吃饭”财政,财政除保工资、保运转外,对基本建设和财源建设的投入有限,是典型的“糖财政”;随着各项刚性政策的不断出台,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基础薄弱,水利化程度低,交通等级和通达水平低,教育基础条件差,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城镇化建设滞后,城镇体系、功能不完善,城镇化水平低。

农村贫困面广、程度深。农民增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均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城乡之间、山坝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末,陇川实有贫困人口9682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86%,其中绝对贫困人口7003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41%,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禁毒防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此外,科技、教育、人才、就业、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及保护与开发之间的问题矛盾都亟待解决。

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机遇,趋利避害,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来,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努力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目标,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新局面,构建和谐陇川。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陇川县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陇川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陇川县“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州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较快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

“十一五”期间,陇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县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农业强县、工业富县、边贸兴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思路,奠定一个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主攻两个方向(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建设三大基地(蔗糖基地、竹基地、边贸加工基地),全面实施五大战略(科教兴陇、城镇化、绿特经济、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开放),巩固培育壮大五大支柱产业(蔗糖、林竹、畜牧、边贸、旅游),努力把陇川建设成为:

云南省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大县;

云南省糖料基地大县;

云南省林竹生产加工大县;

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

三、奋斗目标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1番以上,综合实力有所增强;资源利用率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业岗位增多,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全县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增强,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朝着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方向前进。

“十一五”期末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十一五”期末,生产总值力争达13.5亿,年均递增9%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13.8%,第三产业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7452元,年均递增9.5%。财政收入1.5亿元,年均递增16.6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00万元,年均增长14.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亿元,年均递增9.65%;章凤口岸进出口总额10亿元,年均递增32.89%;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2.121.536.4调整为35.7827.4136.81。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达65%

生活质量目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 7%,农村贫困面大幅减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力争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为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

社会发展目标: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县总人口18.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初中毛入学率97%以上,高中毛入学率50%以上;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率达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 禁毒防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种犯罪活动得到进一步遏制,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章  “十一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县“十一五”规划,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从政府决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等方面加强“三农”工作。按照“农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主题,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实施“六大工程”(优质稻基地建设工程、“双高”甘蔗基地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林竹基地建设工程、德宏水牛基地建设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三农”综合发展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3亿元,比2005年增长33.8%,年均递增6%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75元,比2005年增加600元,年均递增8%

(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

一是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冬农开发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十一五”期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粮食总产6.8万吨以上,粮食单产提高到310公斤/亩。到2010年,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0万亩。继续加大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到2010年冬农开发面积达15万亩,复种指数达196%。油料面积10万亩左右,产量1万吨。冬马铃薯3万亩,亚麻2万亩。

二是继续巩固和提高甘蔗生产。按照稳定水田蔗,确保旱地蔗,发展境外蔗的思路,调整甘蔗品种结构布局,通过全面建设实施“吨糖田”、“双高”标准化蔗园、万亩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提高甘蔗含糖量,提高单产。到2010年,全县甘蔗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总产150万吨,比2005年增长4.36%,甘蔗平均单产提高到6吨,甘蔗良种率达95%以上。

三是发展壮大畜牧业。“十一五”期间,要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扶持与开发。到2010年扶持100个示范村,1000户示范户,全县水牛存栏4.1万头,能繁母牛2.1万头,其中奶水牛0.35万头,年水牛出栏1.5万头。全县肉蛋奶总产13126吨,人均肉蛋奶量59千克,比2005年增加21.4千克。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疫病防治。

四是围绕麻竹、西南桦、柠檬、茶叶、亚麻、魔芋、薯蓣、山苍子等绿色产业开发,建立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产业群体,积极发展柑桔、草果、八角、板栗等经济林果种植,真正实现“坝甜山香”的目标。重点抓好西南桦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和竹产业“4511”工程。“十一五”期末,全县林竹面积争取达50万亩,其中,竹面积20万亩(“十一五”新植12.9万亩)、经济林果30万亩(西南桦15万亩,柠檬3万亩、草果3万亩、其它9万亩)。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进一步加强以水浇地、坡改梯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高稳产农田建设;加快麻栗坝大型水库和芒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竣工使用;积极争取新建弄回水库以及海岗、红卫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人饮解困、山区“五小”、灌区配套等工程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再增加高稳产农田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8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62万亩,有效解决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程度达65%,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坚持“一县一品”统筹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植龙头企业,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认真落实好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企业,带动陇川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建筑、商贸流通及餐饮服务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劳务市场建设,认真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搞好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紧抓好。

(四)加强农村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建立县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等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开展产地和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努力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流通和消费。建立健全县、乡、村动物疫病防疫、检疫、诊断、监测、控制、技术支撑体系,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监测、动物疫病检疫监督机制,确保畜禽产品的正常流通、卫生安全和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大对“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的投入,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继续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重大农业科技推广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强造血机能

认真贯彻实施《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以及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调整扶贫思路和工作模式,坚持开发式扶贫,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组织实施好户撒人口较少民族乡建设、重点村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小额信贷等项目,引导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山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到“十一五”期末,基本消除茅草房、杈杈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六)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

结合麻栗坝水库及遮冒水库库区移民搬迁,以建设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无毒村为主题,以解决农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工程。针对农村饮水、住房、道路、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问题,加强农村道路、供电、供水、气象、通信、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做好规划,因地制宜,明确建设和整治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区分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选择10个有条件的村委会进行示范村建设,开展以改水、改厕、改厩、治脏、清乱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寨环境整治,巩固改善和提高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水平,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尤其是抓住实施较少民族乡开发建设的机遇,建设一个新兴的户撒阿昌族乡。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继续落实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各族农民的子女都能有学上。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落实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到“十一五”期末,县乡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有效解决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消除农村茅草房、杈杈房;新增沼气池、节柴灶1万口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5%;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

二、加快推进“工业富县”进程

围绕资源、农业、边贸办好工业。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壮大骨干工业,培育新兴工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保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到 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9亿元,比2005年增长88.85%,年均递增13.56%

(一)改造提升制糖工业

“十一五”期间,制糖工业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巩固扩大国企改革成果,提高企业整合效益。牢固树立“第一车间”的观念,抓好原料基地建设,优化蔗区布局,提高优新良种率,改善甘蔗原料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制糖产业链和产品向深加工发展,做大做强蔗糖业,把陇川建成云南省最大的蔗糖基地。鼓励制糖企业对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造,提高食糖品质,达到国际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行食糖、甘蔗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农民与制糖企业利益共存、风险共担机制。以制糖企业为龙头,实现食糖和甘蔗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到2010年,食糖产量达16万吨,比2005年增长56.58%,年均递增9.38%;酒精16000千升,比2005年增长85.68%,年均递增13.17%。制糖工业产值45120万元,比2005年增长53.9%,年均递增 9%

(二)发展壮大骨干工业

继续加大以制药、木材、电力、硅冶炼业为主的骨干工业和出口贸易加工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搞好精深加工,扩大市场占有率。到2010年,制药业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4500万元,木材加工业产值6000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电力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到61960千瓦,产值1690万元;工业硅年产1万吨,产值8000万元,比2005年增长59.23%,年均递增9.75%

(三)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

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路子,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龙头企业对林竹产品、优质稻米、油料、茶叶、魔芋、亚麻、薯蓣等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在开发中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创知名品牌。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的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一)加强公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以全面提高出县公路等级,实现干线公路等级化,县乡村公路弹石化为目标,重点抓好“三线”建设,构建德宏公路交通枢纽中心。一线是口岸通道建设,二线(西线)是章凤—盈江—梁河—腾冲的重要旅游线路,三线(东线)形成章凤—潞西的公路干线。重点抓好盈章公路、梁陇公路改建以及中营至王子树公路改建、户撒东线公路改建、章景(章凤至景罕)公路改建、户撒西线公路改建、清平芒来大桥建设,做好陇把到城子、梁陇公路、王子树公路、户撒芒东至户撒通乡油路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得以全面实施。结合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及贫困山区的道路状况,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到2010年基本实现县城至各乡镇通油路,到主要村委会公路改建为弹石路或沙石路以及全县乡镇客运站点覆盖率达100%的目标。

(二)继续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电开发

加快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及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0年有效解决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对海岗水库、章凤水库、红卫水库等小(一)型和小(二)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继续争取完善麻栗坝水库大型灌区配套工程。争取建设南宛河水情测报与山洪灾害防治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治水平。

做好水电开发工作,抓住全省加快中小水电建设及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难得机遇,全力加快陇川县水电开发。“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电源建设,继续加快护国南宛河三级、别乃河二级水电站建设步伐,对户撒河一级、二级水电站进行技改增容,同时新建一批小型水电站,到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35800Kw,总装机容量达61960Kw,充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加快城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垃圾处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发展城市供水事业,积极实施“畅通工程”,以实现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目标。“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垃圾处理场、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城市道路、民族风味一条街、商业网点及城市园林等项目建设。

四、大力发展以商贸、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一)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扩大消费需求

大力开拓市场,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积极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主要抓好粮油、农资、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建设。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6020万元,比2005年增长40.31%,年均递增7%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拓宽领域,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城乡居民的服务业。加快物业的社会化管理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市政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金融、信息、会计、咨询、法律等现代服务业,规范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和改善服务质量。推进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程度。

(三)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按照“旅游活县”的思路,积极探索陇川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点,以独特民族文化为底蕴,以突出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弘扬优秀景颇民族风情文化,积极发展演艺、文化娱乐业。开发户撒刀具、民族首饰、服饰为主的一批富有时代特点、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商品,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中国目瑙纵歌之乡”品牌。借助章八公路建设的机遇,谋划好边境商贸旅游。加强旅游业软环境建设,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管理。“十一五”期间,旅游开发重点抓好“一个中心(章凤游客集散中心)、两条旅游线路”(缅北跨境游览、南宛河田园风光游览)、三个主要3A级景区(云南景颇园、阿昌生态园、麻栗坝温泉度假区)建设。逐步把陇川建设成为环高黎贡山、盈江、瑞丽、潞西旅游带的一个中转站。到2010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000万元,旅游总收入占GDP11.11%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各项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向重点产业投资,促使产品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扩大非公经济总量,提升非公经济实力。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在信息、投融资、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技术支撑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为推动陇川重点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

六、调整区域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以优化城乡布局,促进人口和其它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和优化配置为重点,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按照“一县一品”的要求,结合陇川县产业发展的特点,调整区域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小城镇布局

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按照“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好章凤、城子、景罕、陇把四个建制镇为主的经济综合开发。“十一五”期间,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扩张为主,新建为辅,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针,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镇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多方筹集资金,突出特色,构筑全县小城镇体系格局,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点三线”的小城镇新体系,以建制镇为主,逐步辐射到乡,实现城镇与乡村的互动发展。到2010年,全县城镇常住人口5万余人,城镇化率达28%

(二)农业产业布局

优质稻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户撒、章凤、城子、清平等乡镇。以提高稻米质量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滇陇201”,种植优质稻10万亩,提高优质米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景罕、章凤、陇把三个镇。建设四个蔗区即景罕蔗区、陇把蔗区、龙江蔗区、勐养蔗区,把陇川建成全省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到2010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总产150万吨。

茶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王子树、护国、清平三个山区乡。加强三个主产茶区的茶园管理,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加快名优茶的开发,创建一个茶品牌。到2010年,茶叶种植面积扩至4万亩。

竹种植区:以龙江河谷人工竹林基地建设为重点,退耕还林地和山区宜竹地为示范,公路干道沿线,江河沿岸和城市绿化为骨干,以及天然低产竹林改造为辅助,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竹林生态景观。即一条“防护林带”:沿南宛河建成以凤尾竹为主的50公里生态竹林防护林带;二条“竹林大街”:在县城绿化建设中建成两条优美的各具特色的优质观赏竹林大街;三条“绿色长廊”:沿城子—章凤拉影;景罕—勐约;章凤—瑞丽(陇川段)三条主干公路建成50公里绿色生态长廊,把陇川建成全省最大的竹林基地,到2010年,竹种植发展到20万亩。

柠檬种植区:主要在龙江河谷、丘陵旱地及陇川坝的二台坡地进行柠檬种植。到2010年,柠檬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

畜牧养殖区:在陇川坝区发展德宏水牛养殖,在户撒发展仔猪养殖,在护国、王子树发展山羊养殖,建立畜产品系列加工基地。到2010年,德宏水牛发展到 4.1万头,山羊1万只,仔猪存栏1万头。

(三)工业布局

建设“两区一带”,即建设边贸加工仓储区、制药工艺加工区和工业产业发展集群带。“Ⅰ区”位于章凤拉影,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边贸进出口加工贸易、仓储区;“Ⅱ区”位于陇川至瑞丽原老公路与广山景颇生态园岔路口,面积2.7平方公里,主要为生物制药、旅游工艺品加工区;一带是景罕至陇把公路沿线,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紧紧围绕景罕、陇把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布置糖业、稀土等工业加工项目。

(四)旅游产业布局

“十一五”期间,旅游开发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两条旅游线路、三个主要景区”,即以章凤为中心的边境商贸旅游区,依托滇西片旅游业发展,加快县城建设,完善旅游功能,把章凤建成陇川重点旅游区和游客集散中心;开发南宛河田园风光游览、章凤至缅北跨境游览两条旅游线路。通过建设云南景颇园、阿昌生态园和麻栗坝温泉度假区,以三个景区辐射全县,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边境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

七、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加入WTO、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时机,以及抓住“泛亚铁路”西线方案即大瑞铁路启动建设的机遇,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一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抓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资金、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创业、探索新的贸易方式,拓展发展空间。结合缅甸市场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及时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二是认真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缅甸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和远洋贸易,加强与日本、韩国、南美等国的贸易往来,拓宽国际市场准入渠道。三是大力开展境外毒品替代种植合作项目,依托种植业,在甘蔗、水稻种植、特色农业等方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替代经济产业链。四是建设边贸加工基地。借助大瑞铁路和章八公路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充分发挥口岸优势,逐步把章凤建设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进出口贸易加工基地。五是加快口岸体系建设,提升口岸等级。“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力争将章凤口岸升格为一类口岸。

八、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污染防治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施农村节柴改灶和沼气池项目,有效遏制毁林现象,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抓好工业废气、废料、垃圾处理、城市环境卫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滑坡治理,搞好生态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重视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强化环保执法监督,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利用等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技术和体制、机制、政策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优先引进循环利用率高、产业链延伸长、经济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引导全社会参与循环型经济建设。倡导节约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九、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一)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科教兴陇”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全面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所职业高中,一所完全高级中学、一所民族寄宿制中学和小学;完成一批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同时争取在人口较为集中,但距离县城较远的王子树、户撒、清平乡创办独立建制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努力构建适应陇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县城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95%,农村学前儿童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达到7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

(二)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强化科技培训、科普宣传与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立足于“三农”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良种、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安全生产技术、重大疫病防治技术、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开发技术等,实施重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工程和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依靠科技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创建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专业机构的协作,积极筹措资金建设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青少年爱科学、学知识创造科技活动阵地,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开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有计划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大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工作力度。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以维护各族群众健康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为目的,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服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卫生资源,努力构建适应陇川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建立中医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把妇幼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提高妇幼工作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卫生行业监管,稳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到“十一五”期末,县乡村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60%,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覆盖率达85%;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覆盖率达50%,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加强各类型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逐步建立完善防治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重视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切实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建设,到2010年,各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500/10万人以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达100%

切实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形成以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合力和工作机制。严格血液管理责任制,坚决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继续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保障艾滋病感染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结合《德宏州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艾滋病医疗救治体系与预防控制体系,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趋势,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

(五)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努力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初步建立起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到2010年完成县级和乡级计生服务所改扩建。全面落实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各项任务。通过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8.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婴儿出生缺陷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加强以户撒皇阁寺、景罕玉兔佛塔、城子土司衙门、王子树邦角山官故居等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逐步建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齐备、便捷有效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是德宏州景颇歌舞团的改制。鼓励社会各届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繁荣广播影视和边疆文艺,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主要是对网吧、电子游戏室和歌舞娱乐场所及音像市场的管理,建立网吧监控体系,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实施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基层文化二期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到2010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8%以上。放宽市场运作路子,切实抓好公共文体设施、图书馆、科技馆、民族歌舞剧院、乡镇村级文化站等一批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提高以县城为中心的体育设施利用率,增强各族人民的体质。

十、创建平安陇川,构建和谐社会

(一)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增加就业

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逐步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新机制。积极争取和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发展社区、中介等服务业,使其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结合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认真落实鼓励自谋职业,企业吸收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优惠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功能,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积极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率,使广大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多方筹集资金,将城镇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大对农村特困残疾人的临时救济和帮扶。认真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大对公共安全事业的投入。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等机构建设,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保障办案经费落实,保证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威慑力;建立健全“四位一体”的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机制和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建立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决策分析机制,贯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县范围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城乡整体防范能力和治安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大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力度,整治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对各种敌对势力、敌对组织的渗透破坏要严密防范、发现及时、打击有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平安陇川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陇川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乡镇为重点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使全县90%以上的乡镇和单位达到创建标准。无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生产事故和治安事件的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下降。严厉打击和及时查处边境贩毒、贩枪、偷渡、走私等犯罪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稳定。

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妥善协调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问题。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工青妇群团组织、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协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密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培养民族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完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着力研究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原直过区民族贫困的办法,认真实施好“兴边富民工程”、“户撒人口较少民族乡”开发建设,切实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宣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稳定,为陇川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十一、继续深化各项体制改革

(一)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健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在减负中实现增收。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完成“乡财县管乡用”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公共财政体制,大力扶持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吸收农民入股或共同组建股份制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快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继续抓好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

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审批的责任和监督。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实现资金合理流转、资源有效配置、投资效益明显、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投资体系。

(四)继续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推进价格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完善城市供排水等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听证制度。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逐步建立和完善价格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第四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规划体制及制度保障

建立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强化总体规划功能;做实做深重点专项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区域及重大建设项目。形成层次明确、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规范规划编制程序,提高社会参与度,理顺规划管理体制。规划整个过程包括立项、前期研究、组织编制、论证评审、衔接协调、审定发布、中期评估、调整修订等八大环节。要强化责任明确、实施有效的规划责任体制。要先编规划,再定项目,以规划调控项目。要积极开展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价,真正发挥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二、资金保障

(一)扩大民间投资

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降低准入条件,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扩大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组改造。真正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利用外资、社会身份、进出口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主,社会各界和中介机构共同参与,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

(二)积极招商引资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引资效益。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加大推介力度,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继续推进招商引资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门槛,切实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为基础,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招商活动,诚信招商、招大商、招实商,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建立健全由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充分调动外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独资或合资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有效用好财政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资金,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通过引进外资,引进社会资金和项目,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

(四)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政策,按照国家产业导向和投资重点,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债项目和省计划盘子,争取更多的资金建设和发展陇川。

三、重点建设项目保障

(一)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抓住国家和我省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社会事业等方面投入的机遇,研究开发项目,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切实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保障项目前期工作质量。重点做好公路、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社会事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设。

(二)建立项目储备库

按照“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引进一批”的要求,抓好在建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投产;选择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做好各种前期工作,争取尽早论证和批准立项,适时推进实施;抓好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申报,重点是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省预算内补助资金项目和利用外国贷款项目的申报工作。围绕国家、省投资重点,筛选包装一批符合国家和省的投资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四、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

(一)建立领导协调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领导、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和指导,把《规划》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要依据。《规划》执行部门要动态跟踪、调查、分析规划执行情况。县人大、政协把监督《规划》实施作为主要工作之一,建立独立的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科学制订评价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全县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评价及考核。评价及考核结果要定期向人大代表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要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政府部门要强化规划实施动态跟踪、调查,检查《规划》执行情况,特别要加强对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监测预警,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对实施《规划》的监督。

“十一五”规划任务是艰巨的,前景是光明的,全县各族人民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