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布下防疫“天网”

2020-02-27 11:18:00 来源:广饶县人民政府 作者:广饶大众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展开,仅靠“人防”,难度大、任务重,“雪亮工程”作为我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视频会议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和高清摄像监控系统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出“加速器”“飞毛腿”和“千里眼”的作用,为防控布下一张细密的“天网”。

视频调度为效率装上“加速器”

2月18日晚8点,东营市网格中心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刚刚完成对各县区的工作部署,县网格中心立即通知各镇街网格中心进入视频会议室,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从市级到镇级,工作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部署。

疫情防控是场“时间战”,各项工作完成得越早,安全就越多一分,我县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时连接、实时调度的优势,第一时间对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减去了信息跑路的时间,为摸排等工作抢夺“先机”。

随着“返学、返工、返岗”潮的到来,做好返广人员的摸排和管理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员台账越细致,管理才能更到位,但是复杂的台账,也让部分一线工作人员有些“迷糊”。县疫情处置社会随访组收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召开了视频会议,通过视频演示细致讲解了台账的填报方法,各镇街对于不懂的问题在线提问,实时获得解答。特殊时期,视频会议系统为增强工作交流、减少人员聚集提供了技术支撑。据了解,目前我县的视频会议系统已完成全县村居全覆盖,可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实时连线。

应急广播让信息插上“飞毛腿”

“全县市民朋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面临春节后返岗复工高峰和春季传染病高发,防输入、防传染、防扩散是当前的首要任务……”2月14日上午十一点,李鹊镇赵庄村的“村广播”大喇叭准时响了起来,引得村民纷纷“竖起耳朵”。实际上,这条广播是全县同步播放的——在十公里外的县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综合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点击“广饶县应急广播平台”系统上的播放键,防疫知识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实时传播。我县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平台统一调度、实时传播的优势,为疫情防控信息插上“飞毛腿”。

“近期随着天气转暖,部分村民觉得疫情快过去了,防范意识明显减弱,通过广播播放防控要求,宣传效果比较好,‘铺天盖地’的声音想不听都难。”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宝军说道,特别是村里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网格员入户宣传政策时难以一次解释到位,利用村喇叭反复播放,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

“我们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应急广播的作用,全县统一播控,将疫情防控知识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个村庄、社区,每一位居民群众。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播控内容随时更新。”县综治中心主任陈在杰介绍道,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已通过应急广播播放倡议书、警方通告、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等相关内容80余次,提升了群众防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人人防疫的良好氛围。

布控无死角归功“千里眼”

2月19日,乐安街道灶户村网格员陈小梅在查看村庄视频监控时,发现村南侧道路上有7人在聚集聊天,她立即前往将人群劝散。我县运用覆盖全县的8186个高清摄像头,加强对各镇街、村居进出要道、公共活动场所等点位的人员流动情况的监测,用“雪亮”的“天眼”擦亮“人眼”的监控死角。

李鹊镇南部地处与外市交界处,边界摄像头成为防控的“好帮手”。“为了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我们除在村口设置‘劝导点’对外来人员进行劝返之外,还设专人查看监控摄像,一旦发现有人绕行进入村子,能第一时间进行定位和查找。”李鹊镇西水村村委会主任常连季说。

不仅是固定“布网”,移动的“监控高科技”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派上用场。日前,一台无人机出现在城区的上空,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常识,巡查群众外出、聚集情况。这是县公安局打造的疫情防控“地面+空中”全方位立体巡查体系的一部分,“无人机高空飞行,既可以最大范围地让群众知晓防疫知识,又可以避免警民面对面宣传造成的接触。还能在飞行中实时掌握群众聚集、外出情况,及时劝导提醒,防止群众聚集。”县公安局广饶街道派出所副所长李永胜介绍。

全方位立体布控、高效率数据传输,大范围信息宣传,“雪亮工程”正为我县织密一张疫情防控的“高科技”的“天网”。(张思思 董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