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华和李炳南:“酸”柠檬种出“甜”日子 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2020-11-10 15:49:58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政宁 陶涛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村民正在果园里务工。 陶涛摄

  人民网重庆11月9日电 近日,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大石板村的果园里,一株株碧翠的柠檬树上硕果累累,生机勃勃,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果园里,村民们正在对柠檬进行采摘前的最后管护。

  “这些柠檬都是彭小华和李炳南的,我们打工,挣一点务工费。”村民毛先文说。原来,大石板村的柠檬产业,正是彭小华和李炳南通过向村民流转土地,以及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他们带领村民报团取暖,让“酸”柠檬种出了“甜”日子,成功打造了大石板村“一村一品”柠檬产业专业村。

  返乡创业种植柠檬

  此前,彭小华和李炳南在外发展,一个开店做生意,一个承包建筑工程,两人的事业都做得顺风顺水。当他们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首先想到的是回家乡发展,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家乡的气候适宜,土质条件较好,加上有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我便抓住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有利时机,于5年前在大石板村流转2000多亩土地,投资1000万元栽种柠檬树苗。”彭小华说,为了把产业做好,他放弃了外面的生意,一心一意扑在幼苗管护上。

  第二年,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李炳南也回到家乡,通过动员村民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在大石板村种植柠檬树苗约3000亩。与此同时,返聘土地入股的村民到柠檬基地务工,主要干一些为树苗除草、施肥、杀虫、修枝、松土等管护工作,以确保树苗成活率。

  “以前,我都是每年外出务工,出门回家人多拥挤不说,还往往是一票难求。现在,我家的承包地都流转或入股给了彭小华和李炳南,反过来我又可以到他们的柠檬基地务工。”大石板村二组村民毛先文说,因为是在家门口务工,还可照顾老人和孩子上学。

  土地入股的村民也是股东之一,柠檬产生的效益与他们的收入息息相关,因此人人在基地里务工都很认真负责,正是在这样的呵护下,促进了柠檬苗良好生长。

  挂果投产远销国外

  2年前,大石板村5000多亩柠檬迎来全面挂果,虽然大部分还是幼树,挂果率不高,但是当年的总产量却达到了200吨。这些刚采摘的柠檬鲜果将销往何处去呢?

  原来,在当初栽种柠檬树苗时,彭小华有个生意上的朋友是俄罗斯人,从平时的交谈中获悉,俄罗斯市场对柠檬的需求大、行情好,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彭小华就跟这位朋友签订了购销协议。于是当年这200吨柠檬鲜果,以9.6元/公斤的价格全部远销俄罗斯市场。

  “柠檬产业是我村引进的特色产业项目,村支两委将这一脱贫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种植到销售都高度重视,还组织成立了树人镇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鼎弘’牌柠檬商标,旨在提升柠檬品质,做精叫响农产品品牌。”大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毛先怀说。

  随着幼树逐年长大,柠檬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去年,大石板村共计采摘柠檬鲜果2000余吨,其中,销售到俄罗斯的柠檬只有100多吨。为缓解销售压力,彭小华建起了仓储冻库,基地里采摘的柠檬都包装打包后进入冻库存放起来,通过错峰上市实现利益最大化。

  “同时,我们村支两委还积极协助合作社借助网络平台,努力拓宽销售渠道,抢占市场先机。”毛先怀说。

  促进农户脱贫增收

  “我家有5亩地流转给了彭小华,不但每年能获得一笔固定的流转费,我还被返聘到他的柠檬基地打工,一块地就有了两份钱,收入比以前大幅增加。”大石板村村民熊顺英说。

  熊顺英是大石板村流转土地的农户之一。但不同的是,部分村民原本在外谋生,家中的土地无劳力耕种,现在土地流转给了彭小华,就可以放心务工或做生意。“以前,这部分村民的土地基本闲置或撂荒,自从流转给彭小华后,每年就可收入一笔流转费。”毛先怀说。

  二组村民毛先文、毛先武兄弟俩的部分土地,则是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给了李炳南种植柠檬,然后他俩本人又被返聘到李炳南的柠檬基地务工。“我们以土地入股,等到柠檬挂果投产后,李炳南承诺按照收入中20%的比例分红。”毛先武说。

  毛先武举了一个例子:按柠檬每亩产量200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10元计算,1亩地就可收入2万元,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每亩则可分红4000元。如果一户有2亩土地入股,加上1人在柠檬基地务工的工钱,这户农户全年的直接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

  “目前,我村共有61户建卡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返聘务工的方式,参与到种植柠檬中来,现已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由于后期收入稳定,逐渐过上了甜美的生活。”毛先怀说。(刘政宁、陶涛)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