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十宝”农特产介绍

2017-10-12 11:58:00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区旅游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增城荔枝】

11.jpg

挂绿广场

12.jpg

增城挂绿

  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诗》咏到:“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诗人李凤修咏到:“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足见其珍贵程度,被称为“荔枝之王”。增城挂绿以文献正式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西园挂绿”弥为珍贵。挂绿荔枝果实扁圆,不太大,通常0.5公斤有23个左右。果蒂带有一绿豆般的小果粒;蒂两侧果肩隆起,带小果粒侧稍高,谓之龙头,另一边谓之凤尾。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说:“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品质极优,是荔枝最佳品之一。2001年在挂绿广场举行的挂绿珍果拍卖会上,一颗“西园挂绿”荔枝拍出了5.5万元的高价,成为全球最昂贵的水果,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尔斯记录;2000年的拍卖会上,更是拍出了一颗“西园挂绿”荔枝 55.5万元的天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水晶球

13.jpg

  增城名贵品种之一。荔城街槎冈村有一株450龄的老树。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槎冈水晶球一种亦美,量不减挂绿”。八十年代初,小楼镇九益大队一私人果园由槎冈老树取枝条繁植了一批水晶球小树很有希望,其如三江镇、福和镇、荔城镇、沙埔镇、中新镇等均有小量栽种。水晶球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果近心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8克;果皮薄,淡红带黄,龟裂片大而稍凸,裂片峰尖刺手,裂纹浅,缝合线不明显;果肩微耸、果肉透明乳白色,肉质特别爽脆,味清甜带微香,可食率83.3%,含可溶性固形物18.5%至21.5%,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4.2毫克,酸0.12克,大部分小核,平均重0.63克。3月下旬开花,6月下旬果熟。肉质爽脆、清甜、核小、品质甚优,座果率高、丰产。

桂味

14.jpg

  增城主要优良品种之一,特别近年发展最多,已成为全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51710亩,占荔枝总面积的28.54%,分布最广,全市均有栽培。叶长椭圆形,边缘向内卷,呈瓦筒状。花枝细长,易形成带叶花枝。果圆球形,中等大,均重17克;果皮浅红色,皮薄且脆,龟裂片凸起呈不规则圆锥状,裂片峰尖锐刺手,裂纹显著,缝合线明显;果肩平;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率78.83%,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9.48毫克,酸0.21克;种子有大核和小核,小者居多。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7月上旬果熟。桂味有果皮鲜红的“全红”桂味和果肩上有墨绿色斑块的“鸭头绿”桂味两个品系,品质以后者上乘。桂味清甜可口、爽脆有香味,品质极佳。适应性强,山地、平原均能生长良好。大小年结果较明显。

糯米糍

15.jpg

  增城主要优良品种之一。八十年代发展最多,1998年种植面积3,9050亩,占荔枝种植面积的21.97%,分布于全市各镇。以永和镇贤江村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糯米糍其枝条柔软下垂,叶披针形、叶缘呈波纹状,先端渐尖;果大,均重25克,扁心形;果皮鲜红色,较薄;龟裂片明显凸起,呈狭长形,纵向排裂,裂片峰平滑,果肩一边显著突起,果顶浑圆;果肉乳白色,多汁,味浓甜,可食率82.86%,含可溶性固形物19.21%,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0.4.30.8毫克,酸0.2克;种子小,常退化成焦核,偶见饱满的种子。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糯米糍有“红皮大糯”(称红壳)和“白皮小糯”(称白壳仔)两个品质。前者果大,皮色鲜红;后者果较小,皮色浅红;品质以前者为优。该品种果大、肉厚、味浓甜、核小,风味佳。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优质荔枝干。耐旱性强,丰产,但大小年结果显著,且易裂果。圈枝繁殖根小,宜采用嫁接繁殖。

  【增城丝苗米】

16.jpg

丝苗田地

17.jpg

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素有“中国米中之王”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以其米粒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可口而驰名岭南,饮誉海内外。清朝嘉庆庚午年(公元1810年)出版的《增城县志》记载:“增城市4、最佳稻米是丝苗米。”可见其历史悠久,早负盛名。增城丝苗米以前是朝廷的贡品,现已为广大市民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米饭了.西距增城市城区16公里的朱村白水山是增城丝苗的原产地,清代增城县八景之一,名曰 “白水丹邱”。据《增城县农业志》1911年清宣统版记载:“……近年早熟有楝赤,有上造丝苗,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民间流传朱村白水山的丝苗米是明代僧人育成的,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法号栖云大师的高僧,四海云游,寻找传经修善的好归宿,他踏着雨后泥泞走近古增城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白水山,只见此处山林茂盛,雨量充沛,一练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蔚为壮观,且山不高而秀雅,溪不深而清澈,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栖云见果然好景致,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修寺化缘耕田地,并把云游各处收集的优质稻谷品种杂种于此,逐渐形成一种优质的稻种,因其米粒苗条,米泛丝光,僧人及乡邻称作“丝苗米”。增城是丘陵地带,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二十一点六度,田园土壤沙质地多,水质酸碱性度中性偏碱。尤其是丹邱白水寨附近,灌溉用水乃白水山岩之涌泉,含多种稻类生长所需微量矿物质,结出的穗粒饱满,米质靓,相反如果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产出的丝苗米反而变差,这又是丝苗靓米多出增城的缘故。

  增城丝苗米以传统矮脚丝苗著称。其特点是米粒晶莹洁白,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口感独有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上世纪五十年代,增城丝苗米种植面积较广,不少农家以丝苗作公粮交给国家。后因种植丝苗产量低,加上价格偏低,从六十年代起,丝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七十年代初,全增城不足500亩。进入八十年代,增城种植丝苗稻才开始复苏,特别是一九八五年,增城被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定为优质米生产基地后,全市种植丝苗面积从原来2万亩增至4.5万亩,出现了千亩连片丝苗田“十里稻田,十里飘香”的诱人景象。近年来,增城丝苗米种植有了很大的发展,丝苗米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98%以上。 增城丝苗稻种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较,主要特征是:禾苗茎叶幼细,抗旱力较强,秆较高,尤其适宜种植于山区沙质浅脚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壳金黄色,有的品种为黄褐色,谷身较修长,谷粒末端呈关刀尾状,米粒晶莹,泛丝光,无腹白,米行细长苗条,油分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米粒爽脆、润滑、松软,饭味芳香而特别可口,正宗增城丝苗米饭,加入上汤水搅动后,饭团散开,汤仍然清澈见底不混浊。

【增城菜心】

18.jpg

  增城菜心又名高脚菜心,是冬种优质蔬菜品种,素有“菜心之王”、“菜品之冠”的美誉。增城菜心菜特点是茎心肥大,品质鲜嫩,叶细且厚,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镁、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每根大者400余克,一般的也200余克,煮之快熟,食之香脆爽甜,风味独特。我市已制订“增城菜心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种植,统一使用农家肥和无公害农药,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成为增城打造绿色农业品牌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市种植增城菜心面积达3万多亩,年产值3亿元。

【正果腊味】

19.jpg

  正果腊味出名,每年入冬,该镇就有许多个体腊味厂加工腊味。正果腊味不仅在当地畅销,而且闻名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地区。正果人手工加工腊味的方法很独特,腌制很精细,做出来的腊味不仅色泽好,而且味道特别。近年来,正果镇引导农民立足山区,整合利用资源,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仅腊味一项,全镇就有4间专业加工厂,年产量达40多吨,产值200多万元。

【黄塘头菜】

20.jpg

  正果镇黄塘头菜已有百年的历史,黄塘头菜属“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质疏松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环境洁净清新,头菜种植均施农家基肥,因而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后,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赞誉、喜爱。

【增城乌榄】

21.jpg

  乌榄,是增城市名优土特产,其中荔城街西山村所产的品质特佳,历来闻名中外。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它与其他品种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60%以上)、肉纹幼嫩、油质适中、味道芳香等特点。它全身是宝:榄肉制榄角、榨油;榄仁可作菜肴,又是点心的上好配料;榄核是著名工艺品榄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用西山乌榄制成的油榄豉是一种地道的乡土美食,享有“山蚝豉”之美称。此外,西山乌榄出仁率高,每担榄仁比一般品种多出半公斤多,为取榄仁的最好品种。西山乌榄始种于明朝万历年间,在荔城普遍种植。近年每逢收获季节,个体商贩设点收购,经过加工后出口及转销外地,产量供不应求。

【小楼冬瓜】

22.jpg

  小楼盛产冬瓜,有“冬瓜镇”之称,所产的黑皮冬瓜个头很大,肉厚清甜,做成冬瓜宴,菜式层出不穷。高明的厨师还会根据季节变化用冬瓜配以鲜鱼、鲜肉、时菜,烹制数十美食,有冬瓜焖鸭、猪骨柴鱼冬瓜汤、瑶柱冬瓜腩、冬瓜盅等。

【派潭凉粉草】

23.jpg

  增城历来盛产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用它制作的“凉粉糕”,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清热解暑食品。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

  派潭凉粉草早负盛名,种植广阔,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前往收购囤积,然后远销港澳地区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密石红柿】

24.jpg

  密石大红柿因主产增城市派潭镇密石村而得名,为柿属柿树科的高大落叶乔木植物。该处地势较高,丛山环抱,土壤属三沙七泥的红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这里栽培的大红柿,形、色、味具佳。颜色鲜红,无核或少核,核小,果肉致密,剥皮也不带肉,吃起来有甜、软、滑之感。密石大红柿远销广州及港澳各地,很受欢迎。

  大红柿除鲜食外,还可制柿饼、柿干、柿糕、柿酱等。柿果的外层披白粉,叫做柿霜,可提炼甘露蜜醇。柿蒂、柿饼均可入药。柿蒂性温,味苦涩,可下气降逆。柿饼灸炭,可治便血等。未熟的柿子可制柿漆,是良好的防腐收敛剂,可供染网和装饰性涂料用。

【白水寨番薯】

25.jpg

  白水寨番薯的淀粉含量特别高,有特殊的香味,口感好,相传是何仙姑路过当地为解乡民饥疾点化出来的。该品种在客家地区山坡上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山区镇种植面积较大,山区纯朴的自然条件,以有机肥为主的客家种植方式,给予各种农家产品最优质、最天然的品质保证。经科学研究发现,番薯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钙、钠、磷、铁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等同胡萝卜,维生素含量相当于柑桔,整体营养素质高于其它农作物,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抗癌防病保健功能。因此说番薯是集粮、果、蔬于一身的保健食品和悠闲食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