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交通概况

2019-11-04 21:27:4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魏晓倩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解放前,罗城全境不通公路、铁路,一条古驿道也没有。陆上交通,“非山路崎岖即鸟道羊肠”。水路运输,武阳江下游寺门—小长安—牛鼻河段,贝江下游三防(今属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河段,东小江下游天河—祥贝(今属宜山县)—宜山河段,可通航小木船,直达柳州。但滩多水浅,运载量不大,运输周期长。除沿河圩村享其运输之利外,不能发挥多大作用。货物运输,主要靠人挑马驮。

  民国23年至36年(1934~1937年),罗城、天河两县县政府曾先后征款征工兴修县道、乡道。但当时所修的县道,由于工程艰巨,没有一条能通汽车;乡道多数是应付差事,有些路段甚至一动未动。

  1952年起,为了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人民政府开始投资建挢筑路,采取专项拨款与地方自筹资金齐上的方法,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1955年先后修通了省道浮宜路、县道罗龙路,地方公路坝新线、官黄线。当年汽车开始运货。1958年后修筑县道四环、天乔线,地方公路龙物线,当年拖拉机进行营运。60年代修筑县道1条,地方公路7条,乡村公路4条。1983年公路里程总达、572.3公里,98个行政村通车,占全县124个行政村的79%。其中客车、班车路程长203公里,通达11个乡镇和39个行政村。

  1985年,全县通车里程达788公里,其中省道1条51公里,县道4条88公里,地方公路19条160公里,乡村公路75条489公里。全县省道、县道、地方公路、乡村公路(含机耕路)形成了一个以东门镇(含东门乡)为起点,往桥头、寺门、龙岸、黄金、四堡、宝坛、乔善、天河、四把复迄于东门镇的县内环形公路网,西北连天怀、怀汝、甘才、宝坡、四坪等线、沟通兼爱、纳翁等大山区;西南连浮宜干线及东脉公路,沟通融水、宜山、柳城、柳州公路干线及黔桂。枝柳铁路干线。有汽车380辆,拖拉机928台,其它机动车84辆,年客运量143.29万人次,货运量1.41万吨。全县100%的乡镇、84.25%的村委会都通了汽车,至1987年,全县修筑桥梁71座。

  为了开发罗城煤矿,发展民族经济,1985年国家投资修筑岔罗铁路,1969年11月全线铺轨完成。1970年10月1日正式通车,枝柳铁路也通过罗城东部边境,1974年9月正式通车。

  2011年,罗城港可到达柳州、梧州、广州及港澳,是河池市的出海通道;枝柳铁路经过县境东部,罗(城)宜(州)二级公路连接宜柳高速公路,能快捷到达区内外各大城市。

  罗城至融水二级公路、四把至环江油路、县城二环路等全区路网工程和天河至宝坛三级油路、乔善至纳翁四级水泥路等72条县级和农村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公路交通实现量和质的双重历史跨越,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240公里增至2010年的475公里,增长98%,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内通外联的便利路网格局基本形成。(魏晓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