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肥东人——刘威和张崇

2015-08-27 08:00:00 来源:肥东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张崇修建庐州城池的史料记载
 
 
关于刘威和张崇的史料记载
 
 
杨行密善于吸纳人才(资料图) 
 

肥东,汉时为浚遒之地,后改慎县,南宋时因避孝宗赵昚的讳而称梁县。自古以来,便是出将入相的人杰地灵之处。肥东历史上人杰辈出,宋有包拯、元有余阙、清有李鸿章家族,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或有孝义之名,或有刚肃之风,或有爱国之行,总之,在这边土地上留下数也数不清的许多故事。这其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人物,他们对于肥东历史的变迁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杨行密手下大将刘威和张崇,他们的历史侧影是高大光正还是猥琐颟顸,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1 足智多谋的刘威

唐朝末年,皇权失序,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藩镇割据,军阀、草莽、义军之间连年攻伐,民不聊生。此时,草莽盐贩出身的庐州人杨行密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掌握了庐州军政大权,并以此为基地,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了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杨行密去世后,唐朝谥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孝武王,杨溥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杨行密生前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使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禅代的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刘威和张崇是《嘉庆·合肥县志》中明确点出了慎县籍贯的杨行密手下大将。由于古代史学家认为杨行密以及其身后的吴国属于僭伪,所以关于他们的着墨都非常之少,且更多的只是记载了这些人大约履历。我们从《嘉庆·合肥县志》中了解到,刘威“慎县人。仕太祖(杨行密)为牙将。”因在争战中表现优异,升为庐州刺史,又迁为观察使。刘威出任观察使以后,“是时,四郊多垒,井邑萧然。……内抚百姓,外御寇兵,庐州以宁。”由此可见刘威不光在战场颇多功绩,在内政方面也是有所作为。

杨行密去世之后,刘威作为元老重臣一再迁擢,成为镇南军节度使(治所在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此时,来自的敌人危全讽帅兵十万来攻,当时刘威手下守兵统共才千人左右,一时人心惶惶,这时刘威充分发挥了作为多年统兵大将的风度,他一边秘密派人赴国都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告急,一边日夜饮酒作乐以安人心,史载其“神气闲暇,旁若无人”。最后事实证明,刘威的镇定,不仅解救了自己和洪州军民,也极大地迷惑了对手,使对手不敢妄进,也未逃过兵败被俘的命运。刘威虽然只是一介将领,但是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智和谋,最终战胜了敌人,这便是不同常人之处了。

纵观刘威的这一生,除了对杨行密的忠诚,作为大将应有的勇气、智慧、气度应都是不缺少的,而在其人生的后段,居然能够在那种人人自危的权谋乱政中保全身家,也是不多见的。这样的人作为杨行密的左右手,杨行密应该可以欣慰了。

2 贪婪跋扈的张崇

如果要从刘威的生平里抓取几个关键字,忠诚和有勇有谋就足够了,而对于张崇来说,恐怕得加上贪婪颟顸,而得把有勇有谋去掉。

张崇,也是慎县人,最初在杨行密的帐下并不出彩,但在一次处理叛变的军事行动中,张崇果断出击,在杨行密命令到来之前就干脆果断地解决了叛乱分子,因此得到杨行密的嘉奖和信任,先后出任各种要职,并接替刘威出任庐州刺史。

张崇这个人战功有余,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贪婪好为不法,《十国春秋》就记载了一则灵异传说:“(刘)威自庐州移镇江西时,既去任,而庐州大火,往往有持火夜行者。或射之殪。皆梓板腐木及败帚类。数月,除张崇为刺史,火灾乃至。”这则传说表面上是一则灵异事件,晚间有人持火夜行,用箭射杀后,才发现是棺材板和烂扫帚一类。这种情况直到张崇上任时才消失。实际上更可能是一种政治隐喻,火灾代表厄运,而张崇就是伴随着厄运而来的。这也可能是民间对名声在外的张崇即将到来的一种隐忧。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张崇到庐州后,庐州百姓就倒了大霉。因为张崇不仅贪婪,而且还极为佞佛,在那种乱世,贪婪用钱就可以解决,但是佞佛要修建寺庙,是要老百姓出苦役的。在张崇同时代人殷文圭和高僧范海印的笔下,就详细记载了张崇对佛教的狂热崇拜。殷文圭《后唐张崇修庐州外罗城记》“……广市於楠檲杞梓,遍修於寺庙桥梁。不箕敛於王民,尽圆融於私帑。所建州内廨舍,间架甚繁,兼添置梵舍琳宫,神祠儒庙……”范海印《诸山圣迹志》“……僧尼千余人。州主张相公,笃信僧伽……任庐州十三年,斋僧廿万,写经十五藏,盖福院一所,计十万贯,并诸处布施。然(燃)灯造幡,每年用钱五万贯。江淮崇福,难曰(越)此人,往来商旅,无不赞赏,至今见在矣。”正是因为张崇佞佛崇佛花费太巨,才会“所任多不法”,不择手段敲诈百姓,所以才会导致“士庶人苦之,……辛其改任”,这才是后来“渠伊钱”、“捋须钱”催生而出的根源。说到“渠伊钱”、“捋须钱”,这不能不说这是张崇对后世学术研究的“贡献”,正是这两个名字为我们现在研究五代时期苛捐杂税等学术课题提供了宝贵线索,这恐怕是张崇没有想到的。

3 勿忘二人的贡献

当然,张崇也不是没做过正经的事情,他上任伊始,就开始修建城池以抵御外敌,殷文圭《后唐张崇修庐州外罗城记》就是为纪念张崇修建庐州城池而写的一篇文章。

殷文圭详细地记录了张崇在城池设计和建设上的良苦用心,这座城池“其城周回二十六里一百七十步,壕面阔七十丈至六十丈……及大弩楼都共四十四所”。除却城垣,还对城内的公共设施进行修建增补,对“虹梁朽而螮蝀沈,碧瓦烂而鸳鸯碎”的地方,“皆表里修换,躬亲指南。”应当讲,张崇的城池设计是兼顾了军事堡垒和都市聚落生活作用的,正因为如此,尤其是在修建城池过程中连接击退两次来犯之敌后,殷文圭,这位当时早已“文章著称”的大家以张崇相比诸葛亮,“昔司马宣王统晋国车徒,览诸葛武侯渭川营垒,而叹曰:‘真天下之奇士。’今清河公,良可匹矣。”

但奇怪得很,张崇修建庐州城池并不见正史记载,只在《全唐文》所收的殷文圭著《后唐张崇修庐州外罗城记》稍见端倪,更奇怪的是,连庐州和合肥的府志县志上也未提及张崇建城的事,只是《嘉庆·合肥县志》卷第十四古迹志提到原合肥威武门(即大东门)城楼叫做五凤楼是张崇所建,此外并无他说。看来,张崇建庐州城池的谜案要等到更多的历史资料出现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才能解开了。对于张崇的结局,史书并无更多记载,只说其在庐州任上十三年,直至公元932年“卒于治所”。

由于史料的缺失,对无论是刘威还是张崇这两个五代人物,我们都无法获知更多,而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只是他们人生的某一横断面,也许,有更多的断面和故事需要我们来解读,但是这还需要时间。另外,即便这两个人有多么的相同与不同,他们都在历史的书本各自贡献了应有的篇章,从这一点而言,我们得说声谢谢。  
 

策划:陈军 刘咏平 稿件采写:陈爱国 黄敏 萧寒 记者 王晓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