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白鹅 “救活”一个村

2020-01-20 11:19:00 来源:肥西县人民政府 作者:县政府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山南镇长庄村地处偏远,可就在前几天,村子里却热闹异常,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是什么如此吸引城里人的目光呢?记者日前走访了这个昔日的省级重点贫困村。

一大早,位于长庄村村部旁的白鹅养殖大棚就热闹起来,这几天村子里每天都会迎来好几波前来买鹅的人,市民李国平就是专程从合肥赶到这里,在经过一番挑选后,他买了三只白鹅。村支部副书记李山一边看称,一边算账,“总共是三个鹅,有二十九斤重,按照25元一斤算,就是725元。”“长庄村的鹅吃的是草,属于农村传统的散养,鹅肉鲜美,非常好吃,去年我就来买过,今年我又来了。”李国平告诉记者。走进鹅棚里,记者看到几个大妈正在忙着给杀过的鹅除绒,大棚里面的白鹅已经不多,李山对记者说,村里大院里面晾晒的几百只咸鹅,也已经被提前预订。白鹅不仅卖得好,价格也走俏,李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活鹅25元一斤,腌好的45元一斤,今年光是村里的白鹅就卖了30万元。而村里的脱贫户每户的38只鹅,现在也基本卖完,每户增收近万元。

现在,长庄村把养鹅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也带动了群众致富。可就在2014年前,长庄村还是当地出名的空壳村,负债最多达到一百多万元。“当时我们经济困难,电费交不起,办公用品买不起,砂石路就更不用说了。”村支部书记翟从定向记者描述。

俗话说,穷则思变。从2016开始,长庄村里抓住扶贫项目搞起白鹅养殖,每年养殖一千五百只白鹅,还发展起一千多亩太空莲种植基地,和稻虾米种植。太空莲、稻虾米、白鹅成了村里“三宝”。随着“造血”功能增多,村里的集体收入逐年增长。

“这些年长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在2017年的时候,村债务就已经还清了,当年还实现了村集体收入17.5万元,到了2018年更是达到了24.5万元,2019年预计会超过30万元,到2020年整个集体经济预计会超过5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86万元,我们正在阔步迈入合肥市经济强村的序列”。谈起长庄村的蜕变之路,长庄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王克贵感触颇深,“从无到有,从有到富,毫不夸张的说,是这群白鹅救活了我们整个长庄村”。 (记者 韩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