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微心愿 传递大温暖

2020-01-01 14:13:00 来源:肥西县人民政府 作者:县政府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陪留守女孩过生日、帮老年夫妻买轮椅、为落榜考生实现复读梦……四年来,上派镇古埂社区“小小微心愿、传递大温暖”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帮助居民实现152个微心愿,其中完成实物类微心愿71个,总计金额约20000余元,助学类13个,助学金额29150元。

搭建“微平台”。古埂社区有1个志愿者工作站、1个社会公益组织、9支志愿者队伍、700名志愿者,同时吸纳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育婴师、助理社工师、执业医师、教师、律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这些优势资源为“小小微心愿、传递大温暖”志愿服务项目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基础保障。于是,2015年4月,上派镇古埂社区“小小微心愿、传递大温暖”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实现“微服务”。古埂社区“微心愿”活动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实行认领制,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单位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将热心公益事业、关爱妇女儿童的单位、组织和个人的爱心汇聚起来,由社区网格员化身“爱心联络员”,通过上门走访、张贴征集公告、开通征集热线、节日慰问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的微心愿,进一步落细落实扶贫、帮困、助残、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空巢老人等服务,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阿姨,我想要一件生日礼物。”2017年11月,家住古埂社区朝南居民组的女孩婧雨说出了自己藏在心底的“微心愿”。虽然马上就到靖雨12周岁生日了,但她知道远在江苏打工的爸妈依然无法陪她过生日,于是,她盼着“要是有一件新衣服当生日礼物就很满足了”。靖雨从小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没人给她过过生日,社区计生干部得知后,立马认领了靖雨的“微心愿”,并带着提前买好的衣服和蛋糕,晚上来到靖雨家中陪她一起过生日。那一晚,靖雨过了生平的第一次生日,吹了蜡烛、吃了蛋糕、还许下了生日愿望,她开心了一整晚。

释放“微能量”。2019年8月,古埂居民组居民张女士和儿子小志也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微心愿”,“希望家里能有一台料理机。”张女士因患有重症肌无力而导致眼睛失明,丈夫白天要在外面打工,无法照顾家里,小志就希望有一台操作方便的料理机,可以给妈妈做营养三餐,帮助她补充营养、增强体质,而妈妈张女士则希望用这台料理机给儿子做出更加可口的美食,让小志茁壮成长。听说了小志母子二人的心愿,上派镇干部戴某就立马自己从网上购买了最新款的料理机寄到了小志家。无独有偶,朝南居民组有一对残疾人老夫妻,妻子张振英今年76岁,腿有残疾,行动不变,但她很想拥有一辆轮椅,这样就能时常陪着老伴一起下楼,在公园里散步聊天了。心愿墙上张振英老人的小心愿“一不小心”被财政局的工作人员看到,当场认领,并跑遍县城才买到了合适的轮椅送到了了老人家中。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论是那台戴某个人购买的料理机,还是那辆财政局集体认领购买的轮椅,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物品,但它却是一种善的传递,而这种善的力量四年来在古埂社区被不断传递和弘扬。从给困境家庭儿童买书到陪空巢老人聊天,从资助落榜考生复读费到给患病的流动人口买取暖器,古埂社区“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得到群众的认可,也让大家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说出你的微心愿,社区来帮你点亮。目前,古埂社区“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已建立起征集“微心愿”、发布“微心愿”和认领“微心愿”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整合辖区力量,建立了“微心愿”信息库、“心愿墙”,每季度开展一次征集认领,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形式点亮微心愿,让社区孤寡老人、贫困女性及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感受到文明城市的温暖和希望,提升了全体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 刘成璐 )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