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家环境企业“蜀山论剑” 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中国环境谷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

2020-12-16 08:00:00 来源: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1215日上午,第九届安徽省工业节能环保“四新”(中国环境谷)推介会在合肥市蜀山区召开,吸引约300家重点用能企业和近百家工业节能环保技术提供单位参加。记者从该推介会上获悉,举办方之一的蜀山区在会上重点推介了中国环境谷及其招商引资政策。合肥市蜀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环境类企业的集聚区和节能环保产业链的建设推动者,我们将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创新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分享节能环保技术  近百家环境企业“蜀山论剑”

此次大会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蜀山区人民政府、安徽省节能监察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支持举办,吸引了约300家重点用能企业和近百家工业节能环保技术提供单位参加。

会议旨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展示全省绿色制造最新成果,搭建节能环保信息交流及服务平台,推进工业节能环保“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安徽省企业的推广应用,加快促进该省工业绿色发展。会上举行了2020年省级绿色工厂授牌仪式,对与会人员进行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理念两方面的专题培训。

在此次推介会上,除了安徽省内的数十家节能环保类企业展示了最新的绿色制造相关产品装备和新材料,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绿色系统制造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以外,合肥市蜀山区中国环境谷的30家环境类企业还和参展的20家江浙沪节能环保企业开展了合作对接交流,近百家企业在会场“蜀山论剑”。

作为在会上进行推介交流的环境类企业,来自中国环境谷的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和数百名“同行”交流了公司的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应用。据了解,该公司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蜀山区政府及合肥市产投集团共同设立,主要围绕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保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开展国家工程实验室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提供环境、气象、海洋、交通等监测装备与应用解决方案。

该企业承担的“智慧环保”项目,通过“地空天”一体化、全方位立体监测和“贴身管家”式服务,成为解决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的“环保医生”。“项目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智能环境业务系统构建,助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切实保障百姓身体健康。”


力争产值超过500亿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推动“政产学研用”创新融合,加快战新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作为环境类企业的集聚区和节能环保产业链的建设推动者,蜀山区依托中国环境谷,正在源源不断地为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蜀山区发挥科教强区优势,抢抓合肥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力培育和完善环境产业生态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中国环境谷”金字招牌。“今年91日,环境谷促成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个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正式成立,推动了政、产、学、研、用的创新与融合,提升了中国环境谷顶层设计的站位和水平,促进了长三角环境产业深度发展。”

目前,以中国环境谷为核心,辐射长三角及更广泛地区,国内优质环境行业领军企业不断在环境谷集聚。数据显示,环境谷重点企业由2017年的36家,已经增长到如今的112家,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已建成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个省级科研平台。2019年,蜀山区节能环保产业累计实现产值近55亿元。

   “到2025年,蜀山区将力争环境产业产值规模超过500亿元,把中国环境谷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节能环保战新产业集群,争做全国环境领域技术策源地、重大关键产品来源中心和环境治理综合服务重要平台。”蜀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还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中国环境谷为载体,依托自贸区蜀山区块和“运河新城”建设,拓展与权威科研机构合作空间,搭建工业节能环保技术信息交流和供需服务平台,推动节能环保“四新”的广泛应用,加强环境类企业动态培育,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长三角区域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