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清水古镇的民间艺术

2020-06-09 11:20:3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永胜县清水古镇兴起时间最早、流传时间最长、普及率最高的民间艺术,主要有滇剧、洞经和花灯三大类。数百年间,它们在清水的戏台、宅院、街巷、场坝里,传承不断,从未停止。

  滇剧

  滇剧是云南特有的地方戏种,起源于明代,是在云南屯田戍边的军民演唱南曲北曲的基础上,糅合昆腔、弋阳腔、秦腔、楚调并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民间音乐等创立发展而成的。滇剧现有的丝弦、胡琴、襄阳三大声腔正是兼容并包、借鉴吸收各地艺术元素而产生的。

  清水滇剧的历史几乎与云南滇剧的历史同步,是云南省、更是丽江地区著名的滇剧之乡。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刘慥的堂妹嫌贫爱富,撕毁了跟同乡胡墩的婚约。胡墩号称“胡四公”,是个大诗人,他撰写了100首《秋柳诗》,并将其改写成戏曲,以“乱弹”的形式在清邑大水沟搭戏台演戏,讽刺刘家悔婚之举。随后,刘慥依据京城一个戏台的模样绘制图纸送回家乡,乡人依图建造了东岳庙牌坊前的戏台后,吸引了外地很多戏班前来演出。后来又在村南的南阁楼外修建了另一个戏台。民国初年,清水的滇剧进入高潮期,王二的“天华班”、束云程的“云福班”、杜开明的“富春班”、黄小青的“玉泉班”、蔡云洲的“荣兴班”等各种戏班,穿梭于清邑,曾有三个戏班80多人在清邑联合演出全本《精忠》之盛举,连演49天后,盛况空前。清邑人黄德建,置办行头,搭班结社,开创清邑本地滇剧之先河,并陆续培养了一批滇剧骨干。

  新中国成立后,清水的滇剧得到发展,既有专业演职员如永胜县滇剧团团长孙定国、导演兼演员阮凤麟、演员彭缮和陈若芳、司鼓何占咸,更有众多的业余演员如周光宗、刘超祖、刘茂祖、彭瑞林、楼国光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村里成立了“清水业余滇剧团”。他们既在本村演出,又到外地交流,广受好评。清水滇剧最重要的传承人是阮凤麟老师,他曾在云南省文艺学校进行过专业学习,先后在多个专业剧团演出,在《铁滑车》《铡美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部戏中挑过大梁。阮凤麟老师在清水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滇剧艺术人才,老中青代代相传。他们曾演出过《秦香莲》《十五贯》《打瓜招亲》《送京娘》《借亲配》《三岔口》《沙家浜》《红灯记》等全本戏。新时期,清水业余滇剧团新编排的剧目,曾两次荣获全县文艺调演奖。

  洞经

  人们常以“洞经”来简称“洞经音乐”。道教经书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分别是道教三清尊神传下,所以道教经书称为洞经,演奏唱颂经书中诗赞的音乐,称洞经音乐。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随着调卫屯田戍边的军民来到永胜,洞经音乐进入清水。到明末清初,清水洞经活动到达到高潮。据驿人陈寿益手稿《清水洞经乐本》载,明末,陈寿益、彭益鹤、刘应科三人到大理进一步学习洞经,回来后吸收附近村寨学员,举办了短期乐堂。随后,由学员们四散传播洞经,参加者不断增加,成立了洞经组织“宏仁会”,并由地方抽出8亩水田作为活动经费来源。此外还成立了“黄经会”。两会共有70多名会员,在祭孔、庙会和有名望的乡绅逝世的丧葬典礼上,均弹奏洞经,该礼仪风俗一直保存到民国末期。清水的洞经师傅,还向周边地区传授技艺,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洞经活动。

  如今,在清水常年活动着一支22人参加的洞经队,他们抢救整理出《小开门》《到秋来》《闹元宵》《柳青莲》《马道灵》等50首洞经古曲,并使清水的洞经活动得到不断传承。

  花灯

  花灯是云南重要的地方戏种,起源于明朝,由屯田戍边的汉人带入,与云南的方言、音乐结合,不断发展成现在的样式。花灯曲调一部分来自于各地的民间小调,一部分来自于明清小曲,另一部分则从滇剧等地方戏曲引入。传统花灯演唱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它不需舞台,也不需要乐器伴奏,或只需简单的二胡等伴奏,两人或多人在人丛中随时可以演出,其边演唱边舞蹈、或只舞不唱、或说唱结合的形式广受群众喜爱,在云南各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很普及。

  清水花灯,起源于清初的民歌小调和秋柳诗悲欢离合的曲调,成型于民国,规范并普及于上世纪50年代。清水是永胜县最早演唱花灯的地方,风格接近弥渡花灯,但也另有风味,对永胜南片影响极大。经常演唱的曲目有《包二回门》《大茶山》《杜十娘》《十大姐》等,经阮凤麟老师等推广后,每逢春节、端午等节日和庆典,都有群众自娱自乐的花灯演出。(综合媒体报道)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