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村里变样了! | 栽下脱贫树 喜获丰收梨

2021-01-31 08:00:00 来源:溆浦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威虎山村村貌

入秋的竹头寨,稻花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贫困户万吕米家的梨园更是硕果累累。

溆浦县大江口镇威虎山村脱贫户万吕米今年46岁,全家3口人。2014年,他家因病、缺技术,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被确定为贫困户以来,万吕米并没有因此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而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不仅顺利通过村民选举担任了特岗交通安全协管员,还开垦了10余亩荒地栽种梨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实现了高质量脱贫,为全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树立了典范。

万吕米的妻子在生下儿子不到6个月的时候,就患上了精神疾病,服药后不见好转反而日益加重,不得不送去医院留院治疗,繁重的医药费用及家庭日常开销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个勤劳朴实的男人身上。2014年,万吕米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他不甘被贫穷打败,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靠着自己的双手于2017年正式脱贫,摘掉了头上的“穷帽子”。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疏松肥沃的土壤,配施富含多种有机质的肥料,适合南方沙梨的生长,且结出的果实又甜又脆,皮薄肉厚,口感优良。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售价仍然高于其他品种,且购买者络绎不绝。因为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技术培训,思前想后,万吕米对种梨动起了心思。

2015年年初,万吕米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开荒种植南方沙梨。但是种植需要钱,钱从哪儿来?时刻关注万吕米家庭情况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立即上门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鼓励他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的好政策。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万吕米成功获得5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

说干就干!梨园选址、拉通机耕道……育苗、施肥、剪枝、防虫……不懂就学,不懂就问,现在的万吕米俨然成为一名小有经验的沙梨种植行家。从开花到结果,万吕米起早摸黑,吃住都在梨园,整个人又黑又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精心培育,2017年8月份,终于迎来了沙梨成熟的季节。因为梨园效益好,到如今,万吕米不仅能维持家庭开销,还新建了一栋楼房,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变得红火起来。

2020年8月份,沙梨熟了,可市场销路却遭遇不畅,这让万吕米愁眉紧锁,望梨兴叹。得知万吕米沙梨销售困难,联村领导、驻村帮扶队员们又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美篇等渠道扩大宣传,带动单位同事和身边人购买沙梨,为前期销售打好前战。后盾帮扶单位通过消费扶贫方式,累计购买沙梨2000余斤,合计消费7000余元。

看着账单,万吕米感激地说:“搭帮党的扶贫政策好,镇上领导和驻村工作队也都特别认真负责,感谢他们这几年来对我家的帮助,今年本来以为不好卖,谁知道还不够卖呢!好多人来晚了都没买上,约好下次再买。”据了解,万吕米家的南方沙梨可以持续卖到10月份,除去种植成本今年的纯收入可达2.5万元。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有了产业,贫困户才有稳定增收的渠道,年轻人才愿意回来振兴乡村。”驻村工作队长李钢介绍,近年来,威虎山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先后成立3个农村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四跟四走”项目,带动贫困户多方位发展经济,全村有331户1143名贫困群众参与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累计享受产业奖补共222户,862人,发放奖补资金48.3526 万元,使脱贫攻坚工作变“输血”为“造血”,让群众共享发展、共同受益,加快了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书写了“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满意答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