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松与梅——东观头探古之二

2018-01-18 08:00:00 来源:黄梅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多年前,第一次到“(宿)松(黄)梅岭街”时,当地百姓便告诉我,这是一条将两省居民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古街老街;一条宿松黄梅百姓互帮互学,共同致富金街银街;一条宿松女嫁黄梅郎,宿松郎娶黄梅女“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街情街;一条吃饭时、睡觉前,两省百姓互相串门;茶余饭后,两县邻居同开“故事会”、共建“新闻传播中心”、齐跳广场舞的美满和谐之街。有感于这一令人眼羡的“松梅岭现象”,我触景生情地,想起了一个黄梅戏第一代宗师邢绣娘当年在松梅岭唱戏时发生的有趣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邢绣娘的戏班子生意兴隆,请他们唱戏的人应接不暇。在安徽境内到处传诵着:“不接京城大戏王,愿请黄梅邢绣娘”、“北方梆子有二,黄梅调子无双”等民谣。,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说是“邢绣娘的班子”来了,闹台锣鼓一响,年轻人便一个个逢旱地过旱地,遇水哭咽田过水田,弃大路选捷径,生怕开演前赶不到台脚下。如果白天唱,一般都是上午、下午各一场。晚上唱,就是“四味两找,外带两头红”,。“四味”,就是按小戏算,四折小戏;若按大戏算,就是一本大戏。“两找”,就是奉送两折小戏。“两头红”,就是从夕阳满山红,唱到朝霞满天红。  

一般戏班子的报酬是五斗米。而邢绣娘的班子因为唱得好,请的人又多,请他们唱戏的村庄都是主动加倍——给一担米。  

那时候,既没有字幕,又没有扩音设备。因此,只要邢绣娘一开口,几百成千人的观众马上鸦雀无声。有一年春天,邢绣娘的班子在松梅岭西面的宿松县佘嘴村唱戏时。村里有位秀才,触景生情写了幅对联贴在戏台两边,上联是:“黄梅人演黄梅戏,敲锣如同追兵至,途中人忘命,奇矣,真奇矣。”下联是:“采茶天唱采茶腔,开口恰似圣旨到,场上雀无声,妙哉,实妙哉。”  

有道是“春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原本好好的天气刚唱完一折戏,便突然下起雨来,因系露天戏台,只能暂停演出,雨停之后,正准备重新开始,突然有本村的安徽人跑到后台说:“台下有几个外地人骂你们是黄梅老。”邢绣娘说:“这不算骂人,我们本来就是黄梅佬。你去看戏吧,马上重新开演了。”那位安徽人却不肯走,他说:“事情没搞清楚,你们先别开演。否则会有人误认为我们安徽人不尊重黄梅人!”  

原来,三位进京赶考的年轻秀才,从江西坐船过来,听到锣鼓声后便从东观码头下船赶来看戏了。不料正好遇上下雨暂停演出,避雨期间,听说唱戏的是些逃水荒的黄梅佬时,便“雅兴大发”地以“黄梅佬”为题,作了一幅对联,“日照青松嫩;雨落黄梅老”对联贴了出来。  

安徽人认为三位秀才欺人太甚。邢绣娘却自谦道:“有道是‘世上三样丑,戏子、王八、吹鼓手’。戏子是三丑中的一丑,被读书人瞧不起,不足为奇。不过,黄梅人自古文不借笔,武不借兵。他们既然是文来,我们也可以文去啊。”说完便提起笔来,在上下联各加了两个字,改成了“日照青松嫩芽秀;雨落黄梅老调新”。  

三位秀才一见如此奇妙文笔,既惊呀又不服气。为挽回面子,他们又将戏牌上的《送香茶》《采桑》《撇芥菜》《打猎草》《补背褡》五折小戏名串成一副上联,请邢绣娘对。  

“我是个唱戏的,原本没有对对子的才能,三位秀才既然一定要对,我就勉强对一下联,不过对完后,还望莫继续纠缠,更不要影响大家看戏好么?”  

秀才们表示:“一言为定!”他们的上联是:“老嫂子奈何太忙乎?既送茶又采桑,撇完芥菜打猪草,还要补背褡。”  

邢绣娘沉思片刻后,对道:“小秀才真乃有趣也,名赶考暗游春,赞罢青松贬黄梅,当心丢功名。”话音刚落,三位秀才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对得好!”,便知趣地溜进人群看戏去了。  

没想到,纪录片摄制组听完这个故事后,同样是连连叫好,并让我对着镜头再讲一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