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李开德:永葆奋斗姿态 不负初心使命

2020-10-20 22:14:5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苑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这个国家总是需要一些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生民立命也绝不是说说而已,父亲也许只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一员,但他是我心目中的最敬业最优秀最棒的人。临表涕零,不知所言。”2018年,看到禄劝县退出贫困公示,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县长李开德的女儿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10月15日举行的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李开德正在讲述他的故事。

  在禄劝的这五年,除了李开德的家人,禄劝的父老乡亲也一路见证了李开德的辛勤付出。

  痛定思痛,抓实精准扶贫工作

  2016年,因为漏评问题,禄劝县率先脱贫摘帽的计划落空。“这个结果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更加激发了我们决战决胜的斗志和勇气。漏评的实质是不精准,根子是工作思路和方法出了问题。”李开德介绍,经过深刻反思,禄劝县认真汲取教训,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推动了整个工作从“不精准”到“精准”的根本转变。

  摆正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禄劝县重整旗鼓,继续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禄劝县农村危房量大面广,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村子都是“土坯房”“木垛房”“石板房”,十分破旧。对此,禄劝县积极实施“一户一策”“一房一方案”,下大力气消除农村危房。在确保安全稳固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守住村脉,留住乡愁。禄劝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充分肯定,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试评价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推进会先后在禄劝召开。苗族村民潘学昆住上了好房子,逢人就讲,“我家盖房子,县长来3次,住上新房子,苗家好日子。”

调研农村道路建设

  悬崖上凿公路,“天堑”变通途

  禄劝之困,还困在交通。全县98.4%是山区,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相3463米,山高坡陡谷深,修路、通车是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

未通路前李开德县长步行进二道坪村

  拉着树枝、揪着茅草、扶着石头,这是皎平渡镇二道坪村村民一直以来进出村子的“姿态”。二道坪村三面悬崖,进出只有一条毛毛小路。“我第一次到村子,村长熊正祥告诉我,留在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年轻的就是他,今年也已经48岁。由于不通路,姑娘都外嫁了,小伙子都‘倒插门’了,现在村子里要人喊不着人,杀猪找不着工,生病送不出山”。李开德被二道坪几乎与世隔绝、似乎被人遗忘的景象深深震撼。

  第二次到村子,村长对李开德说:“只要路修通了,村子就有希望,哪怕修陡一点,修窄一点,都行”,村长恳切而期待的眼神让李开德至今难忘。一村之长,一县之长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哪怕再难,也要把这条路修通!足足用了14吨炸药,禄劝县硬生生在悬崖上凿开了一条公路。路修通后不久,在武定县上门的杨少文搬了回来,成为二道坪第一个回归的“倒插门”女婿。

  斩断穷根,发展职业教育

  要断穷根,就必须抓教育。2018年以来,禄劝县连续3年都有考取清华和北大的学生,但全县还有很多的“两后生”,怎么让这些孩子继续上学、有一技之长、今后有出路?禄劝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2.45亿元扩建职业高中,并实行入学兜底、读书免费,短短3年,职高学生从370人增加到4298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154人,毕业后就业率达100%。

  苗族学生龙世光学习了汽修专业去往澳门工作,三年攒下了30多万元,帮助家里盖起了新房,让一家人摆脱了贫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龙世光影响带动下,来职中读书的苗族学生从不足10人增加到218人。

督导职高扩建项目

  85年前,红军长征经过禄劝,巧渡金沙江,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伟大转折;走进新时代,红军走过的地方打响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开启了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2018年禄劝顺利摘帽,1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954户91296人全部脱贫。2018年、2019年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均获得“好”等次,如今,禄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彝山苗岭到处可以看到幸福美好的景象。

  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李开德作为扶贫先进工作者代表上台发表感言,他感慨道:“十年来,我走遍了禄劝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走得最光荣而自豪、最坚定而充实的是脱贫攻坚这五年的一段路程。”

  站在领奖台上,李开德斗志满满:“脱贫攻坚即将全面收官,乡村振兴已经拉开大幕,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长征精神,继续奋斗,再立新功!”(杨苑)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