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

2018-05-06 00:00:00 来源:茌平党建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袁楼村位于茌平县博平镇西南7.5公里处,现有村民1700人。据传,明朝洪武年间袁大纲从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以后盖了楼,故村名袁家楼,1958年因县内处理重名村,改名大袁楼。袁楼村1927年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是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袁楼建党,开创了我县党的历史上的多项第一,在我县乃至鲁西地方革命斗争史上具有特殊贡献和重要地位。

      在鲁西地区,博平是建党较早的县份,中共袁楼党支部成立于1927年8月,土地革命战争初期,距今已有79年的历史。 根据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袁楼村人郭庆江是我县革命斗争史册上的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郭庆江,号荫九,博平县(今茌平县博平镇)袁楼村人,1905年出生,从小读书,16岁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1926年即在他高中将要毕业的最后一年,学校被当局合并到济南北园省立高中,他与同学又转入了济南读书。济南是山东省会,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郭庆江在新思想、新形势的影响下,在北园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介绍人是他的同班同学,阳谷县早期共产党员杨一斋(又名杨耕心),当时他们的直接领导人是王寅生、关向应。郭庆江入党时间是1927年春天,在此之前,茌、博平还没共产党员,因此,在同年7月郭庆江毕业返乡后即成为我县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共党员。
 
       1927年7月,郭庆江带着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的使命毕业回到家乡袁楼村。在此前后,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急聚变化,蒋介石、汪精卫等相继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全国陷于白色恐怖之中,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鲁西北仍为封建军阀所统治,政治黑暗,经济萧条,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国民党势力渗透发展。但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压迫的广大人民,在南方革命形式的影响下,开始觉醒,并不断掀起反抗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在这种条件下,郭庆江根据党的指示,开始在当地发展党员。第一个入党者是本村青年农民袁果,随后袁果又发展袁本恒(袁寿晨)入党。就在袁本恒入党的那天,中共山东省委委员王寅生、阳谷县早期共产党员杨一斋亲临袁楼,宣布成立了中共袁楼党支部,郭庆江任支部书记,袁果、袁本恒为委员,这就是茌平县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时间是1927年8月。
 
       它于1922年起源于中国南方。因为这个组织内部以贫雇农中的积极分子为核心,以农村中贫雇农、中农及手工业,工人和贫苦知识分子为基本成员,所以它集中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号召力。 袁楼的共产党员,虽未亲历南方革命斗争的场面,但是,党中央确立了组织农民的路线,适应当时的地方形势,因此,袁楼党支部组织农民协会也取得了成功。最初,农民协会在袁楼村成立,支部委员袁本恒任协会领导。农民协会以反抗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穷人的利益为宗旨;斗争的基本形式是组织贫雇农同地主、富农开展说理斗争,借粮借款救济穷人,依靠团体的力量,抗粮抗税推行“合理负担”等。
 
       于1928年2月将县委书记张干民调走,县委委员袁果也调团省委工作,其他暴露的同志均作了隐蔽和转移,留下赵以政同志在聊城代理书记,负责联络工作。不久,赵以政被国民党新军阀杀害,鲁西革命形势遭到严重挫折。为了保证党对这一地区的领导,上级决定改组鲁西县委。1928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派马守遇同志来鲁西,在堂邑北凤凰集,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会议确立新县委(后称第二届鲁西县委)由袁楼农民党员林梦白任县委书记,袁本恒任县委组织委员,郭庆江任宣传委员,袁平之、孙大安等为执行委员,同时决定,鲁西县委机关由聊城姚家园子迁至博平袁楼村。 第二届县委成立不久,时局又发生变化,国民党新军阀打跑了旧军阀,革命力量遭到了新旧军阀的轮番迫害。新一届县委连一次全委会也未开成,就与外地基层组织失去了联系,孙大安等相继离开鲁西。此后,鲁西县委的职能,实际地落在袁楼支部党员的肩上了。 袁楼地处偏僻,不大为敌人注意,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易于隐蔽革命活动。这是党能够存在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当时共产党即无政权,也没武装,更没有建立起根据地,在敌人绝对优势,严密统治的情况下,党员不仅没有丝毫物质保证,而且时刻面临着杀头的危险。因此,组织活动受到了严格限制,也不能再发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了。不久,因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遭到敌人破坏,县委与省委也间断了联络。 为了及时得到上级指示,联系基层党组织。
 
       1928年6月县委派郭庆江去济南找省委汇报请示工作,派袁本恒去阳谷、冠县等地联系党组织。郭庆江去后未归,也没消息;袁本恒回来也未找到外地党员。不久,袁本恒又去济南找省委。带回了“隐蔽斗争,积蓄力量”的指示和郭庆江留在省委工作的消息。据此,鲁西县委对袁楼支部作了调整,袁本恒兼任村支部书记,并决定“党员单线联系,秘密活动,隐蔽发展”。同年7月份以后,因省委多次转移屡遭破坏,县委曾二次、三次派人去济南均未能找到省委,联络站被封,县委与省委失掉联系,袁楼党组织从此进入了长期艰难的隐蔽斗争时期。在白色恐怖中,顽强擎举着鲁西县委的革命旗帜,直到1938年中共博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袁楼党组织才公开恢复活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