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纳羌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别具一格的民族舞之一

2020-06-08 10:42:47 来源:林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1.jpg

林芝米纳羌姆

“米纳”指群众或俗人,“羌”指跳神,综称:俗人跳的神舞。有人也称之为“米纳羌博”,“博”(工布地区藏族的口语)。相传最早起源于林芝县米瑞乡的吉定村和嘎沙村。

表演历史

  米纳羌姆,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表演时间

  米纳羌姆表演时间在每年的藏历8月28日至29日(丰收完)和“娘古拉苏”活动时进行表演。

  表演形式

  米纳羌姆的演员都为男性。他们头戴任啊(藏语译音为五佛冠),双手持鼓,边敲鼓,边跳舞。舞姿粗犷奔放,雄壮有力,规模宏大,情节完整,历史悠久。它不仅保留着羌的特点,还吸收了工布地区民间舞“恰巴波”——(林芝市的一种藏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步法和律动,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全区十分罕见而别具一格的民族舞之一。

  舞蹈意义

  表演的时候,当地群众聚在一起,通过表演米纳羌姆以示祈祷和庆祝。曾经,跳米纳羌姆是人们为了驱魔镇邪、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方式,而今,该舞蹈更多地成为了当地村民表达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6.jpg

图为“米纳羌姆”少儿传承队正在表演

7.jpg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