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栾山捧出精彩答卷

2020-12-21 08:00:00 来源:中国栾川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大美栾川 张晓伟 摄

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均全部达标,人均纯收入均
超过脱贫标准,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退出……

五年时间,栾川县终于决胜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脱贫攻坚让伊水栾山展现出崭新气象,也让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孩子上学方便了,老人看病报销了,告别土屋住进了社区,农村“老把式”吃上了“旅游饭”……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收入大幅度增加 贫困群众腰包更鼓了

石庙镇柳子村的郭胜利曾是贫困户,年龄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为了帮助像老郭这样的群众脱贫,村里成立营造林合作社,在全县承包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工程。每年冬春季节,老郭就跟着工程队在全县跑着干活。

几年下来,老郭在干活中学到了营林护林的技术,还被村里聘为护林员,巡山护林,每月都有750元的补贴。说到工资,老郭有一种时来运转的感觉,黝黑的脸膛儿上充满笑意。

目前,全县已有2038名贫困群众和老郭一样当上了护林员,有3607名贫困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6921户贫困群众得到生态保护各项补偿,大家共同享受着生态扶贫带来的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该县还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3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人均年增收1.5万元,旅游扶贫模式叫响全国;依托旅游市场,发展特色农业,“栾川印象”帮带千家万户;扶贫小额贷款户贷率29.26%;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5万元以上;光伏产业、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技能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增收能力,实现了户均拥有2个以上增收项目,贫困群众拔掉了穷根,腰包更鼓了。

民生保障不断提升 贫困群众获得感更实在了

“搬进‘幸福佳苑’安置小区,我下楼用不了10分钟就能到电子厂,孩子在镇里上学很近,马路平坦,老人出门散步也不用担心,看病下楼就是社区诊所,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党的政策好,咱农民赶上了好时候!”家住秋扒乡的崔晓玲正在扶贫车间里熟练地操作设备,脸上没有了风吹日晒的痕迹,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放眼全县,她只是3165户享受易地搬迁政策贫困群众的缩影。全县共建成易地搬迁社区28个,帮助群众搬出深山的同时也做好了后半篇文章,建立了“卫星车间、岗位平台、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资产收益+扶贫”五大就业增收模式,还实现了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五个有”全覆盖,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除此之外,贫困群众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等方面也享受着更大力度的惠民政策。该县建立的五重报销救助体系,先诊疗后付费、慢病补助、免费体检、签约医生等制度,让贫困群众看病负担减轻了;发放教育补贴资金8926.01万元,新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50所,让贫困学生能有学上、上得好学;落实残疾人补贴1113.55万元,建成14个托养中心,集中托养210人,为932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针对大病、残疾、无劳动力等特困群体,我们还创新了特困群体帮扶模式,让特困群体兜得牢、脱得稳。”栾川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贫困群众幸福感更强了

在栾川,干净整齐的村庄,平坦笔直的柏油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比比皆是。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该县一直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放在重要位置。

全县实施农村公路项目648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61个,完成20个深度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任务和154个村电网巩固提升建设任务;贫困群众饮水安全达标率、安全住房比、贫困村卫生室达标率、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及通村道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电率、通网率均达到100%。

在持续完善农村水、电、路、网等民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该县集中整治全县卫生环境,改造卫生厕所3.9万座,213个村通过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15个乡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这一串串闪光的数字背后,是群众日益舒适的生活。

“村里硬件设施都齐全了,环境也变美了,生活更有品质了。”“现在村里都是柏油路、水泥路,还有路灯和文化广场,生活在村里觉得很幸福。”……见证了乡村的巨大改变,群众纷纷感慨。

那洋溢在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就是对脱贫答卷最好的肯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栾川县将继续绷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根弦,再鼓干劲,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李秀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