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组户通”使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1-01-29 08:00:00 来源:和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21年1月25日,记者走进和县善厚镇,只见青山绿水四面环绕,潺潺山泉从门前流过,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乱贴乱画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美丽乡村文明墙……

“现在的生活环境真的太好了,以前都是烂泥巴路,出个门都难。”在和县善厚镇凤台村新庄自然村,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李秀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和李秀珍一样,善厚镇万元村村民朱义来也切身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朱义来介绍,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组组通、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把水泥路通到了每个老百姓的家门口,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村庄的“颜值”显著提升。

要想富,先修路。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能力,和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约1.84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村级扶贫项目共247个,里程203.138公里。2020年5月以来,和县投入4960万元,组织实施农村“组组通、户户通”(简称“组户通”)硬化路工程建设,并率先在贫困村开展工程建设试点,为和县11个贫困村新建组户通水泥路约140公里,打通了农村公路的“末端”。其间,和县还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采取“财政补、村居筹、群众出、社会捐”等多渠道筹资方式,激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组户通”入村后,香泉镇新建村小沙自然村的张继新和老伴王广英尝到了甜头,更盼来了美滋滋的好日子。道路修通后,村里发展起了稻虾养殖,张继新把自家的田地和养鸭塘流转了出去,拿到了8000元的转包费。此外,他还在村里新引进的家庭农场做起了工人,每天的工钱有130元。骑着电动三轮车,张继新每天往返于家和农场之间,路好走了,心也更宽了。不仅如此,该村村委会还以合作社形式入股了农场,一年分红达到了8000元。整个小沙村共有12个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务工。

“‘组户通’,就是村级道路畅通工程的扩面延伸,打通从村口主干道到户家的‘最后一公里’,让村内循环更加畅通,群众生活更为便捷。”和县交通运输局质监站站长栗宗军介绍,此次和县选择贫困村作为农村硬化路建设试点,也是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下一步,和县还计划再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县域农村“组户通”硬化路全覆盖。

(来源:马鞍山日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