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和县:“人才+科技”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1-06-25 14:15:08 来源:人民网 作者:郭彤彤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有个久安一隅的小镇——善厚镇,被誉为“中国蔬菜种子之乡”。全国萝卜、青菜种子,有六成来自这里。

  小镇上安徽省华禾种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机器轰鸣不停。一粒粒种子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接受层层考验。未来,这些种子将进入田间地头,甚至漂洋过海,热销他国。

  本土小种子何以“出国”?企业负责人周承东认为,这和企业重视科技研发和人才建设有关。从2003年企业创办以来,企业便与韩国团队开展长期合作,专攻小青菜的杂交育种,并有安农大教授做定期指导。“目前,我们拥有自有品种20多种,在韩国也有多个品种。我们还注意培育自己的人才团队,并在自己的科技园孵化成果。”周承东说道。目前,该企业已获省级“科技特派工作站”、市级“科技专家大院”、县级“高层次人才团队”等称号,并在年初被省科技厅命名“2021年度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是全省唯一一家农业与乡村振兴类示范基地。

  有科技含量傍身,小小种子也身价不菲。“这种和韩国团队共同研发的种子名为‘CR翡翠’,具有抗根瘤病、耐温耐湿的特性。它的附加值也高,平均利润在40%左右。”周承东的女儿周先悦拿起一包出口韩国的种子介绍道。为更好打通韩国市场,周先悦申请去了韩国国民大学主修国际贸易,并努力学习韩语。2017年毕业后,周先悦回到家乡,帮父亲打点起出口生意:“我们的种子年产值有一千多万,每年出口量在200多吨左右,韩国的很多凉拌菜就是我们的种子种出来的。另外还有80%的产量销往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等地。”

  传统农业企业搭上创新和人才两驾马车驶出国门,传统工业企业也因此实现华丽转身。

  在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主要生产农药的华星化工有限公司便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了三废的资源化利用。每年,该企业都会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给南京工业大学的研发团队。自2017年来,围绕企业环保升级需要,共将6项研发成果运用到技改项目中。“比如我们产出的工业废盐,原先要以每吨3500元到5500元的价格请其他公司回收,现在则可以自行处理,一部分回到生产线,一部分再转卖出去,再次产生收益。”华星化工副总经理刘元声介绍道。

  因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不少在和企业都主动向南京院校及科研院所抛出橄榄枝。今年4月份,安徽省三联泵业与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科技成果获全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成为该县首次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自2008年起,企业便和以上两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仅该项成果便为企业孵化出多种商品,累计产出10亿元以上。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夯实人才合作成果,和县积极实施产学研协作创新,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力作用,引导企业主动与长三角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截至目前,我县已有40多家企业与南京水科院、南工大、南农大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0多项,共同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和县科技局党组书记郑爱武说道。

  对于三联泵业来说,人才要留住,平台很重要。企业总工程师李开兵谈道:“我们很注重培育自己的科研团队,目前研发团队已有40余人,并准备高薪聘请专业管理人才。企业正和江苏大学洽谈,下一步,拟在浦口科研飞地成立研究院,让人才在飞地内专心研发。”

  李开兵口中的“飞地”项目是和县正主抓的一个人才工作项目。“这是我们县‘一把手’领办的重点项目,依托浦口区与我县跨界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探索一条‘研发在南京、转化在和县;总部在南京、生产在和县;龙头在南京、配套在和县’的创新发展模式。”和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继有介绍。在他看来,飞地对于两地企业的吸引力在于,两地企业可以自由在飞地内研发攻关,且入驻人才不受户籍所在地、参保地限制,均享受和县的相关人才政策。据悉,该项目占地3000平方米,预计于今年10月前与南京浦口科学城明确合作模式,并于2022年投入使用。

  科技马车,政府护航。政策方面,该县予以大力支持,去企业宣传政策,指导企业填报申请。位于该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便享受到了政策“甘霖”。2017年,企业成立不久,经省政府批准,该公司合作的四川大学谭鸿教授团队入选省级2017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B类,共获扶持资金1200万元。“现在回想起来,这笔资金对于我们一个刚起步的企业来说真是及时雨,为我们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步入发展正轨提供了重要支持。”公司负责人李加海不无感触地说。企业生产的基础性耗材的电子显示精抛材料,过去长期被日韩垄断,成本居高不下。目前,这一“卡脖子”难题已顺利被攻克,并实现成果转化。

  人才保障方面,日前,和县出台一揽子人才政策,积极支持各类人才在和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在和企业发挥人才引进主体作用,最高给予500万元综合补贴;对毕业后5年内在和创业大学生,给予贷款补贴、房租补贴等各类支持,入驻孵化器、创业园、众创空间企业免收两年租金;对入选“龙马”工程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安家补贴等。

  “今年我们制定了最系统最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通过人才‘登高’计划等,逐项分解任务,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以政策为引领,平台为抓手,最高规格优待人才,最大限度留住人才。”刘继有说道。 (郭彤彤)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