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 留住“相如记忆”

2021-01-28 08:00:00 来源:蓬安县人民政府 作者:汪泽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探访相如故城古建筑修复匠人——

坚守匠心 留住相如记忆


2.jpg

正在建设中的相如故城一角 


1.jpg

忙碌的匠人们


  隆冬时节笔者走进蓬安县相如故城保护开发现场只见石匠木匠漆匠等匠人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活他们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尽全力让古建筑焕发生机与活力

 

1 神秘工种掌墨师古建筑修复设计师

  1500多年前为纪念司马相如少年寓居之地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地界内设置相如县相如故城古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玉环书院文庙武庙等古建筑群6多数修建于明清时期

  但因一些原因很多古建筑都出现破损坍塌。2018蓬安县借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成立相如故城建设项目指挥部修复相如故城

  要修复相如故城就要依靠古建筑修缮团队蓬安县经过层层筛选确认了多支传统建筑修缮队伍吴素明的这支工匠队伍凭着过硬的技术成为故城文庙修复的一员

  然而对于从事古建筑修复行业近40年的文庙修复技术负责人吴素明来说要修缮好雕梁画栋的文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吴素明看来修复文庙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点为尊重历史他们充分考虑文庙武庙古建筑特点坚持对原做法原形制原工艺原材料进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进场施工的第一步是清理文庙内的杂物紧接着是木匠进场工匠们会清点排料为每一根木材编号分工加工不同的建筑构件加工过程又分为初加工细加工和精加工三道主要工序所有构件加工完毕后才会开始换柱头换梁架等工作

  古建筑修复施工中有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工种———掌墨师掌墨师是修复古建筑的设计师”。今年49岁的木匠王越松就是文庙掌墨师。“文庙修复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不用卷尺都是用丈杆。”王越松说,“你千万不要小看这根小小的丈杆文庙中需要修复的进深开间高度等所有的尺寸都在上面。”带着传统的设计理念王越松时常拿着丈杆穿行在文庙的各个角落把要维修的地方一一记在丈杆上然后木匠石匠等匠人们就根据丈杆上的设计进行施工修复

 

2 传承传统文化 每道工序精益求精

  自来到相如故城施工现场吴素明王越松已经半年时间没回过家像他这样的匠人至少有近百人

  来自乐至的54岁老石匠艺人陈建年也是其中一员见到陈建年时已是夜幕降临只见他坐在城隍庙的台阶上低着头弯着腰左手扶着錾子右手抡着铁锤不停地敲敲打打发出叮叮当当的撞击声那声音停下来的时候一条条整齐美观的纹路就呈现在眼前自去年5月来到相如故城后他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用坏了超过20套工具相如故城中各个台阶的条石上都留下他的汗水与印记

  “古建筑修复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相如故城施工单位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古建筑的雕花必须手工操作有时为修复一个雕件往往要返工五六次匠人们却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重新开始为保证木结构防腐抗虫耐久油漆匠人按照传统古建筑施工工艺做一麻五灰地仗清理砍除捉缝灰扫荡灰使麻压麻灰……一根立柱十几道工序超过半个月工期匠人们对每一道工序都耐心细致做到精益求精

  修葺一新的玉环书院仅为了恢复书院的原始地面就向下开挖了四米清理了上千吨土石新建的相如琴台为力求复古特在其基座下放置了几十口共鸣缸依史料复建的相如故宅和祠堂仅为考证其位置专家们就费了近两年的时光已竣工的相如县衙为照应门前的几棵古树设计者们数改图纸……这样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相如故城里演绎

  “我们都想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技艺真正让故城修旧如故。”相如故城的众多匠人们深信一镐一铲地挖掘一砖一石地铺砌一笔一画地雕琢不单单是对古建筑的修复更是在传承传统文化在他们的眼中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古建筑会走路”,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建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走向全世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