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戏梦》——中国戏剧活化石杨源四平戏的传承与发展

2015-01-11 09:36:05 来源:政和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政和新资讯网讯   2006年3月8日,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的四平戏正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平戏”又称“四平腔”,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徽州(安徽省歙县)一带。明末清初,四平戏传入福建政和。清中叶后,四平腔为安徽徽调、江西婺剧等剧种所吸收,成为常用腔调之一。而作为曾经独立的地方剧种的四平戏渐渐消失。戏曲史专家们也都认为它不复存在了。就连《辞海》的释文中也称四平戏不再以独立的剧种存在。然而,在闽东北大山深处——政和县杨源乡,在一群老民间艺人艰难的守护下,四平戏却以历史的原貌,年复一年地上演着。那高昂粗犷、诙谐风趣的唱腔,带着历史的沧桑,穿透层层障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延续至今。
    四平戏是配合祭祀活动的。四平戏的缘起是唐朝的一员大将张谨由皇帝派到政和镇压黄巢起义,在离现在的杨源村十五华里的铁山镇九战丘和黄巢队伍正面交锋后负伤回撤,到现在的杨源村时不治身亡埋在此地。一年后,张谨部下人回去祭奠,自觉地方不错,部将随手拔下一棵杉树倒插在泥地里,抓过几条鲤鱼丢在溪水,说了句:来年,树能成活,鱼能成群就是个风水宝地。一年后,树活了,鱼也成群,张谨的后人就定居在这里。由于四平戏起初是发源于河南、安徽一带,而张谨也是河南人,他的后人就将家乡的戏带到杨源村,之后就一代代地传下来。农历二月初九是副将和八月初六张谨生日,剧团都要演出三天三夜的四平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