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岁时习俗:丰富有趣 一派祥和

2020-05-11 16:41:43 来源:崂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一、农历节俗

  除夕与春节 春节是崂山地区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除夕忙年要打扫卫生、挑隔年水、劈隔年柴、贴对联、挂宗谱、捞隔年饭、摆供桌;天黑之前要到祖茔请先祖亡灵回家过年,名曰“请年”;晚上九点左右在院中烧香、烧纸、奠酒、磕头,将灶王爷接回家,名曰“接灶”,夜里十二点左右,放鞭炮、吃饺子,名曰“过年”;过年之后,男人们开始“拜年”,街上人来人往,见面都问“过年好”,后演变为初一早晨开始拜年;初二晚放鞭、吃饺子,名曰“送年”;还要“走亲戚”,初二看舅、姨;初三“走丈人家”;初四、五看姑等亲戚。

  20世纪80年代末,一家人围在桌前,边吃喝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拜年形式增加团拜、电话拜年。20世纪末,崂山城区禁止燃放鞭炮。

  除夕饺子

  对联

  年集春联市场(2005年摄)

  立春 也称“打春”。谚语说:“立春别欢气,还有60天冷天气。”崂山民间立春日禁忌出嫁的闺女呆在娘家,即使在娘家也要出去躲一躲。一年两个立春日忌结婚。后这些禁忌已被打破。

  元宵节 也称“过十五”。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到祖茔“送灯”,在家“照灯”,小孩放“滴滴金”,家家挂宗谱、放鞭炮、吃饺子,村村有高跷、龙灯等娱乐活动。70年代后,“照灯”、“送灯”者少有,且灯大都由小蜡烛代替。80年代后,挂宗谱的人家渐多,90年代初农村吃元宵的多起来。花车、舞龙、高跷、秧歌等民间庆祝形式较多,俗称“闹元宵”。

  二月二 20世纪50年代前,农家在二月二有熏虫、打囤、淋煎饼、馇渣、炒豆之俗。旧时,为“长工上工日”,俗称“泥汉上力”。60年代中期,不再打囤、熏虫。80年代后,淋煎饼、馇渣一俗渐失,吃炒豆一俗沿习至今。

  寒食、清明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多冷食,不动火。20世纪50年代后两节合为一天,且不食冷饭。清明头上插柏树枝等俗于60年代中期终止,打秋千、踏青,吃鸡蛋、大葱,祭祖扫墓、树碑等俗一直沿袭。50年代后,机关单位、学校在清明节期间为烈士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谷雨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在谷雨这天,将蝎子画用针钉在屋内墙上,并附诗一首:“谷雨三月中,蝎子要出生,才待从墙出,神针刺心中。”认为此举可防蝎子咬。后此俗绝迹,仅流传“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等谚语。

  端午 20世纪50年代前,民间流行给小孩戴“五索线”,门口插艾蒿,到田间拉露水,主食或吃新麦面馒头或包子、饺子。50年代末,拉露水一俗绝迹,80年代始,吃粽子的为多,戴“五索线”者渐少,插艾蒿一俗普遍流行。

  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过半年”。20世纪70年代前,此日多吃新麦馒头或饺子。80年代后,人们多吃饺子以示庆祝。

  伏日 分为头伏、中伏、末伏,每伏10天(中伏有时20天),总称“伏日”。入伏这天,人们都吃面条,意为耐热,此俗广为流传。农民按“头伏荞麦,二伏萝卜”这一农谚安排耕作。

  七月七 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日。20世纪50年代前,农村兴吃馎花、看天河、姑娘“乞巧”,60年代后只有吃馎花一俗流传。80年代后期,馎花也很少有亲手做的。21世纪初,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日益被看重。

  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旧时,节日当晚,人们设家祭,以瓜果供奉祖先;或烧香纸以招魂超度亡灵。如今尚存祭祖旧俗,节日食品为饺子。

  财神会 七月二十二。20世纪50年代前为买卖人家的节日,敬奉财神,祈求发财。50年代后此俗终止。80年代初又兴起,逐渐成为人们都过的节日。至时鞭炮齐鸣,并挂财神、供财神,大小老板这天都设宴招待工人吃喝一顿,十分热闹;家家户户亦都准备丰盛晚餐。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十五”。节前亲友互赠月饼。20世纪90年代后,月饼成为象征性礼品,高档食品、酒茶类成为主要礼品;全家团圆,吃月饼、品美酒佳肴以示欢庆。

  重阳节 九月初九。20世纪40年代前,子女在此日为老人送长寿衣(秋衣),让老人吃长寿面。50年代后,此节一度被冷落。1989年,国家将此日定为“老人节”后,不少单位此日组织老人游玩观光,儿女也回家与老人团聚,给老人送礼物,以表孝敬。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寒衣节”,该日祭奠故人。人们大都在这天吃饺子。

  冬至 又称“交九”,谚语说“过冬,一天长一葱”,又说“一九见天长”,还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等。旧时,人们头天过“鬼冬”吃饺子,第二天过“人冬”,吃包子。20世纪80年代后,一般只在冬至这天吃饺子。

  腊八 十二月初八。此日喝八种粮食熬成的粥,称为“腊八粥”,过了腊八,就忙活过年了。

  过小年 又称辞灶,有“官三民四”之说。20世纪80年代后,二十三过小年的人渐多。1966年前,人们烧香、摆供、奠酒、叩头将“灶王”送上天,“文化大革命”中此俗中断。80年代初,在农村渐有恢复。辞灶后,人们开始忙年了,出嫁的闺女直到翌年正月初三才可回娘家。

  二、公历节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兴节日在区内相沿成俗,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至2005年,共有14个节日。

  1月1日,元旦。20世纪80年代后,兴邮送贺年卡(信)之风。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此日妇女多组织活动,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区机关、学校多组织义务植树。

  5月1日,国际劳动节。百姓多选择旅游、探亲等活动。

  5月4日,青年节。区机关、企业、学校多组织革命传统教育。

  5月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子女多为母亲购礼物。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各级机关、企业等向儿童赠送节日礼品。

  6月第三个星期天,父亲节。子女请父亲吃饭和赠礼物。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举行文艺会演、党史讲座等活动。

  8月1日,建军节。各级机关、团体看望、慰问当地驻军。

  8月中旬,青岛国际啤酒节。市民共品名牌啤酒,领略崂山夏日风情。

  9月10日,教师节。学校召开庆祝大会;政府慰问教育工作者。

  10月1日,国庆节。百姓多选择旅游观光等活动,亦称“黄金周”。

  12月25日,圣诞节。青年、儿童多聚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