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雪榆:压力加工学家 我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2020-07-14 08:19:3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阮雪榆,压力加工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阮雪榆祖籍广东中山,祖父是澳大利亚华侨,外祖父是泰国华侨,到父母一辈移居国内。其父亲是上海滩有名的工商业者,母亲是著名的医师。阮雪榆出生在上海静安寺路(现名南京西路)一幢幽静的别墅内,时值日军侵占我国山海关之时,山海关又名榆关,取名“雪榆”,乃寄寓雪榆关耻辱之意。

  阮雪榆小学是在上海当时由广东旅沪同乡会办的郇光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后阮雪榆转入上海新闸路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念初中,高一时转入了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这是他人生路上重要的一站,著名的教育家、时任南洋模范中学教师的赵宪初教授他三角课程,赵老师的严格教风和教学方法使阮雪榆终身受益。

  阮雪榆1950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在大学期间,他又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庄礼庭教授,庄教授不仅在业务上对其严格要求,更在生活上、思想上对其关怀备至。阮雪榆一直心存感激,他说:“我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都得益于庄廷礼教授的指导。”

  阮雪榆从1958年后转入冷挤压技术方面的研究。“趁热打铁”是锻造的基本概念。但这种工艺费时、费力,而且加工出的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阮雪榆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他能反其道而行之,用“趁冷打铁”的冷锻技术(即冷挤压技术),使产品加工不仅省时、省力、省料、而且质量也大大提高。阮雪榆凭借着坚实的机械学、力学、材料学等基本知识,成功地在有色金属冷锻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先研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冷挤压工艺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其后,阮雪榆又编著出版了“冷挤压技术”等4部共100余万字的专著,对我国冷挤压技术的理论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