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布袋戏 演尽千秋事 ——五里街布袋戏兴衰录

2020-09-08 15:56:03 来源:永春新闻网----中共永春县委宣传部主管主办,永春县唯一权威主流新闻门户网 作者:桃源乡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五里街布袋戏传承人黄景招

  五里街是永春最早的集市之一,每逢宗教法会、宗族庆典、新厝上梁、庆寿上供,以及丧事追荐功果,都免不了请布袋戏来凑热闹,因此,布袋戏成了五里街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之一。

  一个人的舞台

  布袋戏,是木偶戏的一种,也叫“嘉礼”“掌中班”。道具包括木偶头、服饰、偶帽及龙、马、虎等动物偶。不同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面谱,偶头有生、旦、净、末、丑、北、杂等。

  布袋戏表演台,在农村一般用厚门板铺在大板椅上,再搭个小台或用绳子吊成的表演台,台后有几块透光的“遮脸布”,下方用布做成袋状囊,可以放木偶和道具。

  布袋戏多取材于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表演时,演员双手都能撑木偶,食指支撑头,拇指和其他三个指头支撑双手。一台布袋戏往往只有一个演员,不但要不时更换各种木偶,还得根据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声调对白或对唱,如遇到女偶出场,男演员要假扮女声。

  布袋戏的后台仅三个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钟锣,一个吹唢呐。打鼓的,兼打木鱼和打拍。敲钟锣的,是把铜钟和铜锣并排在一起的,敲打的棒棰结成“V”字形的“公枝”,一手打下去,钟和锣同时齐鸣。唢呐是用在情节关键处,如出征、结婚或高中状元喜庆或去世壮烈悲哀以及情节转换时必吹唢呐,台后悠扬的唢呐声和响亮的锣鼓声配合前台,热闹非凡。

  布袋戏唱腔以南管为基础,曲谱鼓法与梨园戏、高甲戏差不多。

  三个派系的传承

  五里街布袋戏历史悠久,清末以后较出名的有三个派系,即魏祖德的小逢时派、黄守国的文派(龙班)和黄琴的武派(虎班)。

  小逢时派第一代魏祖德,第二代魏子谷、魏子心,第三代魏泗海、魏仁、潘辉伙、陈技雀、黄清泉、魏贵煌、姚泽章、黄景招、许传晋(德化),第四代潘良蝉、陈华光(锦斗内坑)、陈传江(东关溪南)、陈金苏(德化)。

  魏祖德,生于1880年,华岩人,小逢时派的创始人。该布袋戏班除了演传统剧目外,还自己创作。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自编自演《十九路军守上海》《戚继光斩子》等现代剧和新编历史剧。

  魏祖德生传五男,只有老大和老五继承布袋戏事业。老大魏子谷,字成稼,绰号 “庵糜稼”,擅长演文戏,喜用文言对白,可从中品赏文学情趣。后来,传给儿子魏泗海、魏仁和。

  老五魏子心,字安黄,1926年6月生,继承了其父魏祖德的演艺绝技,并有所创新。为了适应剧中女角色的声音对白,魏子心在学徒中,培训多名女演员,以便演女角色,突破了男假女声的格局,使剧情更逼真。

  文派第一代黄守国,第二代黄永安、黄永铁,都到马来西亚定居发展,还有黄皆成、黄君赞,第三代黄潘、林朝辛,第四代黄振业、黄振耀在马来西亚定居发展。

  黄守国,字银华,生于1859年8月,清末从南安九都东蔗来五里街演布袋戏,定居儒林。擅长演文戏,诸如才子佳人、今古奇观等,手艺演示细腻,对话风趣,剧情幽默诙谐,很吸引观众。抗战前,举家南渡海外谋生。黄永安、黄永铁兄弟在吉隆坡、黄君赞及后代在马六甲继承祖业,用英语演出,把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搬到国外发扬光大。

  武派第一代黄琴,第二代黄演庆,第三代黄俊杰、黄家齐,同时传给黄景招。黄演庆儿子黄家齐后来到马来西亚定居发展。

  黄琴生于1872年,清末从南安来五里街演布袋戏,定居西安阔庭巷边。擅长演武戏,题材都是古装历史和章回小说。

  黄演庆1899年出生,是黄琴的儿子,他演出气势动人,有声有色,声情并茂。黄俊杰继承祖业,也度过了四十多年的布袋戏生涯。

  黄演庆的二儿子黄家齐,在五里街演了十多年后,出国到马来西亚马六甲定居,在国外继续布袋戏演出。黄景招,目前继续在五里街演出。

  几代人的坚守

  自从清末布袋戏传进永春以来,首先在在五里街区域演出和传承。新中国成立后 ,布袋戏有了新的发展,1950年成立县文艺工会, 魏子心任主席;1952年成立县木偶研究社, 魏子心任社长;1956年成立福建省永春县木偶实验剧团,黄演庆任团长。当时的布袋戏剧团,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开展活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成立 “永春县木偶剧团”,魏子心任团长,与魏子谷、潘辉火三人主演。

  在艺人们的坚守下,目前,五里街尚存三个布袋戏演出团,即魏子心的儿子魏贵煌、儒林的艺人潘良蝉和黄景招,他们仍然坚守传统的表演技艺。

  □ 通讯员 林志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